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宣德群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宣德群岛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宣德群岛

别名: 东侧群岛

所属地区: 中国西沙群岛

主要岛屿: 赵述岛、东岛、永兴岛

所属行政单位: 海南省三沙市西沙区

宣德群岛位于中国南海,是属于西沙群岛的一组岛群,在北纬15°43′-17°00′,东经112°10′-112°54′之间的海域上。其主体为宣德环礁,古代中国海南渔民称之为"东七岛"或"上七岛" 、"上峙"等。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为纪念明代航海家郑和于明永乐至宣德年间七下西洋而定名为宣德群岛。

宣德群岛是以宣德环礁是主体和中心,包括永兴岛-石岛、七连屿、宣德环礁、银砾滩及暗滩等,其中,七连屿包括西沙洲-赵述岛等等一系列岛洲。 宣德群岛海域辽阔,陆域低、平、小,岛礁均为海洋型岛屿,由珊瑚、贝屑为主组成不同岩土的珊瑚岛礁群,珊瑚礁盘大;部分海岸发育有海滩岩,地形平坦,地貌类型较简单。宣德群岛地处热带区域,该海域珊瑚丛生、生境独特,鱼类种类繁多、形态多样、生态类型也较为复杂。

宣德群岛主岛和行政中心在永兴岛。[1]

历史沿革

先秦:距今7000年前的人类"新石器时代"和"渔猎时代",居住在中国南方沿海的先民就凭借船只向南海索取生存资料。3000年前的殷周时代,南海沿岸的土著越族就与中原地区开始往来。从那时起,中国渔民便常年不断地在南海航行和从事捕捞作业,并最先发现了南海诸岛,详细记载在一种叫《更路簿》(或《水路簿》)的特殊手抄本中,作为航海指南世代相传。至少在先秦时代,海南岛与南海诸岛已内属中原王朝。

秦朝:始皇元年(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把全国分为36郡,其中在岭南地区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这三郡所辖之地,大都濒临今南海的北部和西部海域,也就是东沙群岛和西沙群岛海域。

汉朝:东汉建武十八年(42年),伏波将军马援南征时曾至"千里长沙"。在1973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文物资料,南海海域被第一次标注在汉代地形图上。

三国时期:东吴孙权派康泰、朱应出使扶南(今柬埔寨)等国,康、朱二使亲历南海诸岛部分岛屿,并仔细观察"珊瑚洲",所著《扶南传》是世界上最早科学描述珊瑚岛成因的文献。

晋代:西晋时,裴渊《广州记》记载了南海的全日潮和半日潮。东晋时,南海郡太守鲍靓定期巡视南海和南海诸岛。

南朝:南朝宋国的谢灵运在《武帝诔》中记载,大约在晋义熙六年(410年和411年),宋武帝刘裕"虎骑骛隰,舟师涨海",与卢循进行了一场战斗,其主战场即在其所辖的南海诸岛。

隋朝:《隋书》记载,隋大业三年到六年(607年-610年),隋炀帝派常骏、王君政出使赤土国(今马来半岛泰国东南一带),航程经西沙群岛的"焦石山"和南沙群岛西侧。

唐朝:《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振州(今海南省三亚市)的疆域"西南至大海三千里",显然,已经包括了西沙群岛。《韩昌黎集》卷21记载了唐穆宗时岭南节度使所管辖的四至范围,其曰:"隶府之州远者至三千里,悬隔山海……多洲岛。"表明在唐代南海诸岛不仅已经成为振州行政区划的一部分,而且岭南节度使还对南海诸岛实施行政管理。

宋朝:北宋曾公亮所著军事制度和国防大事的《武经总要》将九乳螺洲(西沙群岛)归属宋代海疆。南宋《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十二月丙子日,南宋端宗皇帝曾驻驿西沙群岛(七洲洋)。

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同知太史院士郭守敬到南海进行测量,元代至大四年至延佑七年(1311~1320年),朱思本绘、罗洪先增补的《广舆图》绘有千里长沙(西沙群岛)、万里石塘(南沙群岛)。

明朝:明宣德五年(1430年)编绘的《郑和航海图》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标绘在大明版图内。明代唐胄《正德琼台志》"疆域"条中记载:琼州府有"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海南人王佐(1465-1505年)所著的《琼台外纪》中记载,万州辖有"长沙、石塘"。

清朝:如金光祖《广东通志》、蒋廷锡《钦定古今图书集成》、胡端书《万州志》、明谊《琼州府志》等将永乐群岛以山川单位置于琼州府万州辖下。雍正二年(1724年)印行的《清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印行的《皇清各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印行的《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和《大清万年一统全图》、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印行的《大清一统天下全图》等,均把西沙群岛标绘在中国版图的政区之内。清朝官方地图《清绘府州县厅总图》是将永乐群岛列入中国版图并设府管辖的最早的一张地图。光绪五年(1879年)王之春绘制的《清朝预柔远记·寰海全图》是以中华为中心的世界地图,详绘有永乐群岛。光绪三十年(1904年)印行的《大清天下中华各省州县厅地理全图》中,永乐群岛用双线方格图例标绘,属广东辖区内的府级政区单位。

