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垢是2004年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
定义
大便时排出的腐败物质。如脓液、黏液,甚至腐败的肠组织等。
注解
肠垢为病证名。
指大便时排出的腐败物质,如脓液、黏液,甚至腐败的肠组织等。肠垢多因湿热邪毒郁滞肠道所致。
《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肠垢者,肠间津汁垢腻也。”便肠垢,可见于热痢、协热利等。
《杂病源流犀烛·痢疾源流》:“其冷热蕴结肠胃间,滑泄垢腻者,名肠垢,即为热痢,宜芩连芍药汤。”[1]
《伤寒捷诀·肠垢骛溏》:“凡伤寒自利,有因三阳传阴经而下利者,为协热利。协热利者,曰肠垢,脐下必热,宜黄芩汤、葛根汤主之。”[2]
出处
《中医药学名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