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Young Main讨论 | 贡献2022年8月23日 (二) 16:30的版本 (Young Main 已移動頁面 覆蓋重新導向頁面至 白居易《江楼月》,未留重新導向頁面:回退)

白 拼音:bái 注音:ㄅㄞˊ 部首: 白 部外笔画:0 总笔画: 5

五笔86/98:RRRR 仓颉: HA 郑码:NK 电码: 4101

笔顺编号:32511 四角号码: 26000 UNICODE: 767D

目录

基本字义

bái   ㄅㄞˊ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色。~米。 明亮:~昼。~日做梦。 清楚:明~。不~之冤。 纯洁:一生清~。~璧无瑕。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卷。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忙。~说。 没有付出代价的:~吃~喝。 陈述:自~。道~(亦称“说白”、“白口”)。 与文言相对:~话文。 告语:告~(对公众的通知)。 丧事:红~喜事(婚事和丧事)。 把字写错或读错:~字(别字)。 政治上反动的:~匪。~军。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剧。 姓。

英汉互译

white 

方言集汇

粤语:baak6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pak8[梅县腔]pak8[沙头角腔]pak8[客语拼音字汇]pag6ped6[海陆丰腔]pak8[客英字典]pak8[陆丰腔]pak8[东莞腔]pak8[宝安腔]pak8

详细解释

白 bái 〈形〉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同本义 [white] 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说文》 虚室生白。——《庄子·人间世》 若白驹之过隙。——《庄子·知北游》 白昼大都之中。——《汉书·贾谊传》 白玉不毁,孰为圭璋。——《庄子·马蹄》 须眉交白。——《庄子·渔父》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目辨白黑美恶。——《荀子·荣辱》 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雪白(像雪一样的洁白);白衣(白衣人。古代未仕者穿的白衣) 纯洁;代表清流贤正 [pure;stainless] 粉身碎骨浑可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又如:白心(使心得以澄明清静;指洁白明静的心) 亮;明亮。与“暗”相对 [light] 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又如:东方发白;白日鬼(指日间公然招摇撞骗的人) 一无所有 [plain] 白手起家成业。——《杂纂新录》 又如:白文(不附加注解的书本正文;俗称“阴文”,碑文或印文虚白的部分);白手起家(自食其力而没有任何凭藉依恃而创建家业);白社(无人祭祀的土地庙,亦指荒无人烟的家乡);白大人(没有功名的人);白战(徒手相搏);一穷二白 [汉字的] 字形写错(如笔画错或误写为同音异义的字)的或字音读错的 [wrongly written or mispronounced Chinese character]。如:念白字;写白字 显著 [remarkable;marked;notable;outstanding] 礼义不加于国,则功名不白。——《荀子·天论》 真诚;坦白 [honest;frank] 机心存于心中,则纯白不备。——《庄子·天地》 观点或行动极端保守或反动的 [reactionary]。如:白军;白匪

词性变化

白 bái 〈名〉

古时罚酒用的酒杯。也泛指酒杯 [wine cup] 屡读屡叫绝,辄拍案浮一大白。——《虞初新志》 飞觞举白。——左思《吴都赋》 戏曲或歌剧中在只说不唱的语句 [spoken part in opera]。如:独白;对白 地方话 [dialect]。如:苏白 指白话,跟“文言”相对 [vernacular]。如:文白夹杂 姓 白起,小竖子耳。——《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白 bái 〈动〉

清楚,明白 [know;realize;understand] 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高启《书搏鸡者事》 又如:不白之冤;真相大白 表明;说明 [demonstate;show;explain] 吾将以死白之。——《吕氏春秋·士节》 是女子也,不能白事。——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又如:自白(自我表白);表白(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 禀告;报告 [report]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上告;控告 [appeal to the higher authorities;accuse;charge] 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使…白 [turn white]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岳飞《满江红》 白 bái 〈副〉

白白,平白 [in vain;for no reason] 咱们金玉一般的人,白叫这两个现世宝玷污了去。——《红楼梦》 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睢景臣《高祖还乡》 又如:白死;白活;白等;白瞪(白瞪眼,束手无策的样子);白做了一天工夫;白得;白看戏 单单;只是 [only] 要是白来逛逛呢便罢,有什么说,只管告诉二奶奶——《红楼梦》 竟。与“不”连用 [just;simply]。如:叫了半天,白不答应;白当(竟;竟然)

