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热痉挛

Tlh讨论 | 贡献2022年4月20日 (三) 16:56的版本 熱痙攣發作時的處理


热痉挛是常发生于儿童身上的疾病,好发于6个月到6岁之间,盛行率达2~5%。其发生的时机大多在儿童发烧、体温上升时,是因为脑部对于温度反应较敏感所致。

热痉挛因发烧而引起抽搐的一个临床现象,因为又发烧又抽搐,所以重点是要排除中枢神经的感染像是脑炎或脑膜炎等。热痉挛非常普遍,在这个年龄层内的儿童所发生的抽搐有三分之一是属于热痉挛,百分之二到五的儿童有过热痉挛,这种小朋友在其他时候多是正常的也没有不发烧的抽搐。一般说来第一次发作的年龄约在一岁半到两岁之间,强烈的家族史显示有遗传倾向,目前比较认为是自体显性遗传的模式。[1]




目录

热痉挛发作时的处理

有三个原则请家长谨记:

1.保持镇静:仔细观察孩子的症状与发作的时间。若有智慧型手机,可以当场录下发作的情形,就医时可以提供给医师做更正确的判断。

2.不要乱塞东西在孩子的嘴巴里:这样做只会让您自己的手受伤,或者让孩子的牙齿断裂。

3.让孩子的口鼻畅通:将衣服解开,或将可能堵住口鼻的物品移开。[2]


疾病原因 良性热痉挛的发生原因,与脑部发育不成熟有关。脑部发育过程中,对于温度较为敏感,因此一旦遇到发烧、体温急速上升,就会出现痉挛、抽搐的症状。随著脑部发育完全,敏感程度降低,热痉挛便会自动痊愈。

症状 发烧.抽搐.失去意识.四肢对称性僵直.双眼目光上吊.大小便失禁

并发症 热痉挛本身不会对脑部或身体其他部位造成伤害,但需避免发作当下的意外伤害 好发族群 6个月至6岁之间的儿童,且1岁半为高峰 诊断 热痉挛的诊断,首要原则即是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造成的抽搐,可以透过抽血、腰椎穿刺、脑波检查、脑部影像检查…等方式,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 一般来说,医师会进可能找出发烧原因,若是有中枢神经感染的情形,则需住院控制其感染。热痉挛症状会自行痊愈,无须服药治疗。患者只需密切监控体温,大于摄氏38度时,给予适当的降温措施即可。反而是要注意发作时的处理程序,切记保持镇静,不要极度恐慌,就算不做任何处理痉挛症状会在几分钟内几乎都会停止,可以考虑找救护车送医,若是自行开车,请勿紧张并注意安全,再次提醒,热痉挛本身很少很少会对小朋友造成生命威胁。在发作时,让孩子侧躺,以免呕吐物或口水阻塞呼吸道,清除周围危险物品。松开过紧的衣物以免影响呼吸。 不要用任何东西(如汤匙、布)塞入病人口中,以避免造成牙齿断裂或呼吸道阻塞,也不必撬开咬紧的牙齿。 对于热痉挛发生次数过高、反复发生,或是复杂性热痉挛的患者是否需服用抗癫痫类药物请与医师多沟通。

预防 若是有热痉挛发生前例的患者,出现发烧症状时,应尽快施予适度的退烧措施,并密切注意体温,将体温控制在摄氏38度以内。此外,因为热痉挛有遗传的倾向,若是有家族史的孩童,应特别注意。 神经,妇产儿科 常见疾病



视频

EmbedVideo is missing a required parameter.


EmbedVideo is missing a required parameter.


EmbedVideo is missing a required parameter.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热痉挛,热痉挛-高雄荣总小儿神经科
  2. 热痉挛的处理,热痉挛-亲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