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寺东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简介
护国寺东巷即护国寺东廊房之下,清朝称“东廊下”。《北京地名典》形容护国寺东巷“湫隘、破败、脏乱、拥塞”。护国寺东巷有护国寺小学、旅馆等。其余均为平房住宅。
护国寺东巷南至护国寺街,向北与百花深处交汇后折向东北,再折向东,连接棉花胡同。护国寺东巷靠南处与西侧的护国寺大院交汇,交汇口位于护国寺金刚殿东侧。护国寺东巷西侧,原来没有住户,是护国寺的东墙。后来护国寺败落,寺址逐渐成为民居,护国寺东巷才形成了两侧皆为民居的状况。
北京护国寺
大隆善护国寺,俗称护国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1]
历史
护国寺的前身为北崇国寺。历史上,北京曾有南、北两座崇国寺。其中,南崇国寺始建年代不详,但至少在金朝初年便已存在,赵子砥《燕云录》称,北宋靖康二年,“奉使官中书侍郎陈过庭、门下侍郎耿南仲并文武官五十余员,本在真定,丁未八月遣诣燕山崇国寺安泊。”此崇国寺应为南崇国寺,这是南崇国寺留下的最早记录。金朝末年,蒙古军进攻金朝,南崇国寺被毁。元朝建立后,南崇国寺获修复,至元朝末年元顺帝时,依然有南、北两座崇国寺存在。元朝之后,南崇国寺再无记录。据说,明朝创建的隆福寺便是在南崇国寺基础上建立的。
北崇国寺的创始人为南崇国寺住持释善选的弟子释定演,用地由元世祖所赐。该寺始建时间有争议,护国寺内的皇庆碑称元世祖赐地为至元二十四年,至正碑则称是至元二十二年,护国寺内千佛殿有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碑,碑文载“大都路僧录寺札复蓟州遵化县般若院庄田水碾归崇国北寺掌管。”这是“崇国北寺”首次出现在文献中。故该寺应建成于至元二十一年。
北崇国寺建成后,元朝朝廷频频颁赐,其辖下寺院也从般若院扩展到不少于20多所。元仁宗皇庆、延佑年间,先后赐钞3000多锭,并增建了山门。延佑二年(1315年),中书省参政速安及其子曲迷失不花在千佛殿后面施建舍利塔。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年),僧人释智学等人重修法堂、云堂、祖师堂、伽蓝堂,以及厨库、僧房、使者僦屋50多间,并新建了钟楼、法堂东廊庑、南方丈等30多间,以上工程经6年方才完工。
寺内的千佛殿藏有两尊土像,据传为元朝丞相托克托夫妇,而北崇国寺据传就是托克托的故宅。《帝京景物略》载,“寺为元丞相托克托故宅,有托克托夫妇像,侍立殿中,在千佛殿,一幞头朱衣,一凤冠朱衣。”但是,《燕都丛考》则称,“北崇国寺建于元初世祖时,托克托系元末顺帝时人,彼时已有此寺,万无毁寺建宅之理。”元朝的惯例是大臣奉旨出、入大都均不回自己的住宅,而是先住在寺院内,待复命之后才回住宅。所以可能是托克托丞相当时常借住在北崇国寺,时间一长便被误认为此处是其住宅。
参考文献
- ↑ 佟洵 主编,佛教与北京寺庙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99-2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