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綠嘴地鵑
綠嘴地鵑原圖鏈接
原圖鏈接]]

中文學名:綠嘴地鵑
拉丁學名:Phaenicophaeus tristis
別 稱:灰毛雞,大綠嘴地鵑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鳥綱
亞 綱:今鳥亞綱
目:鵑形目
科:杜鵑科 屬:地鵑屬
種:綠嘴地鵑 亞種: 6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Lesson, 1830
英文名稱: Green-billed Malkoha
保護級別: 無危(LC) IUCN標準

綠嘴地鵑[1](學名:Phaenicophaeus tristis):體形似小鴉鵑,但羽色大致綠灰;嘴綠色,頭側眼的周圍有一裸區;後爪彎曲。虹膜赤紅色,眼外周裸露皮膚繁殖期為赤紅色,非繁殖期為暗紅色。嘴綠色,基部及先端色暗,近嘴角處常沾紅色,非繁殖期下嘴黃褐色,腳石板綠色。幼鳥和成鳥相似,但缺少光澤。枕、頸和上背沾棕栗色,下嘴橙褐色,尾較短。

多隱蔽于山林的灌木叢、竹叢以及休息時常停於靠近地面的樹椏上。分布於中國以南、東至印度尼西亞、西至印度、斯里蘭卡以及中國大陸的雲南至廣東以南地方、海南等地,

目錄

特徵

綠嘴地鵑成鳥,眼先及頰角黑色;額側及自鼻孔到耳後的一條紋以及眼下一些羽毛均白色;頭頂至上背淡綠灰色,頭頂雜以黑色條紋;背中部、三級飛羽、翼上覆羽及尾上覆羽等悉暗金屬綠色;上體餘部、翅餘部及尾羽均為有金屬光澤的暗藍綠或暗綠色,各尾羽端具一白塊斑。頦至胸淡棕灰色,上胸以上具黑色羽干紋;下胸、上腹及翼下覆羽暗灰棕色,自下腹以下灰色。

幼鳥(7月底采自海南)顏色與成體無明顯差別,只是缺乏光澤,後頭、頸、上背等沾棕栗色;下嘴橙褐色;尾羽短;下體棕色較少。

虹膜赤紅色;眼外周皮膚裸露部分赤紅(繁殖期)或暗紅(非繁殖期)色;嘴綠色,基部及先端色暗,近嘴角處常沾紅色,非繁殖期下嘴黃褐色;腳石板綠色[2]

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多在林下地面或灌木叢中上下跳躍覓食。有時也活動在較高的樹枝上,有危險即竄入下面灌木叢。休息時多棲於近地面的低枝上,不動也不叫。受驚後起飛,飛行較快,但每次飛行距離較短,多作短距離飛行。

叫聲嘎嘎或呱呱的叫聲,甚似[3]

主要以象甲、金龜甲、蝽蟓、毛蟲、蝗蟲等鞘翅目和鱗翅目昆蟲,也吃蜘蛛和其它小形無脊椎動物。偶爾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

棲身環境

綠嘴地鵑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山腳林緣地帶的灌木叢、竹叢和叢林中。喜棲於原始林、次生林及人工林中枝葉稠密及藤條纏結處。

繁殖

綠嘴地鵑的繁殖期為3-7月。一年繁殖2窩。通常營巢於林下灌木叢中,多置巢於距地不高的小樹或小灌木枝上,也在竹叢中營巢。巢呈盤狀,主要由枯枝、草莖、草根構成。內放有綠葉。每窩產卵2-4枚。卵的顏色為白色。卵的大小為31-32×24-24.5毫米。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

中國分布:分布於西藏東南部、雲南西部、南部、廣西西南部和海南島。

亞種分化

序號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2012 綠嘴地鵑蘇門答臘亞種 Phaenicophaeus tristis elongatus Müller, S, 1836
2011 綠嘴地鵑海南亞種 Phaenicophaeus tristis hainanus Hartert, E, 1910
2011 綠嘴地鵑爪哇亞種 Phaenicophaeus tristis kangeangensis Vorderman, 1893
2011 綠嘴地鵑印尼亞種 Phaenicophaeus tristis longicaudatus Blyth, 1841
2010 綠嘴地鵑雲南亞種 Phaenicophaeus tristis saliens Mayr, 193
2010 綠嘴地鵑指名亞種 Phaenicophaeus tristis tristis Lesson, 1830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該物種被列為三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

視頻

綠嘴地鵑

參考資料

  1. 綠嘴地鵑(附圖),新浪網,2019-12-27
  2. 綠嘴地鵑特徵,叫聲網,2014-5-6
  3. 綠嘴地鵑叫聲,波奇網
  4.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簡單學習網,201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