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十批判书

Mjlk讨论 | 贡献2021年7月29日 (四) 08:47的版本

十批判书》,研究中国先秦思想史的哲学著作。郭沫若(见“青铜时代”)著。1945年重庆群益出版社初版。1954年人民出版社改排出版。1982年收入《郭沫若全集》。

目录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儒家八派的批判》、《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等10篇文章,约30万字。《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通过对古史研究中的资料问题和“封建”、“井田”、“人民”、“工商”、“奴隶”等重大问题的论述,发表了若干新的见解,修正了1930年《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关于殷代是原始社会末期、周代是奴隶社会开始等观点,坚持中国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奴隶社会的论断。其他几篇文章对孔丘、墨翟、孟轲、韩非等先秦诸子和吕不韦、秦始皇等人的简要生平、著作、思想源流及演变、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思想、先秦诸子之间的相互联系、对后世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考辨,提出许多独到见解而自成一说。认为孔丘的基本立场是顺应当时的社会变革潮流的,企图建立一个新的体系以为新来的封建社会的韧带,孔孟比较富于人民本位的色彩;墨翟是一位宗教家,站在王公大人的立场上,提倡政治独裁和天志,与孔丘思想处于相反的地位;探讨了稷下道家三派的兴衰在当时学术界的重大影响;肯定了前期法家,尖锐抨击韩非的“法术”、“君主本位”思想,认为韩非的思想是法西斯理论和极端的王权论;针对当时有人歌颂秦始皇而有意阿世,否定了秦始皇的极权主义,斥之为“大独裁者”。

本书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先秦思想的开拓性著作,在中国历史、思想史、哲学史的研究上占有重要地位,引起学术界的较大反响和争鸣。其中,对一些人物的思想、历史作用等评价系一家之言,至今仍引起学术界的争论。

工具书的特点

1、从编辑目的而言,它主要供查考、检索而非通读[1]

2、从编排方法而言,工具书总是按某种特定体例编排,以体现其工具书性,易检性。

3、从内容而言,广泛吸收已有研究成果,所提供的知识、信息比较成熟可靠,叙述简明扼要,概括性强[2]

视频

十批判书 相关视频

秦始皇到底长啥样,在郭沫若的《十批判书》中有比较符合逻辑的推论
考古队整理出了16篇先秦时期哲学思想的鸿篇巨著

参考文献

  1. 工具书,绝不像你想的那样简单,人民数字联播网,2020-05-13
  2. 工具书的特征,豆丁网,201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