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地 |
地,漢語常用字,一級字,會意字兼形聲字,有dì、de兩個讀音。最早見於金文。原為古漢語名詞,與"天"相對,本義為物質,後逐漸引申為土地、大地、地表等。可以作為名詞,也可以用作助詞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地
拼音; dì;de
注音; ㄉㄧˋ;ㄉㄜ
部外筆畫; 3
總筆畫數; 6
部首; 土
結構; 左右
五筆86; F(一級簡碼)、FBN
五筆98; FBN
倉頡; GPD
四角號碼; 44112
筆順編號; 121525
筆順讀寫; 橫、豎、提、橫折鈎、豎、豎彎鈎
造字法; 會意、形聲
異體字; 坔、埅、埊、墬、嶳
平水韻; 四寘
文字源流
地,在六書中屬於會意字,也是形聲字。金文與"隧"同源,會一豕(豬)從高崖墜地之意。小篆改為從土,也聲。從土,表示地面、土地;從也,"也"是古"蛇"字,上古時地面草木叢生,蛇蟲到處可見。隸變後楷書寫作"地"。
"地"字本義是大地,與"天"相對。引申指地面。又引申指地區、場所。用於抽象意義,指所處的位置或環境。又指思想、心理活動的領域。
古籍解釋
摺疊說文解字 元氣初分,輕清陽為天,重濁陰為地。萬物所陳۱也。從土也聲。墬,籒文地從䧘。徒內切。注:埊、軐、嶳、埅,亦古文地。
說文解字注
(地)元氣初分,輕淸昜為天,重濁侌為地。元者,始也。陰陽大論曰:黃帝問於岐伯曰:地之為下否乎。岐伯曰:地為人之下,大虛之中者也。黃帝曰:馮乎。岐伯曰:大氣舉之也。按地之重濁而包舉乎輕淸之氣中,是以不墜,萬物所敶列也。敶各本作陳,今正。攴部曰:敶者,列也。凡本無其字,依聲託事者。如萬蟲,終古叚借為千萬。雖唐人必用萬字,不可從也。若本有其字。如叚陳國為敶列。在他書可,而許書不可。地與敶以雙聲為訓,從土。地以土生物,故從土,也聲。坤道成女,玄牝之門,為天地根,故其字從也。或雲從土乙力,其可笑有如此者。徒四切。古音在十七部。漢書或叚為第但也之第。
(墬)籒文地。從土,彖聲。從小徐本。惟彖字小徐作彖,非其聲也。今正,作彖。從踏,言其高者也。從土,言其平者也。彖見豕部。蠡㥟墬皆以為聲。在古音十六部。地字古音本閒於十六十七㒳部也。若大徐作從䧘,部䧘音徒玩切,其繆愈難糾矣。漢人多用墬字者,傳寫皆誤少一畫。
康熙字典
〔古文〕埊軐埅ς嶳
《廣韻》徒四切。《集韻》大計切。《韻會》徒二切。《正韻》徒利切,$音弟。《說文》:元氣初分,重濁陰為地,萬物所陳列也。《白虎通》:地者,易也。言養萬物懷任交易變化也。《釋名》:地,底也,其體底下,載萬物也。《易·說卦傳》:坤為地。《內經》:岐伯曰: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黃帝曰:馮乎。曰:大氣舉之。《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博物志》:地以名山為輔佐,石為之骨,川為之脈,艸木為之毛,土為之肉。
又第也,但也。《前漢·丙吉傳》:西曹地忍之。
又葉徒何切,音沱。屈原《橘頌》:閉目自愼,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揚雄《羽獵賦》:鳥不及飛,獸不得過,軍驚師駭,刮野埽地。按吳棫收地入個韻,音隋,則過可如字讀,沱隋亦平去閒耳。本作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