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半山遗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半山遗址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南山乡魏家咀村,是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的遗址。对研究早期人类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1924年首次发现,50年代后甘肃省博物馆作调查。半山遗址包括瓦罐嘴附近居住址、瓦罐嘴墓地、半山墓地、边家沟墓地、王家沟墓地和半山以南瓦罐嘴以东墓地。东西长1 000米,南北宽约330米。

历史沿革

1924年首次发现,并在边家沟发掘了一座墓葬。50年代以来甘肃省博物馆又作过调查。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或半山期即由此而得名[1]。中国考古学家夏瀚、裴文中、安志敏等均来此调查。

文物遗存

半山文化分为四个时期,一期的遗址以兰州三营为代表,除此还有广河地巴坪早期、景泰张台早期和临夏张家咀等;二期的遗址以广河地巴坪中期为代表,主要遗址还有景泰张家台晚期、广河半山、杜家坪、永靖樱桃山等;三期遗址是以甘肃兰州土谷台早期、青岗岔和沙井驿为代表;四期以兰州土谷台中期为代表。

半山文化在广河以半山二期为主,其文化呈现出明显的自身特征,逐步达到成熟阶段。

半山文化的石器有斧、锛、刀、凿、弹丸等,其中有一种石刀为长方形圆弧刃,双孔。骨器有镞、匕首,匕首两侧有镶嵌石刃的凹槽。

半山时期的人类过着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每个村落有一定的布局,房式主要有方形和圆形、地穴式和平地起造等不同的形式。原始的锄耕农业是其主要的经济部门,种植作物主要有。但狩猎也是主要的谋生手段之一。

彩陶

绚丽多彩的半山文化彩陶,展现了彩陶艺术新的繁荣期[2]。彩陶以繁茂致密为特色,丰盛的图案与饱满的造型浑然一体,显得豪华壮丽。它们制作精美,质地优良,纹饰繁复,为马家窑文化制陶工艺之高峰。典型的器形有壶、瓶、罐、碗、盂、豆、杯、带嘴锅等。其中以小口高颈双耳壶、单耳大口罐、短颈双腹耳瓮等数量最多,也最具有代表性。彩陶纹饰,基本主题少而变化多,纹样繁复,主要是螺旋形花纹,饰于大形器的腹部,线条均匀,红黑线相间,往往中间是红色,两边镶饰黑色的锯齿纹。锯齿纹是最突出的特征,在绝大多数的彩陶上,都用不同形式表现出锯齿纹饰。另一种类型的花纹是大型方格纹,是由网纹、棋盘纹、方格纹等组成的整组纹饰,有些是编织纹,有些则是各种图案的混合体。另外还有一些竖的分组弧状纹饰,有的是粗细不等的曲线文,有的是由葫芦形式变形的花纹,中间夹有其它弧线装饰。大型陶器采用分段泥条垒筑再进行拼合的制法。由于腹部是上下腹两个相等的圆形陶坯拼合而成的,因此腹部近于球体。在壶和罐的膨圆的腹部上,多饰以二方连续的花纹,无论在正平视的半圆形构图,还是正俯视的圆形构图中都能构成完美的画面。出土于地巴坪遗址的菱格锯齿纹瓮,高34.5厘米,口径17厘米,为泥质红陶,施红黑彩,腹部以上绘菱格十字纹,经部绘一圈锯齿纹。瓮腹上部有四方连续的菱形方格纹,在构图是运用对称的手法,将繁缛的图案均匀的组合在一起,以疏密虚实的对比,鲜明地突出了主体花纹,让人感觉繁而不乱,有条不紊,变化多端,装饰性极强。

彩陶为泥质红陶、夹砂粗陶,质细腻,常见有涡纹、水波纹、菱形纹、网格纹等,夹砂陶肩部多饰附加堆纹;器形多为双耳镶、单耳雄、壶、高颐瓶、盆、等。

从图案花纹的演变、提高和发展来看,半山类型的图案花纹的艺术造诣比马家窑类型的有了很大进步,当时的“艺术家”善于针对器物的造型使用等分画面方式,使所饰花纹各部分恰当地构成与器形相协调的对称图案,不论大小黑白的对比,宾主的层次,线条的粗细,间距的疏密,都安排穿插得很适宜,使纹饰富有变化和节奏。出土于半山遗址的人头形罐盖,集塑、雕、绘三法于一体,整个头部以人工捏制而成,雕有眼鼻嘴,棱角分明,设计合理;表面绘彩层次分明,疏密适度,用简单的色彩在额头上绘出了皱纹、眼睑、鼻梁和胡须,以浓重的色彩在脖颈绘上了四条宽带纹相间三条窄带竖斜纹,肩部还有两条宽窄不同的带纹和一条宽带锯齿纹,塑造出远古广河先民的形象。

遗址意义

其彩陶造型宽厚、纹饰繁密,是马家窑文化繁荣与兴盛的标志,在中国彩陶艺术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一直受到中外考古学界的高度重视和评价。

在随葬工具方面,男性多随葬石斧、石锛、石凿,女性多随葬陶纺轮,反映出男耕女织的劳动分工。

半山文化处于早期人类由母系制向父系制过渡的阶段,对研究早期人类发展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视频

半山遗址相关视频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彩陶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