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昌黎民歌

昌黎民歌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称;昌黎民歌

批准时间;2008年6月7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申报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

遗产类型;传统音乐

遗产编号;Ⅱ-74

王世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昌黎民歌,流行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地区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1]

昌黎民歌源于辽金时代。其歌词通俗上口,易懂易记,曲调优美委婉,好唱好听。这类民歌曲调丰富,感情真挚,有的婉转优美,有的情深意浓。

2008年6月7日,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申报的"昌黎民歌"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Ⅱ-74。

目录

历史渊源

根据昌黎地秧歌老艺人的回忆、早期的昌黎地秧歌,有扭有唱,唱的秧歌调,即是现在昌黎民歌的一种。关于昌黎地秧歌的起源,有人考证源于辽金时代。

昌黎北依山,南临海,滦河从西部穿流而过,中部是冲积平原。这里气候温和,盛产水果和鱼虾。居住在这里的人民勤劳、纯朴,性情温顺,民俗文雅,方言丰富,群众语言有韵律感。这些民族气质、民俗风情直接反映在昌黎民歌上,形成了曲调委婉柔美、旋律流畅多变的独特风格,其中舌卷音嘟噜音呼噜音喉控音鼻控音都是其他民歌所没有的。此外,昌黎民歌的形成还受些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昌黎地区从辽、金时代到元朝,曾有契丹、女真蒙古人居住和活动,明、清时代又有河南、山东、山西等地迁来的移民,把异地的生活习性、文化风格带到昌黎,和当地的文化、生活、民俗融合在一起,使得昌黎民歌具有东北河南山东山西民歌的风格特点。

清朝后期到民国年间,昌黎一带的各阶层人民,有的到东北经商,有的逃荒谋生,这样你来我往,把关内的民间艺术也带到了东北,东北的文化遗产也影响到关内。昌黎民歌和东北民歌大们相似之处,有的民歌曲调相同,歌词相近,就是互相交流、互相影响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指引下,在河北省文化局和省群艺馆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昌黎县文化部门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曾组织人力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采风",对昌黎民歌进行了挖掘和整理,使这一古老而优秀的传统艺术形式,得到继承和发展。

基本特征

内容分类

劳动号子 这是劳动人民在生产过程中呼喊的有削调的口号,经多年传唱、整理,形成民歌一种形式。在昌黎地区有《渔民号子》《搬运号子》《夯号子》三种。

渔民号子》是沿海渔民在捕鱼时,向外拉网时喊的口号。昌黎的渔民号子有三种调,一是"昌黎调",二是"团林调",三是"山东调"。应用较多的是"昌黎调"。这种调子分起勾、拉大绳、拉网片、拉大力杠、拉大兜五个阶段,其中"起钩"听起来凄凉悲伤,以下四段,越来越紧张。这种渔民号子的特点是,分为上腔、下腔,一对一合,曲调多变,音乐性较强。

搬运号子》是搬运工人在搬运笨重物件时喊的号子,有入囤号、拉大件号、捣木头号等,其特点是唱词简单、重复,曲调富于鼓动性、号召性,振奋人心。

夯号子》是建筑工人盖房时打夯贼唱的号子,其特点是,一人领,众人合,领唱者见景生情,即兴编唱,唱词风趣诙谐,曲调雄壮有力,演唱声音洪亮。

故事传说 主要是叙述一些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如《合钵》有头有尾地唱诵了《白蛇传》的故事。《茉莉花》则是述说了《西厢记》的片断。此外,像《韩湘子出家》《刘金定观星》等都属这一类。它的特点是歌词较长,曲调优美,旋律舒展。演唱这类民歌时,要掌握好感情变化,准确表达歌词内容。

爱情类 昌黎民歌里,反映爱情生活的较多,其内容有表,现男女打破封建婚姻制度束缚,自由追求爱情的,如《丁城巧得妻》等,也有控诉封建婚姻制度的,如《哭情郎》、《寡妇思夫》等。

生活类 这类民歌范围较广,它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各时期人民群众的生活。有表现街头招揽生意的小贩《叫卖调》,有歌颂劳动情景的《拣棉花》,也有叙述人间关系的《婆媳顶嘴》,还有表现年节欢快气氛的《逛灯》《正对花》《反对花》等,并有一些是通过"绣"、"画"之类描写人们感情细微变化的。这类民歌的特点曲调多变,生活气息浓厚,朴素流畅,欢快活泼。

抗日民歌 这类民歌多为填词而成,或外地流传而来,有代表性的是《滦河小调》《李玉兰劝夫参军》《送郎参军》《叫老乡》《叫声老大娘》等,其特点是歌词通俗易懂,曲调短小流畅,唱起来琅琅上口。

