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廢王
韓廢王即韓王安(?─前226年)韓桓惠王之子,公元前239年即位,在位9年。韓王安即位時,韓國形勢危如累卵,處於滅亡邊緣。
公元前231年韓王安獻出南陽(今河南境太行山南、黃河以北地區),同年九月,秦王任命韓國降將內史騰為南陽守。
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秦國派內史騰率師十萬南下渡過黃河攻韓,一路勢如破竹,幾無抵抗,俘虜韓王安,以韓地建置潁川郡,建郡治於陽翟(今河南禹州),韓國滅亡。
公元前226年,在新鄭的前韓國貴族發動叛亂,後被平定,而韓王安也在這年被處死。 [1]
目錄
人物生平[2]
軍事生涯
韓王安是公元前238年繼位的,此時的韓國已是七國中最弱小的國家。他在位共九年,是韓國的末代國君。韓王安對秦國既怕又恨,怕的是秦國的強大,恨的是秦國的驕橫。秦軍發兵攻趙後,韓王安是以這樣的心情關注着秦、趙戰事的:既希望秦軍戰敗,又擔心趙軍難敵秦軍。公元前234年,秦將樊於期攻占趙國的平陽、武城兩城,趙軍被斬首十萬人,趙將扈輒死於戰陣。此韓王安急令韓非上書,請求秦國不要發兵韓國。
公元前233年,韓非的上書呈送秦國不久,秦趙戰場又傳來新的消息:秦軍在樊於期率領下繼續攻趙,從上黨直襲赤麗、宜安,造成了對趙國都城邯鄲的包圍。趙王遷從北方邊防調回了率兵防禦匈奴的大將李牧,幾乎使秦軍全軍覆滅,只有樊於期率領少數護衛兵士突出重圍。樊於期唯恐獲罪,不敢回秦,逃往燕國。
韓王安得知此事,大為振奮。認為秦軍並非百戰百勝之師,諸侯中也有與秦抗衡的力量。趙國使臣的這一通蠱惑人心的遊說使韓王安如沐春風。這位昏懦的國君見趙國勢盛,便不再顧忌秦國的威脅,不加考慮地倒向趙國一邊。他信誓旦旦地向趙國使臣表示,韓與趙同為晉地,理應聯合為一,共同對付強秦。只要二國同心協力,定會使秦軍再次遭到像當年崤山那樣的慘敗,不敢再貿然東進。就在韓王安得到趙國力助忘乎所以的時候,李斯來到了韓國王宮。
秦臣李斯在上書中使用強硬的措辭,其意是促使韓王猛醒,速派使者赴秦。但韓王安看過上書後,仍不以為然,無意召見李斯。他不相信事情會像李斯講的那麼嚴重,頑固地以為,有了趙國這個靠山,大可高枕無憂,不必再為秦軍攻韓之事擔驚受怕。
公元前230年,秦國派遣內史騰率軍攻韓,韓王安投降,韓國滅亡。秦國以韓地建潁川郡,建郡治於陽翟。
韓國滅亡後,韓王安被遷離韓國舊地,軟禁於陳縣。公元前226年,韓國舊貴族在故都新鄭發動叛亂,秦國出兵平定叛亂。叛亂平定之後,為了根除禍患,將軟禁中的韓王安處死。
亡國處死
公元前230年,秦國派遣內史騰率軍攻韓,申犰全力湊集了五萬新老兵士再度開進洧水南岸老營地。壁壘尚未修復完畢,秦軍三萬步軍便在響徹原野的號角聲中排山倒海地壓了過來。連排強弩發出的長箭,密匝匝如暴風驟雨般傾瀉撲來。韓軍尚在壕溝中慌亂躲避,一輛輛壕溝車便轟隆隆壓上頭頂,劍盾長矛方陣立即黑森森壓來,步伐整肅如陣陣沉雷,三步一喊殺如山呼海嘯,其獰厲殺氣使韓軍還沒有躍出壕溝布陣,便全線崩潰了。
秦軍無數壕溝車一排排鋪進河水相連,一個時辰在洧水又架起了三道寬闊結實的浮橋。各種攻城的大型器械隆隆開過,堪堪展開在新鄭城下,步軍馬隊呼嘯而來,半日之間便將新鄭四門包圍起來。一陣悽厲的號角之後,內史騰親自出馬向箭樓守軍喊話:"城頭將軍立報韓王:半個時辰之內,韓王若降,可保新鄭人人全生!韓王不降,秦軍立馬攻城!其時玉石俱焚,韓王咎由自取!"
