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仁和彝族苗族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仁和彝族苗族乡

中文名 :仁和彝族苗族乡

所属地区: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

仁和彝族苗族乡,隶属于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地处黔西市东北部,东与定新彝族苗族乡交界,南与城关镇相连,西与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毗邻,北与大方县大水彝族苗族布依族乡接壤,行政区域面积99.72平方千米。 民国十六年(1927年),置仁爱、和平2乡;1991年7月,并仁和、纸厂、桃园为仁和彝族苗族乡。 截至2018年末,仁和彝族苗族乡户籍人口为26401人。 截至2020年6月,仁和彝族苗族乡辖4个社区、7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仁和社区。 2011年,仁和彝族苗族乡财政总收入2223万元,比上年增长16%。2018年,仁和彝族苗族乡有工业企业6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6个。 [1]

位置境域

仁和彝族苗族乡地处黔西市东北部,东与定新彝族苗族乡交界,南与城关镇相连,西与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毗邻,北与大方县大水彝族苗族布依族乡接壤, 行政区域面积99.7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仁和彝族苗族乡境内地形大部为丘陵山地,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最高点纸厂大坡位于春坪、永兴两村交界处,海拔1749米;最低点位于位于中河村中河一组,海拔1230米。

气候

仁和彝族苗族乡多年平均气温13.7℃。年平均降水量1029毫米。无霜期年平均258天。

水文

仁和彝族苗族乡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有小河流3条,其中中河河长3千米,黄河沟河长2千米,春光河河长4.1千米。

自然灾害

仁和彝族苗族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涝、凝冻等。大旱平均5年一遇,最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2011年,持续时间70天。雹灾平均4年一遇,最严重的一次雹灾发生在1982年,低洼堆积处月余未融化,凝冻一般在冬季发生,最严重的一次凝冻灾害发生在2008年1—2月,持续40多天,造成道路交通中断,通信受阻,直接经济损失2800多万元。

自然资源

仁和彝族苗族乡境内已探明的地下矿藏主要有煤、铁、磷、硅等。煤炭地质储量7.5亿吨,集中分布在响水、永兴、杜鹃、中塘、双坝等村,煤田总面积3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1422亩,其中水田3402亩,旱地18020亩。

人口

2011末,仁和彝族苗族乡总人口2559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46人,城镇化率0.96%。另有流动人口833人。总人口中,男性13574人,占53.05%;女性12016人,占46.95%;14岁以下5718人,占22.34%;15—64岁18181人,占71.05%;65岁以上1691人,占6.61%。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9033人,占35.3%;有彝、苗、满、布依、仡佬、蒙古等9个少数民族,共16557人,占64.7%。超过1000人的少数民族有彝、苗2个民族,其中彝族9012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4.43%;苗族2635人,占15.91%。2011年,人口出生率9.53‰,人口死亡率5.85‰,人口自然增长率3.6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51人。 截至2018年末,仁和彝族苗族乡户籍人口为26401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仁和彝族苗族乡财政总收入2223万元,比上年增长16%。 2018年,仁和彝族苗族乡有工业企业6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6个。

农业

2011年,仁和彝族苗族乡完成农业总产值5790万元,比上年增长28.2%,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14.3%。 仁和彝族苗族乡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豆类、薯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3198吨,其中玉米1802吨,稻谷418吨,小麦430吨,豆类258吨,薯类305吨。主要经济作物为油菜、苔菜。2011年,油菜种植面积6500亩,产量36吨;苔菜种植面积1000亩,产量10吨。 截止2011年末,仁和彝族苗族乡完成退耕还林5552亩,林木覆盖率达60%,活立木蓄积量408万立方米。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