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基準面
簡介
海圖所載水深的起算面,又稱海圖基準面。水深測量通常在隨時升降的水面上進行,因此不同時刻測量同一點的水深是不相同的,這個差數隨各地的潮差大小而不同,在一些海域十分明顯。為了修正測得水深中的潮高,必須確定一個起算面,把不同時刻測得的某點水深歸算到這個面上,這個面就是深度基準面,深度基準面通常取在當地多年平均海面下深度為L的位置。求算深度基準面的原則,是既要保證艦船航行安全,又要考慮航道利用率。由於各國求L值的方法有別,因此採用的深度基準面也不相同。 中國在1957年起採用理論深度基準面(即理論最低潮面)。
吳淞零點
吳淞零點是中國確立最早的高程基準面,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左右由海關巡工司根據同治十年至光緒二十六年張華浜水位信號台觀測的水位確定。當時吳淞零點僅僅作為黃浦江整治工程的基準面,以後陸續應用於上海市的水域工程測量。根據1957年國家東南部地區水準網平差成果,吳淞零點的黃海高程系高程為-1.6297米,在吳淞口地區,吳淞零點和理論最低潮面重合。 吳淞零點初設時命名為吳淞海關零點(WOOSUNG CUSTOMS ZERO),後來正式命名為吳淞零點(WOOSUNG HORIZONTAL ZERO簡稱W.H.Z.)。[1]
特大潮低潮面
清宣統三年(1911年)以前,英海軍制定採用特大潮低潮面,以後海關海務處承襲使用。30年代初期,國民政府海軍和美海軍在引用海關海務處資料時,也使用特大潮低潮面。民國35年(1946年)英國出版的長江口1602號海圖仍繼續採用特大潮低潮面。
尋常大潮低潮面
宣統三年以前,上海開浚黃浦工程總局曾採用過尋常大潮低潮面為深度基準面,同時也作為黃浦江航道整治工程的整治零點。在吳淞,尋常大潮低潮面高於特大潮低潮面0.61米,高於吳淞零點0.43米。
略最低低潮面
抗日戰爭以前,日海軍已經採用略最低低潮面為深度基準面。抗日戰爭期間,汪偽海軍水路測量局在測量江陰至河口的長江河道圖時,也採用略最低低潮面。新中國成立以後,在1958年以前,仍繼續採用略最低低潮面。在吳淞,略最低低潮面和吳淞零點重合。[2]
最低低水位
宣統三年,上海開浚黃浦工程總局根據黃浦江各個水位站歷年觀測的最低水位,制定最低低水位(也稱通用最低水位,簡稱最低水位)作為黃浦江深度基準面。是上述各個深度基準面中最低的基準面。在吳淞,最低低水位和吳淞零點重合。最低低水位一直沿用至今。
理論深度基準面
1956年起,海軍司令部海道測量部在全國海洋測繪中,統一採用理論深度基準面作為深度基準面,同時也作為潮水位高度和潮汐預報水位的起算面。 1958年,長江口全測時首先採用了理論深度基準面,1959年全測杭州灣時也同樣採用。 1965年,根據長江口的七丫口、瀏河口、吳淞、外高橋、長興、橫沙、中浚、南門港、堡鎮、奚家港等水位站,在1964年1月5日~2月3日連續30天同步觀測的水位資料,計算理論最低潮面,經過適當調整,確定長江口的深度基準面,並於1965年7月開始使用。這次調整的特點是參加調整的水位站在統一的時間內,同步進行觀測,空間條件一致。 1971年對長江口的深度基準面又作了一次調整。調整依據的資料是1971年2月11日~3月12日,江陰以下的27個水位站30天同步觀測的水位資料。這次調整的範圍廣,資料完整,計算成果合理性較好。這次調整採用以平均年最低月平均水位代替年平均海面,近似於進行了長周期改正。調整的成果,一直應用至今。 1975年6月27日,交通部、海軍司令部航海保證部和國家海洋局在天津聯合召開「審定各開放港口深度基準面」會議,會議確定了各開放港口深度基準面的數值,其中涉及上海市長江口地區的水位站中,大戢山深度基準面調整至吳淞零點下0.63米,綠華山調整至吳淞零點下0.77米,其他各站不變。 根據1990年12月1日開始實施的國家標準《海道測量規範》(GB12327-90)規定,原來作為海洋測繪深度基準面的理論深度基準面改名為理論最低潮面。同時規定,在計算理論最低潮面時,增加2個長周期分潮進行長周期改正,因此計算理論最低潮面的分潮從11個增加到1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