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花鼓戲
寧鄉花鼓戲 |
寧鄉市花鼓戲在湖南花鼓戲系統中屬於長沙花鼓戲。在寧鄉稱之為「寧鄉花鼓戲」,它形成於清代,流行於湘中、湘東和洞庭湖濱,是一個藝術風格獨特、群眾基礎深厚、地方色彩鮮明、生活氣息濃郁的戲曲。它隨着花鼓戲藝人的創作實踐逐漸形成許多路流派,其中以瀏陽、寧鄉、益陽、西湖、醴陵等五路為主要流派。這五路花鼓戲因都以長沙官話為統一的舞台語言,所以通稱為長沙花鼓戲。湖南花鼓戲中常用的「寧鄉正調」即是寧鄉花鼓戲的代表性曲調。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寧鄉花鼓戲
藝術類型:地方戲曲劇種
所屬劇種:湖南花鼓戲
外文名:NingXiang Huagu Opera
形成地區:湖南省
所屬流派:長沙花鼓戲
歷史沿革
歌舞演唱形式。寧鄉花鼓戲是在當地傳統民間歌舞的基礎上,吸收勞動山歌、走場牌子和戲曲音樂發展起來的。最初由歌舞形式的地花鼓發展為較有故事情節的對子花鼓;其後發展為「三小戲」(小旦、小生、小丑),逐漸具有戲劇性質,為草台班演出階段;後來吸收其他劇種的腔調、伴奏和表演等藝術表現手法成為戲曲劇種。它的產生和形成都在民間,而不像其他劇種那樣先由宮廷、上層社會提倡然後再傳到民間,因此極具群眾性。解放前,寧鄉花鼓戲被統治者視為淫戲,嚴令禁演。
1909年(清宣統元年)寧鄉城曾貼有禁演花鼓戲的「四言訓示」:「省垣首善,敦俗為先,淫戲賣武,諭禁久宣」。藝人常被提鑼毀箱或抓去坐牢游鄉。儘管如此,花鼓戲不但屢禁不絕,反而愈禁愈熾。正如《醴陵縣誌》所載:「採茶一名花鼓,政府以其導淫,懸為歷禁,然農村往往於新春偷演,禁不能絕」。人們瞞過官府耳目,於夜深人靜之時,深山野嶺之處,鋪四隻扮桶,搭幾塊門板,以曬墊蓋頂,縛草為台,盡情唱演,盡情觀賞,所以演花鼓戲的班子曾一度被稱為「草台班」。民國後禁令鬆弛,1920的有「義和班」進入寧鄉正式演出。
1930-1940年又有「得勝班」在長演出,維持時間最長。
藝術特點
寧鄉花鼓戲的演唱,最初是一旦一丑的「兩個」戲(小旦、小丑,或稱對子戲),後發展為「三小」,並以此為主要特點。它的各路流派:瀏陽路以「採茶調」 為代表,多演《雪梅教子》、《孟姜女》等正劇;寧鄉路因出入城鄉,因而不得不致力於聲腔音樂的創新,以小調見長,處理細膩,字正腔圓,委婉清新,真摯動聽,並發展了弦樂伴奏。各路花鼓戲經過近百年來的藝術交流,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較完整的寧鄉花鼓戲體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