MG42通用机枪
MG-42通用机枪(世界上第一种通用机枪),为德文Maschinengewehr 42的缩写,意即为“机枪1942年型”(“Maschinen”就是“Machine”;“gewehr”就是“步枪”)。最大的特点就是射速极快,被称为“希特勒的电锯”。
MG-42通用机枪为纳粹德国于1942年研发并且就役,基本上是依照使用7.92 毫米子弹的武器作为开发依据,并且准备取代MG34通用机枪,不过最后是两款机枪一起沿用到战争结束。作为二战时为数不多的通用机枪,MG42的设计概念领先时代,其优秀的性能也给前线的盟军士兵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希特勒的电锯”、“希特勒的拉链”、“撕布机”等众多直观甚至带有血腥的诨号,擦亮了MG42的赫赫威名。[1]
目录
开发历史
德国在一战战败之后,根据《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是不可以制造马克沁重机枪这种水冷式速射武器的。在战后,德国实力迅速得到恢复,随着国力的恢复,德军自然不甘心受条约的限制,永远成为一支保安性质的部队。自从战争结束之后,德国的各项科研活动就秘密转入了地下,研制步伐始终没有停止过。德国人巧妙的规避了条约的限制,他们研制了一种从传统眼光来看,并不属于重机枪的通用机枪。这种通用机枪,如果采用两脚支架,配合75发弹鼓,就可以当作轻机枪使用,跟随步兵突击作战。
基于这种想法,德国设计了一款名为MG13的机枪。从外形上看,MG13更类似于一款轻机枪,而不是《凡尔赛条约》重点限制的“头号大杀器”——水冷重机枪。在特殊的国际气氛下,在一战战胜国的“马虎眼”下,MG13最终装备了德国。但作为一款“限制级”枪械,MG13有很多先天不足。首先它主要配备25发弹匣,少量配备了75发弹鼓,实际性质就是一款标准的轻机枪。对于现代战争而言,机枪要频繁转移阵地,对火力持续性并没有那么高的要求,机动性反而更为重要。但在战场火力没有那么“丰富”的二战时期,火力持续性不足的机枪,注定是难堪大任的。
德国人在MG13上验证了可以快速更换的风冷枪管等一系列新设计。最终在1936年,德军装备了一款名为MG34的新式机枪。不同于此前的水冷重机枪,这款新式机枪有点“两不像”。它像轻机枪一样拥有枪托、握把和两脚架,却又像重机枪那样,使用弹链供弹,可以在三脚架状态射击。这种新式机枪就是所谓的通用机枪,它是轻、重机枪的结合体,要“身兼两职”,担任两种角色。
“身兼两职”的想法总是美好的,效果怎么样就另说了。所幸,德军对这种在当时鹤立鸡群的“两不像”机枪非常满意。但MG34有一个比较严重的缺点,其结构较复杂,复杂的结构直接导致制造工艺的复杂——耗费更多的工时和材料。,不久就开始了新一轮廉价机枪的研发工作,其成果就是大名鼎鼎的MG42。[2]
结构机理
该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膛口枪管助退器兼有消焰、制退作用;闭锁机构为滚柱撑开式,仿形式枪机开锁加速机构。闭锁时,位于枪机头内的两滚柱进入枪管节套凹槽后,被位于机体内的楔块撑开,完成闭锁。开锁时,两滚柱在机匣仿形槽作用下使滚柱向内收拢开锁,同时通过楔块加速枪体后坐;供弹机构与MG34式机枪使用的相同,为开式金属弹链,双程输弹机构利用枪机能量带动。
在枪机后退时,内拨弹齿带动枪弹和弹链移动半个链节距;枪机复进时,外拨弹齿再带动枪弹和弹链移动稍大于半个弹链节距。击发机构为利用复进簧能量击发的击针式击发机构;发射机构只能连发射击,机构中设有分离器,不管扳机何时放开,均能保证阻铁完全抬起,以保护阻铁头不被咬断。枪管复进装置具有复进和缓冲双重作用,它分别由4根弹簧、推杆、导杆和顶圈组成,统一安装在一个套筒内。作复进簧时,4根弹簧由前向后依次工作;枪管后坐即将结束时,4根弹簧同时工作,弹簧的综合刚度大大增加,起到了缓冲作用。MG42式机枪枪管的更换装置结构特殊且更换迅速。该更换装置由盖环和卡笋组成,它们位于枪管套筒后侧,打开卡笋和盖环,盖环便迅速地将枪管托出。[3]
