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戴少甫

F88588讨论 | 贡献2019年1月5日 (六) 20:46的版本


戴少甫(1912—1944) 回族。北京人。他先人在北京开杠房(即赁花轿及红白事用的执事等),都叫他家为“杠房戴家”。在京“西单市场”与高德明、绪德贵、汤金澄并称“笑林五杰”。

他从小家庭环境较好,也受过教育,他自幼爱好曲艺,曾学过单弦、太平歌词、相声等。原为相声票友。曾做弦师。20世纪30年代后期“下海”从艺。与于俊波在南市“玉壶春”(广兴街80号楼上)合演过《八扇屏》、《打白狼》、《大上寿》、《数来宝》等。

目录

人物生平

1939年11月来津 ,连演4个月 ,声名大振 。他拜张寿臣为师,曾在天津特殊电台演播。

他无江湖气和生意口,艺术风格文雅清新,被称为“风雅派”、“维新派”和“时代艺人”。

他以说见长,擅贯口,多用文雅幽默的笑料,对许多传统曲目的语言做了加工整理。他能创作,曾编演《戒嫖赌》、《戒鸦片》、《醒世新词》、《青年鉴》等针砭时弊的新相声。

能演曲目甚多,仅1942年2—8月在天津特殊电台演播的就有《数来宝》、《八扇屏》(上、下)、《开粥场》,以及单口相声 《宋金刚》、《满汉斗》 等百余段。其中《数来宝》最受欢迎。

当时有人评论说他“一段数来宝红遍沽上,蘑菇(即常宝堃)也常退避三舍”。

代表作品

数来宝

主要成就

笑林五杰之一

个人相关信息

由于他有文化写得一手好字,嗓子又好,不但说、学、逗、唱无一不精,更主要的是他能将旧的节目充实不少新内容,所以演出与众不同。如他演的《劝嫖交友》,共二百多句,一气呵成,有板有韵,字字入耳。又如他独创的段子《算术学》利用算术中的加减乘除,构成许多包袱,他的节目可称得是雅俗共赏。他最受欢迎的代表作要算《数来宝》,全活约三十多分钟,刻划了一个乞丐,用数来宝词句向商人要钱,不给就要无赖甚至打架的无赖形像。其中安插大大小小包袱,每次演出都博得听众的热烈欢迎。

民国二十九年,于俊波与戴少甫在天津燕乐戏院与京韵大鼓名家白云鹏同台演出。在这期间,他与戴少甫加工整理了传统相声《八扇屏》、《戏迷药方》、《数来宝》、《打白朗》等,二人的表演配合默契,“包袱儿”火爆,一时红遍津门,不想有一次说《打白朗》,天津青帮头子袁文会认为这是在讽刺他,带人到后台去殴打戴少甫。戴少甫被打后,不久就带病含恨而死,当时年龄只有三十岁上下。

他虽然死了,但他创作的《数来宝》却引起了一些曲艺艺人的兴趣,群起仿效。许多相声演员争演此节目,以后又发展为三人《数来宝》,四人《数来宝》,以及多人的《数来宝》。戴少甫虽然死了,但他创作的艺术却流传了一个很长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