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胡威

习包子讨论 | 贡献2022年8月22日 (一) 15:36的版本 (习包子 已移動頁面 胡威为威:move)

胡威(?-280年),字伯虎[1],淮南寿春人。曹魏末年及西晋官吏,三国曹魏官员胡质之子,父子皆以清廉着名。

目录

生平

胡威在胡质死后继承阳陵亭侯爵位,在魏末拜侍御史安丰太守,封历南乡侯。后来任徐州刺史。任内勤于政事,提倡教化,很有名声。后来先后迁任监州诸军事、右将军、豫州刺史,入朝任尚书,加奉车都尉。

胡威曾向司马炎表示朝廷对官员的处罚太宽松,司马炎则下令严处犯错的尚书郎以下官员,但胡威却说要所有官员,包括自己也是要这样,方可以令人人遵守法令。后拜前将军,青州刺史,监青州诸军事,封平春侯太康元年(280年)在任内逝世,追赠使持节、都督青州诸军事、镇东将军。谥烈侯

性格特征

  • 胡威年轻时就有高尚志向,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胡质任荆州时史时,胡威曾自驾驴车由洛阳到荆州探望父亲,临走时父亲送给他一匹绢布,胡威竟然询问绢布的来历,知道是父亲用俸禄买的才收下。
  • 司马炎邀见胡威时问他与父亲胡质谁人比较清廉,胡威说自己不如父亲,司马炎问原因,胡威说:“父亲清廉却怕名声太大,我清廉却怕人们不知,因此我自觉不如父亲。”司马炎因而对胡威甚为欣赏。

家庭

  • 胡奕,嗣侯,官至平东将军。

参考资料

  • 《三国志·魏书·胡质传》[2]裴松之注引《晋阳秋》
  • 《晋书·良吏传·胡威传》

外部连结

  1. 《晋书》称胡威字伯武,一名貔
  2.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三国志.魏书.胡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