演唱形式

秧歌调 也叫秧歌绺子、"打风流",这是群众扭秧歌时唱的一种民歌,后来唱和舞分开,它就单独成为一种民歌了。在曲调上,有的高亢激越,有的活泼风趣。其唱法不下十几种,就是同名同曲,也因演唱者不同,风格上有所差异。总的特点是,每首瞅的结尾前都加有"冬仓衣冬仓"的锣鼓点,或是加"嗯哎哎咳哟"的衬词。在演唱形式上,有的指名对唱,有的一问一答,类似其他民歌中"对歌"的形式。秧歌调产生以后,一直和其他民歌同时存在,而且会唱秧歌的艺人大都能唱其他民歌。这样,后来的秧歌调也改变了部分乐句,有的放慢了速度,有的去掉了中间的锣鼓点。

单口唱 有的艺人叫它"昆腔曲",这种民歌是由一个人单独演唱的,多数在街头院落演唱,也有的登台演出,伴奏乐器只是一副竹板,自打自唱。曲调上连贯完整,内容上大都是叙述一个故事。

对口篇 东北叫"二人转",昌黎一带称"蹦蹦调"、"划拉调"、"哼哼调",是两个人对唱的民歌。有分有合,一间一答。它的伴奏,起初也是每人一副竹板、站着对唱,后来才发展成为边舞边唱的综合艺术,成为评剧的前身。

演唱技巧

昌黎民歌有较为全面的演唱技巧,尤其是要保护好昌黎地方特色,常常使用的演唱技巧有:卷舌音、嘟噜音、颤喉音、喉鼻音、控制音、补字音、滑音、装饰音等,这些演唱技巧演唱出的昌黎民歌往往具有浓郁的地方韵味,吐字清晰而有力,情感表达细腻而丰富,从而形成了昌黎民歌这么一种极富地方特色的民歌类型。

旋律音调主要来源于昌黎人民的日常生活,是对生活的艺术升华,昌黎地方语言上挑下滑的特点给了昌黎民歌形态变化多样的旋律曲调。其中,倚音滑音较多,让人听起来曲调柔美而富有生活气息,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代表作品

昌黎民歌的代表曲目包括《绣灯笼》《拣棉花》《小看戏》《菜莉花》《游南关》《正对花》《正采茶》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昌黎民歌是流传于河北省东北部昌黎县的一种民间小调,产生年代可以追溯到元代,至今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昌黎县民间艺术的瑰宝。

昌黎民歌是冀东民歌乃至河北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突出代表,是传统民间文化与地方民俗风情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劳动人民真实生活的能动反映,也是劳动人民世世代代集体创作的结晶。早在旧社会,昌黎民歌就是生活在昌黎地区的劳动人民揭露封建统治、倾诉苦难生活、表达美好理想和追求自由的自我娱乐形式,有着深厚的群众演唱基础。

昌黎民歌凝结了上下几千年的古今智慧,其传承利于启发人们的思想和帮助他们体会古今人类的生活哲学。

传承人物

王世杰,男,汉族,河北省昌黎县。2008年6月,王世杰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该人物所申报的项目名称为:昌黎民歌。

保护措施

为了传承和发展昌黎民歌艺术,在河北省和唐山专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昌黎县委、县政府及文化部门组织专业人员,于1956年,1961年和1962年先后几次对昌黎民歌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搜集、挖掘与整理工作,对昌黎民歌的沿革,活动和发展概况、地区分布及演唱特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调查,编印了《昌黎民歌集》。

1953年之后,昌黎民歌老艺人曹玉俭为昌黎本地培养了曹惠芬、齐凤英等多名新民歌手,其中齐凤英成了河北省歌舞团主要的民歌演唱演员。

2002年11月,河北省选用的由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教育编辑室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七年级·第14册,收录了署名"河北昌黎民歌"的《捡棉花》。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昌黎县文化馆获得"昌黎民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社会活动

1953年4月,昌黎地秧歌《跑驴》在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大会上一举成名,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于此同时,以曹玉俭为代表的昌黎民歌演唱艺人也在唐山专区和河北省的民间音乐、舞蹋会演中引起较大效动。以擅长演唱《茉莉花》《绣灯笼》《捡棉花》等抒情味极足的昌黎民歌代表作而闻名遐迩的著名昌黎民歌老艺人曹玉俭,相继被请到中央歌舞团、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杭州歌舞团、上海音乐学院、兰州歌舞团、河北歌舞团等专业艺术团体、院校讲学,传授昌黎民歌独树一帜的唱法。

1959年昌黎民歌手齐凤英参加省文艺汇演,演唱了《绣灯笼》,震动全省。不久齐凤英被调到河北省歌舞团,专演唱民歌。昌黎民歌在河北的影响越来越大。

20世纪60年代,昌黎县文化馆王来雨同志根据昌黎民间音乐的曲调创作了女声表演唱《八大嫂闹深翻》,参加河北省文艺汇演,被评为优秀节目,在中央电台和河北电台播放,并到北京参加了国庆二十周年献礼演出。

1982年,中央民族乐团根据昌黎民歌《绣灯笼》的曲调改编成民族器乐曲在中央电台广播。昌黎民歌在全中国民间音乐的百花园中占领了一席之地。

相关视频

“唱响经典放歌碣石”昌黎民歌会:女声独唱《我来到了大别山》李若雪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