就在內史騰的攻城令旗高高舉起將要劈下的時刻,一面白旗在城頭樹起,新鄭南門隆隆洞開。韓王安素車出城,立在傘蓋之下捧着一方銅印,無可奈何地走了下來。內史騰昂昂然接過銅印,高聲下令:"鐵騎城外紮營!步軍兩萬入城!"韓王安及韓國大臣被悉數押送咸陽。旬日之後,內史騰接到秦王特書:封存韓國府庫宮室,以待後書處置;內史騰所部暫駐新鄭,等待接收官署開到。一月之後,秦國書告天下:韓國併入秦國,建立潁川郡。
公元前230年春,秦王政十八年春,韓國正式滅亡。韓王安投降,韓國滅亡。秦國以韓地建潁川郡,建郡治於陽翟。韓國滅亡後,韓王安被遷離韓國舊地,軟禁於陳縣。公元前226年,韓國舊貴族在故都新鄭發動叛亂,秦國出兵平定叛亂。叛亂平定之後,為了根除禍患,將軟禁中的韓王安處死。
為政舉措
發展經濟
韓王安時期的韓國,鐵製農具已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鐵耕已是很平常的事情。建國後考古發現的鐵製農具主要有:鐵鏵,钁,鋤,鐮等。鐵農具的推廣和使用,有利於大量荒地的開墾和耕作效率的提高。牛耕在戰國時期更加普遍。鐵農具和蓄力的結合,為深耕細作提供了條件。
《韓非子·外儲說上》說:"耕者且深,耨者熟耘也"。如果沒有畜力和鐵農具,深耕細作是不可能的。農民在長期的耕作實踐中,生產經驗更加豐富,他們已經能從土壤的色澤,性質和肥沃程度去認識和區別土壤,因地制宜地進行耕作,農民已很重視對土地的施肥,"掩地表畝,刺草殖穀,多糞肥田,是農夫眾庶之事也。"
《荀子·富國》通過施肥改良土壤,是提高農業產量的重要因素。隨着農具的改進和耕作技術的進步,糧食的單位面積產量大大提高,有的地方還推廣了一歲兩熟制,《荀子富國》說:"今是土之生五穀也,人善治之,則畝數盆,一歲而再獲之。"總之,戰國時期的農業生產發展十分迅速,生產水平有了根本性的提高。
戰國時期手工業按經營方式可分為四類:
與農業相結合的家庭手工業。隨着井田制的瓦解,小農經濟成為封建生產方式的基礎,小農經濟的特點是男耕女織,其產品主要是滿足家庭的需要,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個體手工業。指民間具有一定專門技能的工匠,依靠自己的"技藝"從事的小商品生產,他們分布於各個行業中、如木工、皮革工、鞋工、陶工、漆工等,其產品多是自產自銷。
私營手工業,指"豪民"經營的規模較大的手工業。如魯國猗頓經營的煮鹽業,趙國卓氏和魏國孔氏經營的冶鐵業等,其勞動者主要是依附農民,僱工和奴隸,私營手工業要向國家交納賦稅,個別大手工業主積累了大量財富,富比王室。
官營手工業,一般規模較大,由官府設立專門官吏掌管,其生產者由奴隸,罪犯和僱工,其產品主要是兵器,禮器及生活奢侈品,主要用來滿足統治者的需要。
戰國時期的商業也很發達,主要表現在商人的活躍,城市的繁榮和貨幣的流通等方面。
商人們販運於列國之間,擴大了商品交換的範圍,各地的特產如北方的馬匹,南方的魚,東方的鹽,西方的皮革在中原市場上都能買到。大商人更加活躍,如魏國大商人白圭:"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方法, 大搞投機交易,賺取了大量財富。河東鹽商猗頓和邯鄲冶鐵商郭縱,富甲天下,交結諸侯,干預政治。陽翟大賈呂不韋,通過販賤賣貴,家至千金,參與政治,官至丞相。 城市的繁榮是商業發展的重要表現,戰國時期出現了許多工商業發達的大城市,韓之陽翟(今河南禹縣)。
隨着商業的發展和城市的繁榮,金屬貨幣的流通更加廣泛了。當時金屬貨幣有銅幣和金幣兩大類,銅幣主要有四種:燕、齊兩國使用刀幣,周、秦一帶使用圓錢,三晉使用布幣,楚國使用"蟻鼻錢",金幣一般以斤(十六兩),鎰(二十兩)為計量單位,還有"餅金"和"郢爰"。(餅金為餅狀金塊,郢爰為方形金塊)金屬貨幣進入商品流通領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重要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