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马厂酥笏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厂酥笏牌[1] 是产于中国大陆安徽全椒县马厂的一种地方特产小吃。因其形状象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笏牌,故有此名。

介绍

酥笏牌是全椒名点之一,以马厂镇最为可口。因其形状象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象牙笏牌,故有此名。酥香味美,为品茗佳品,又是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尤为适宜老年人食用。为明乐韶凤所创。主料为面粉,鹅油或鸭油、熟芝麻。将油酥和面团揉和,反复折叠,擀成24层,形成长约16厘米,宽约6厘米的底坯,撒上芝麻入炉以文火闷透。取出后清除炭火,再层层放入炉内,利用炉内馀热,熏烤过夜即可,启炉香气扑鼻,放入茶盘,以手指在两头一按,即碎为八块。食之有益于胃寒、食欲不振、体虚、盗汗等症。

历史

相传大明开国功臣、兵部尚书全椒人乐韶凤与朱元璋君臣相洽。一日朱邀乐游金水桥,朱携乐手,突然说: “携手上金桥,有事不相饶。”乐跪下答道:“平生仗忠义,不畏帝王刀。”事后乐感到畏惧。一日朱元璋驾临乐府,乐即奉上自家制作的酥笏牌请君品尝。朱元璋拿起酥笏牌笑道:卿家心思精巧,造此笏牌,定有所奏。乐即答愿交出所掌之权,回乡告老,并口吟辞朝诗两首。帝准其所请。故乐韶凤得以善终,卒葬故乡(见明清两代县志)。酥笏牌制作也从乐府流传全椒,并以马厂镇得以保持当年秘传。上世纪五十年代,马厂镇酥笏牌传人曾为毛主席祝寿,制作酥笏牌寄到北京,受到中办复函称赞。

制作方法

用面粉、鹅油或鸭油制作油酥,反复揉和,对折五次以上,制成长条型,撒上熟芝麻入炉以炭火闷透,再利用炉热熏烤。其风味主要取决于于油酥的品质和火候的控制。由于制成后一触即碎,运输困难,所以少为外人所知。

酥笏牌的制作非常讲究,将油酥和面团揉和,反复折叠,擀成24层,形成 长约16厘米,宽约6厘米的底坯,撒上芝麻入炉以文火闷透。和出的麦面要反复揉搓,加上菜油,擀制成薄片,薄片越薄越好,这样折叠起来,可以折叠成多层,烘烤出的笏牌非常酥脆。技术精湛的师傅擀出的面片薄如蝉翼,近乎透明,蒙在眼睛上,可以看到走动的人影。然后将这薄面片反复折叠成正方块或长方块,撒上芝麻,进行烘烤。烘烤的火候也是十分讲究的,开始用大火蒸干水分,然后用小火慢烤,最后用文火慢慢地熏,往往要用3个多小时(或用余火熏烤过夜)才能烤出一炉。启炉香气扑鼻,放入茶盘,以手指在两头一按,即碎为八块。

正宗的马厂酥笏牌只有马厂中学附近几位老铺师傅懂得制作,2001年以后,最出名的几位师傅(蔡姓、杜姓)相继离世,当地县政府招募工匠并投资设厂,试图进行较大规模的产业化生产。目前产量在每年1万箱左右,约20万只。综合当地人怀旧以及工艺原因,普遍反映口感不如以前,尤其体现在脆度和外形上。

参考文献

  1. 安徽滁州特产,华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