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簡稱陸軍軍醫大學,對外又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本部位於重慶市,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是醫學教育高校。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全國重點大學,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副軍級編制,「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學校由原第六、第七軍醫大學合併而成,2017年更名為陸軍軍醫大學[1]。
該校於1975年更名為第三軍醫大學。先後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印和中越自衛反擊戰等衛勤保障任務。兩次被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授予「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稱號。
目錄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4年,學校下設基礎部、公共衛生與軍事預防醫學院、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醫學心理系、高原軍事醫學系、醫學檢驗系、醫學影像系、護理系9個院系部和研究生管理大隊、幹部輪訓大隊、衛勤訓練大隊3個大隊,1個學員旅、以及西南醫院、新橋醫院、大坪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三所綜合性教學醫院。共開設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藥學、醫學檢驗技術等5個本科專業[2]。
教學建設
截止2014年,學校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精品課程2門、軍隊院校優質課程3門,國家級重點領域創新人才團隊1個,重慶市級教學團隊3個。
師資力量
截止2014年,學校擁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850餘名,其中兩院院士4名,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4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7名,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7名,博士生導師277名、碩士生導師376名,教育部和重慶市高校創新團隊8個。
學科建設
截止2014年,學校擁有7個博士後流動站,博士授權一級學科9個、博士授權點70個,碩士點77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7個。形成了軍事醫學特色鮮明,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軍事預防醫學實力雄厚,生物學及其它相關學科相互支撐的學位授權學科體系。第三軍醫大學是全國首批碩士博士學位授權單位、首批在職人員申請碩士博士學位授權單位。1984年獲批開展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的在職碩士學位培養工作。1998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全國首批開展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MD.)和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MM.)教育試點單位。
科研成果
截止2014年,學校先後獲得了以6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為標誌的1700多項科技成果和國際最高軍事醫學獎「狄貝克軍醫獎」、「國際燒傷伊文斯獎」、「國際交通醫學重大成就獎」、 「何梁何利獎」、「中國工程技術獎」、「全軍重大專業技術貢獻獎」、「求是獎」、「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科技創新獎」等一大批國內外科技大獎;在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三大科技獎勵和學術論文等反映綜合辦學水平的主要指標居全國高校前20位,已發展成為中國的戰創傷醫學中心,是全軍軍事醫學盾牌的主要力量和國家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基地。
視頻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原第三軍醫大學正式更名陸軍軍醫大學,澎湃新聞,2017-8-23
- ↑ 陸軍軍醫大學是重本嗎畢業包分配嗎?王牌專業及就業前景如何,精英考試網,2019-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