民国时期:辛亥革命后,广东省政府宣布将宣德群岛划归海南崖县(今三亚市)管辖。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法属印度支那政府占据了包括永兴岛在内的整个西沙群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海诸岛一度被日本夺得。在永兴岛有日本人留下的三层旧炮楼。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1月24日,根据《开罗宣言》,派海军"永兴"、"中建"两舰接管了宣德群岛,建立收复西沙纪念碑; 日本将包括西沙、东沙、中沙和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一并归还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5月海南岛解放。在行政区划上,宣德群岛仍然属于广东省,行政关系隶属于广东省海南行政区;1959年3月24日,经中央和广东省批准,设置包含宣德群岛在内整个南海诸岛为"广东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政府驻地为西沙宣德群岛永兴岛;1969年3月4日,改称"广东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革命委员会"(不是一级政权);1974年,撤销广东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革命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工作委员会实际履行对该地区的行政管辖职权。1979年,恢复广东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革命委员会(不是一级政权);1981年10月22日,恢复设立"广东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不是一级政权);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公布名称为永乐群岛。

1987年9月10日国务院批复:1、将西沙群岛依其地理分布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即西为永乐群岛,东为宣德群岛。2、将现西沙群岛中永乐群岛以外的地理实体划归宣德群岛,赵述岛和西沙洲划入七连屿,并相应调整宣德群岛的经纬度为北纬15°43′-17°00′,东经112°10′-112°54′;七连屿的经纬度为北纬16°55′-17°00′,东经112°12′-112°21′。

1988年,海南建省后,包括宣德群岛在内的整个中国南海海域的岛屿于9月19日更名为"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

2012年6月21日,国家民政部发布国务院批准三沙设市的公告,撤销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包括宣德群岛在内的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风景名胜

综述

永兴岛有较古老的建筑-法国别墅,还有日本人留下的三层旧炮楼。离炮楼不远处是纪念亭,亭中立着民国三十五年11月24日国民将领张君然立的"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即西沙海战纪念碑、和1991年4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立的南海诸岛纪念碑。碑上白色的大字较详尽地叙写了西沙、南沙、中沙、东沙群岛的历史沿革、疆域面积等,背面是一幅《中国南海诸岛图》。

西沙将军林

永兴岛西部有一片被称为"西沙将军林"的椰林,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100多位将军先后栽种的。

东岛自然保护区

东岛位于永兴岛东面四五十海里的地方,面积不到1平方千米。1980年中国在宣德群岛的东岛建立了以保护红脚鲣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位置最南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属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

七连屿海底公园

七连屿距永兴岛东北方向4海里之外,有七座岛礁紧密相联,相隔很近,犹如珍珠一般串在一起。远古来此打鱼的渔民因此形象地把这七个岛屿统称为"七连屿"。

七连屿诸小岛上热带植被茂盛。七连屿上居住着大量的海鸟,海边珊瑚沙上有很多的海鸟蛋。

七连屿的海水清澈透明,是世界上最适宜潜水观光的海底公园。海底有着大片的礁盘和错落的礁石,珊瑚、海葵遍洒其间,海星、海胆还有不知名的贝壳星罗棋布。

自然资源

渔业资源

西沙群岛远离南海北部大陆架,地处热带区域,该海域珊瑚丛生、生境独特, 鱼类种类繁多、形态多样、生态类型也较为复杂。

中国南海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多数种类在宣德群岛海域都有分布,其中很多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主要有马鲅鱼、石斑鱼、红鱼、鲣鱼、带鱼、宝刀鱼、海鳗、沙丁鱼、大黄鱼、燕鳐鱼、乌鲳鱼、银鲳鱼、金枪鱼、鲨鱼等。

水产类还有海参、海贝、藻类等。

矿产资源

宣德群岛海域的海底石油天然气储量巨大。海底资源还包括有各种金属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永兴岛上自然植被密布,野生植物有148种,占西沙野生植物总数的89%,主要树种有草海桐(羊角树)、麻枫桐、野枇杷、海棠树和椰树等;野生动物主要是鲣鸟、军舰鸟、燕鸥等海鸟类。

石岛四周海蚀现象保存清晰,岩溶地形明显可见,地面起伏,除少数地方覆盖麻枫桐、草海桐等植被外,大部分地方岩石裸露。

西沙洲附近海域水产资源甚丰,出产海龟、海参、砗磲、马蹄螺等海产品,是海龟繁衍后代的基地之一,也是海南渔民到西沙捕鱼的第一站。沙洲东部礁盘上有一水深3-6米的礁塘,遍布着艳丽多姿的各种鹿角珊瑚丛,颇具旅游观赏价值。

北岛生长着以草海桐为主的灌木丛,是海鸟群栖的乐园。岛西北、西南和南岸均有缺口,是海龟进入北岛的通道,称为"龟门",北岛是南海海龟的主产地之一。

中岛植被以草海桐为主的茂密灌木丛,海鸟群栖,鸟粪堆积,为海龟产卵之地。

东岛上不同群落、不同生态的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茂密,自中部低地至四周岸堤,再到宽5~15米的白色珊瑚贝壳沙滩上,依次分布着抗风桐(即麻枫桐)、海岸桐为主的高大乔木,草海桐、银毛树等灌木,以及马齿苋等矮小的草本植物,岛西部还有海南渔民种植的榄仁树和椰子树等成片人工林,植被郁闭度达70%以上,被称为"海上林海"。由于林木繁茂,岛上鲣鸟、军舰鸟等海鸟终年群集,鸟粪层深厚;以鲣鸟数量最多,逾数千只,使东岛又有"鲣鸟天堂"之誉。

高尖石水下3-5米的平台上珊瑚丛生。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