机枪性能
此枪发射7.92X57毫米子弹,且射速极高,最快可达每分钟1500发,达到了单管机枪的射速巅峰,作为轻机枪使用时,有效射程为800米;作重机枪使用时,其有效射程为1000米。倘若采用两脚架,就是一挺轻机枪,配75发弹鼓,可迅速转移阵地,随班排作战;使用三脚架,就成了一挺重机枪,配300发弹箱,成为连营的支援火力。
二战时,德国步兵班的战术主要是以机枪为核心,由机枪小组输出火力,负责压制对手,再由步枪小组负责警戒和掩护机枪小组,在近战中用冲锋枪或手榴弹把对手歼灭。由于MG42通用机枪射程和各国机枪基本相当,但其射速却非常高,在双方机枪对射时,MG42通用机枪往往就占据了上风。在北非突尼斯战役中,德军与美军首度开战,战场上高射速的MG42通用机枪,发出撕裂布匹的连续不断的枪声,许多美国大兵慑于MG42通用机枪的威力,被搞得意志消沉、无心恋战,得了战争综合症,此战,MG42通用机枪就被美军称为“希特勒的电锯”。[4]
MG42是二战中射速最快(1200发/分钟,平均20/秒)的机枪,可靠性和压制能力极高。换枪管非常方便,只需要几秒钟时间。但与至相应的缺点也就很明显了,MG42的缺点恰恰是由它的优点带来的,就是耗弹量极大,机枪手往往连续扫射5秒钟125发子弹就打光了,所以,德军不得不养成点射的习惯,来节省弹药。与此同时带来的缺点还有枪管过热的问题。[5]
主要数据
产地 | 德国 |
全长 | 1220毫米 |
枪管长度 | 627毫米 |
弹仓容量 | 75发弹鼓 和 300发弹链 |
弹药 | 7.92×57毫米毛瑟步枪弹 |
口径 | 7.92毫米 |
自动方法 | 管退式自动 |
闭锁方法 | 枪机回转闭锁 |
发射速率 | 1200-1500发/分 |
枪口初速 | 765米/秒 |
有效射程 | 1000米 |
瞄准具型式 | 弧形表尺和准星 |
武器评价
MG42机枪,在北非突尼斯战役中一战成名,让不可一世的美国大兵吃尽了苦头,许多大兵听到此枪声,就精神高度紧张,由此患上了战争综合症,“希特勒的电锯”之绰号,就经美国大兵之口,风靡了整个北非和欧洲战场。在实战中,MG42通用机枪火力猛、精度高、动作可靠,即使在非常严寒的气候条件下,照样能正常使用,且更换枪管仅需几秒时间,尽可能地延续了MG42通用机枪强大的火力。[6]
MG42这个德国陆军经典强权代表之一的特征就是在所有机枪中(不包含多管式机枪)就属它的射速最疯狂,可高达每分钟1500发。MG42同时也是难得的可靠、耐用、简单、容易操作以及成本低廉的德国武器。MG42另一个特点就是它射击时发出的枪声噪音,MG42有着独树一格“撕裂布匹”的枪声。除了各国陆军地面部队以及政情混乱地区的民兵仍旧在使用MG42与其衍生型机枪之外,其设计的重点与也被东欧国家所采用;匈牙利采用MG42的设计研发成坦克用机枪,前苏联则研发成7.62毫米GShak战机空用机枪,但MG42可变换枪管仍比东欧生产的机枪在性能上占上风。[7]
当然,MG42通用机枪缺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射速过高,每分钟高达1200-1500发,既是此枪的优点,火力密度大,杀伤威力大,但却造成了弹药消耗过快的问题。一般无经验的射手,几秒内就能打光150发弹链内的子弹,不利战时弹药的补给,所以有时候其优点,却成了其缺点,反倒符合辩证法。由于MG42通用机枪射速过高,所以对射手的要求非常高,通常要经过非常严格的培养和特殊训练,机枪手要达到每分钟射速能自如地控制在500-650发区间内,才算一名合格的MG42通用机枪射手。[8]
自1942年MG42机枪装备德军开始,到1945年二战结束,此枪共生产了70万挺,一说100万支。火力强悍的MG-42机枪经常压得盟军士兵抬不起头来,同样给盟军造成了重大伤亡。使得很多盟军士兵也非常想要缴获MG-42机枪反过来同德军作战。
视频
盟军梦魇 mg42通用机枪到底有多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