《康熙字典》

《午集中》《白字部》 ·白 ·康熙笔画:5 ·部外笔画:0 〔古文〕《唐韵》旁陌切《集韵》《韵会》《正韵》薄陌切,音帛。《说文》西方色也。阴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阴数也。《释名》启也。如水启时色也。《尔雅·释天》秋为白藏。《疏》秋之气和,则色白而收藏也。《周礼·冬官考工记》书绘之事,西方谓之白。《书·禹贡》冀州,厥土惟白壤。靑州,厥土白坟。又《礼·檀弓》殷人尚白。 又《增韵》素也。洁也。《易·贲卦》白贲无咎。《注》其质素,不劳文饰也。又《说卦》巽为白。《疏》风吹去尘,故洁白也。 又明也。《礼·曾子问》当室之白。《注》谓西北隅得戸明者也。《荀子·正名篇》说不行,则白道而冥穷。《注》白道,谓明道也。《前汉·谷永传》反除白罪。《注》罪之明白者,皆反而除之。 又白屋,以茅覆屋也。《前汉·萧望之传》恐非周公相成王致白屋之意。 又白衣,给官府趋走者。《前汉·两龚传》闻之白衣,戒君勿言也。 又白徒,犹白身。《管子·乘马篇》白徒三十人奉车两。 又白丁。《北史·李敏传》周宣帝谓乐平公主曰:敏何官。对曰:一白丁耳。 又白民。《魏书·食货志》庄帝班入粟之制,白民输五百石,听依第出身。 又白著。《唐书·刘晏传》税外横取谓之白著。《春明退朝录》世人谓酒酣为白著。言刻薄之后人必顚沛,酩酊如饮者之著也。 又《礼·玉藻》君衣狐白裘。《注》以狐之白毛皮为裘也。 又《尔雅·释器》白金谓之银。 又《唐书·食货志》隋末行五铢白钱。 又《前汉·法志》罪人为白粲。《注》坐择米使正白,三岁也。 又《古今注》白笔,古珥笔,示君子有文武之备焉。 又《字学渊源》飞白书,蔡邕见施垩帚而作。 又星名。《博雅》太白谓之长庚。 又旗名。《礼·明堂位》殷之大白。 又罚爵名。《说苑》魏文侯与大夫饮,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 又酒名。《礼·内则》酒淸白。《注》白事酒,昔酒也。色皆白,故以白名之。 又稻曰白,黍曰黑。《周礼·天官·笾人》其实蕡白黑。 又马名。《诗·秦风》有马白顚。《疏》额有白毛,今之戴星马也。 又猛兽名。《汲冢周书》义渠以兹白。《注》兹白,一名驳,能食虎豹。 又虫名。《尔雅·释虫》蟫白鱼。《注》衣书中虫也。又《大戴礼》白鸟者,谓蚊蚋也。 又草名。《前汉·西域传》邺善国多白草。 又三白,正月雪也。《西北农谚》要宜麦,见三白。 又五白,簙簺五木也。《宋玉·招魂》成枭而牟,呼五白些。 又梵言一年为一白。《传灯录》我止林闲,已经九白。 又山名。《后汉·耿恭传》窦固前击白山,功冠三军。《注》冬夏有雪,故名白山。《金史·礼志》有司言,长白山在兴王之地,礼合尊崇。 又水名。《桑钦水经》白水出朝阳县西。 又州名。《唐书·地理志》武德四年置白州,因博白溪而名。 又海外有白民国。见《山海经》。 又白狄,狄别名。见《春秋·成九年》。 又戎类有六,一曰老白。见《风俗通》。 又姓。黄帝后。《左传》秦大夫白乙丙。又复姓。《史记·秦本纪》白冥氏,秦族。《潜夫论》吉白氏,莘姓后。又白杨提,代北三字姓。 又《谥法》外内贞复曰白。 又《玉篇》告语也。《正字通》下告上曰禀白。同辈述事义亦曰白。《前汉·高帝纪》上令周昌选赵壮士可令将者,白见四人。《后汉·锺皓传》锺瑾常以李膺言白皓。 又《唐书·宦者传》宣宗时,诸道岁进阉儿,号私白。○按《说文》入声有白部,去声自部内亦载白字。在自部内者读疾二切,曰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词言之气从鼻出,与口相助也。是告语之白读自,西方之白读帛,音义各别。许氏分为二部。《玉篇》合而为一,今从之。 又《集韵》步化切,音杷。亦西方色也。 又博陌切。与伯同。长也。一曰爵名。亦姓。《印薮》有白鸾氏。《注》即伯字。 又叶旁各切,音薄。《诗·小雅》裳裳者华,或黄或白。我觏之子,乘其四骆。 又叶房密切,音弼。《苏轼·寒食雨诗》暗中偸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古文自。疾二切。*考证:〔《礼·明堂位》殷之太白。〕 谨照原文太白改大白。

说文解字

《卷七》《白部》 ·白 西方色也。阴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阴数。凡白之属皆从白。,古文白。陌切〖注〗,《字汇补》古文白。*(白 zì)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词言之气,从鼻出,与口相助也。凡白之属皆从白。疾二切

English

white; pure, unblemished; bright[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