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土地供应
香港土地供应的研究及政策推行由多个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部门负责,主要由土木工程拓展署拓展土地及由地政总署批准土地用途。香港土地供应方式主要包括释放工业用地、进行填海工程、透过市区重建计划、发展岩洞及地下空间、检讨绿化地带、检讨“政府、机构或社区”用地,以及检讨北区╱元朗主要作为工业用途、临时仓库或者已经荒废的农地等。
因应香港楼价问题,香港土地供应近年来成为香港社会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
目录
土地储备
2012年
2012年,香港政府公布,香港共有2,100公顷的空置住宅用地,惟扣除道路和斜坡等不适合用作发展地皮,住宅地只有1,300公顷,其中丁屋用地比例占了7成,即932.9公顷,再扣除扣除道路╱通道、人造斜坡、简易临时拨地及零碎地块(面积小于0.05公顷的地块)后,一般住宅地为391.5公顷。2012年10月17日,发展局首度公开香港政府的土地储备中,未计算已经批准的租用地,住宅用地只有391.5公顷。
香港岛
按照土储地图显示,香港岛可以供予发展的土地已经所剩无几,虽然有约40幅空置政府土地,惟可以用来作为高密度发展的土地仅有5幅,其中4幅面积不逾1公顷,只有一幅面积达5.5公顷的高密度发展住宅地,位于在薄扶林置富花园以东的斜坡上,可以用来兴建建6,000个住宅单位。
九龙
九龙区中比较多土地储备为九龙城启德、茶果岭、九肚山及蓝田广田邨旁,合共26.6公顷,估计可以用来兴建22.700个住宅单位。惟茶果岭有近4成土地是茶果岭村,于该处发展有可能会惹来阻碍。香港政府早于2000年代已经为到茶果岭制定发展计划,后来因香港经济环境及房屋需求改变,一直未有落实。至2012年,香港政府有意重新提出发展,该地可以成为未来几年香港土地供应的主要来源之一。
新界
沙田区则是香港拥有最多土地储备的地区,其中位于港铁大围站的沙田岭一带的土地储备面积高达20公顷,相当于一座维多利亚公园,;其周边住宅均属于低密度豪宅,例如湖景花园及翠岭山庄等等。根据发展局的资料显示,该处地皮属于“住宅(乙类)”,适合中等密度发展,若果以地积比3倍及单位面积为600呎计算,该处可以用来兴建达11,000个住宅单位。其馀可以发展为住宅用途的沙田区政府用地包括了九肚山的7.3公顷土地,可以用来兴建达1,200个住宅单位[1][2]。
政党及民间组织立场
因应政府各项建议及措拖,政党及民间组织均持有不同立场。
历史
2011年4月至12月,香港政府总共推出及售卖了22幅住宅用地,可以提供约7,400个住宅单位。为了增加中小型单位的供应及更有效率地确保供应数量,香港政府在3幅用地施加了限呎限制,提供至少2,260个中小型单位,及在另外5幅用地施加限量限制,共提供至少3,790个单位。同年7月,土木工程拓展署就香港土地供应模式展开了可行性研究,当中包括在各个香港行政区划进行全面性的觅地调查,以期望物色到合适的填海地点,及检讨被认定可以发展岩洞的地点。同年11月,香港就这两种土地供应模式展开了两阶段的公众参与,以讨论选择地址的准则,以及将沙田污水处理厂和摩星岭及坚尼地城配水库迁往岩洞的建议,以腾出原来土地作为兴建房屋及其他用途。
参考文献
- ↑ 沙田土储最多 可建逾1.2万伙 《明报》 2012年10月20日
- ↑ 港岛高密度地仅5幅 面积偏细 4幅不超过1公顷 Template:Wayback 《明报》 2012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