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程导弹条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图片来自THE GLOCAL |
中程导弹条约(英译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s Treaty),全名为《美利坚合众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销毁中程和中短程导弹之条约》(英译Treaty between the U.S.S.R. and the U.S.A. on the Elimination of Their Intermediaterange and Shorter-range Missiles),是指冷战期间,美国与苏联之间签订促使双方销毁中程弹道导弹的公约。西元1987年12月8日由美国总统里根和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作为两国代表在华盛顿特区签署,西元1988年6月1日正式生效,于西元2019年2月2日正式失效。
原因
西元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前,美国和英国分别于西欧地区和英国部署大量中程导弹,对苏联构成威胁,其力量与苏联相较占优势。古巴危机后降温停火,美国按与苏联在古巴危机中达成秘密协议,撤除部署于南欧和东亚的陆基的中程导弹,英国也随之裁撤陆基中程导弹,仅保留对苏威胁较低的投掷核自由落体炸弹的轰炸机,和以北极星导弹为主力的潜射核力量。 70年代潜射技术提升,潜射弹道导弹射程与精度增强,再次对苏形成威胁,苏联在本国和东欧部署SS-20导弹,以对付美国的潜射弹道导弹系统。随后美国籍此契机希望在欧洲重新部署中程导弹;此时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表示支持;而西德总理施密特和法国总统密特朗则不希望欧洲大陆战云密布。 西元1979年12月,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倡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理事会通过决议,敦促美国尽快同苏联举行武器谈判;否则北约组织将在西欧部署导弹。西元1981年9月24日,美苏双方开始洽谈。
谈判与签署
西元1981年11月30日,美苏双方在日内瓦先后进行过6轮谈判,共110次会议,谈判陷入僵局。 西元1983年11月,美国开始在英国、意大利和联邦德国部署导弹,苏联中断了中程导弹、中欧裁军、美苏战略核武器等一系列谈判。 西元1985年1月8日,美、苏外长在日内瓦达成的协议,同年3月美、苏举行了包括战略武器、中导和太空武器在内的一系列裁军谈判。 西元1986年10月,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冰岛会晤,双方同意消除欧洲全部中程导弹。西元1987年,戈尔巴乔夫同意中程导弹与太空武器分开解决,并接受“全球双零点”方案。 西元1987年11月,双方外交部长在日内瓦拟定《中导条约》草案。 西元1987年12月8日,美国总统里根和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华盛顿特区签署。
签署后
西元1988年6月1日,中导条约正式生效。 西元2007年,俄罗斯战略火箭军司令尼古拉·索洛夫佐夫将军声称俄罗斯准备重启生产中短程导弹。 西元2017年,俄方认为包含一些大气层内美国无人机其实与中程导弹无异,并称30年来俄罗斯销毁1,800枚以上、美国只销毁800枚;俄罗斯总统普京质疑美国自海湾战争起,大量将战斧巡弋飞弹BGM-109改装为对地用途并用于实战,违反条约,态度转趋强硬。美方对俄方近年的执行也有相似质疑,促使众议员要求美国总统川普退出条约。
美俄退出
西元2018年10月20日,美国总统川普宣布,由于其认为俄罗斯长期不遵守条约,以及拥有大量中短程导弹的中国不是条约签署国,因此美国将退出[1] 于西元1987年签订的《中程导弹条约》。西元2018年12月4日,美国要求俄罗斯在60天内重新遵守条约,期限至隔年2月2日截止。西元2019年2月1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宣布,美国将自2月2日起暂停履行《中程飞弹条约》义务,并启动为期180天的退出条约程序。 美方采取的理由是俄方制造9M729陆基巡航导弹违反了中导条约。美国企业研究所(AEI)及澳洲学者则称,美国退出条约真正原因是要应对中国的军事扩张,中国拥有多款弹道和巡航中导,数量始终未曾公开(部份智库评估中国约有1200枚射程小于1000公里的短程导弹)。 西元2019年2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国将暂停履行《中程导弹条约》义务以回应美国相同的举措,并开始制造中程超音速飞弹。俄方采取的理由是美方早将其BGM-109“远程反舰导弹”(西元1991年时库存约2000枚,后在用于实战的同期增产,至目前保有量约4000枚)按战场需求随时改回海基巡航导弹并一直开发各种中程大气层内飞行载具用于局部战争违反了中导条约。
条约内容
《中程导弹条约》条约共十七条,规定美俄双方须全部销毁所拥有的中程导弹及其发射装置和辅助设施、中短程导弹及其发射装置和辅助设施。美苏双方不得再生产、试验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双方都拥有就地核查的权利。根据条约,美俄双方将销毁2,611枚已部署和未部署的中程导弹,美国为859枚,苏联为1,752枚。
影响
《中程导弹条约》是战后美国与苏联双方谈判历史上达成的第一个真正减少核武器数量,并彻底取消一个核武器等级的条约。条约签订对国际关系的缓和具有重大影响。该条约导致中国成了冷战末期全球唯一能出口该类型导弹的国家,并直接导致西元1988年中国与沙乌地阿拉伯达成目前唯一一笔中程导弹国际贸易。 中程导弹条约中对巡航导弹归类问题。对于美方拥有的战斧巡航导弹AGM/UGM/BGM-109巡航导弹是否属于中程导弹苏美双方有一定分歧,苏方认为按射程此类导弹也应归于中导而在销毁之列,美方则认为这类亚音速巡航导弹与弹道导弹相比速度有数量级的差别,不应属于战略性武器。 双方最终妥协的结果,是空射和陆基的战斧巡航导弹被归于中导后被销毁,而美国海军力保手中的BGM-109,称其所拥有的BGM-109配置反舰引导(改装鱼叉式的引导头)搭载常规弹头(改装小牛式的战斗部),属远程反舰导弹而非中程导弹而得以豁免。苏联解体后美国又很容易地将这批BGM-109改回可搭载核弹头的对地攻击用途。 西元1991年海湾战争前,海军拥有的BGM-109也到了存储期末端,原本已不再重开生产线补充,以消耗库存的目的不计生产成本,搭载常规弹头对伊发射了288-291枚并担任首轮攻击,后发现与战机需冒被击落和人员伤亡的风险相比,巡航导弹反而有高性价比的潜力,(类似德国在二战末期发现昂贵的V-2火箭比平均执行20-30次轰炸任务即会被击落的Ju 88轰炸机可能成本更低更能避免人员损失),于是又着重以降低成本为目的改进了BGM-109工艺后重新生产。无论如何中程导弹条约在苏联解体后执行和核查力均大减。 中程导弹条约的推动方和最大的得利者是欧洲诸国,因为当时欧洲多国已有可投掷核弹的超音速战术轰炸机,在中短程距离上与中程导弹相比并无太大劣势。随着苏联装备SS20,美国希望联邦德国做出表率,在欧洲部署潘兴Ⅱ与陆基战斧巡航导弹,让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被迫撤出欧洲的中程导弹重返欧洲,以加强欧洲对苏联的遏制。 对此英国支持、法国另有打算、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对美国的设想虽有不同看法但难以直接反对:在设想美俄互打核战争的状况下,若用洲际飞弹互射,欧洲不一定会卷入,但若以中程短距导弹战争,欧洲极有可能成为战场和争夺地。因此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为主要推动力量,欧洲希望避免陷入美苏核竞赛,极力促成中程导弹条约,一方面消除苏联中程导弹对欧威胁,另一方面阻止美国在欧洲再次部署中程导弹
参考文献
- ↑ 美国退中导条约拉中国一起裁军 华盛顿甩锅?,BBC NEWS/中文,20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