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道夫·布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Dr Strange讨论 | 贡献2019年3月6日 (三) 14:02的版本 聖人音樂家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阿道夫·布希(Adolf Busch,1891年8月8日-1952年6月9日)德國小提琴家與指揮家。他在德国的基根(Siegen)出生,而逝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吉爾福德[1]。他的父亲非常熱衷於音乐,但天不由人,因生活贫穷而未能成为职业音乐家,但他苦心栽培小孩,所幸布希兄弟们都具有着很高的音乐天赋。后来,除了布希本人成为杰出的小提琴大师以外,他的哥哥和弟弟也分别成为了著名的指挥家和大提琴家。[2]

在困境中茁壯

布希一共有兄弟八人。年幼时家中经济很困难。但尽管如此,热爱音乐的父亲还是让他的儿子们学习音乐,1931年,布希接受著名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的邀请赴美国演出,他在纽约和费城等城市举行的独奏会,在美国音乐界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并受到了美国各地听众的热烈欢迎,尤其是他所演奏的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更受到群眾的同聲称赞。当时,大家一致认为他的演奏是极为纯正和具有典範意义。


傳奇的布許四重奏

聖人音樂家

Tully Potter在他的書(Adolf Busch: The Life of an Honest Musician[3])中寫道:阿道夫·布希不僅是一位全能的音樂家。在困難時期,他也是道德燈塔。他是上個世紀最偉大的四重奏演奏家,兩次世界大戰中最繁忙的獨奏小提琴家,也是一位出色的作曲家。但在他受歡迎的高峰期,他高雅的人格尊嚴卻為他的命運帶來戲劇性轉折。 1933年4月,儘管希特勒努力說服“我們的德國小提琴手”回歸,但他勇敢地決定抵制自己的祖國(這大大減少了他的收入,並損害了他作為獨奏家和作曲家的生涯)。 1938年,由於墨索里尼的種族法,布希也抵制了義大利,而在那裡他是最受歡迎的古典表演者之一。第二年,他和他的四重奏同事一起移居美國,雖然他在室內樂團取得了很多成功並成立了萬寶路暑期學校,但他並沒有得到充分的賞識。“阿道夫是個聖人”,Arturo Toscanini宣稱。歐內斯特·貢布里希爵士對布什說:“他就像他演奏的那樣 - 他身上沒有一種錯誤的語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