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坡道上的家》- 角田光代

Sisley讨论 | 贡献2021年5月20日 (四) 15:50的版本

《坡道上的家》- 角田光代

为何大家都无法理解,没有人天生就会当母亲?

为何大家都无法理解,每个母亲都有力不从心的时候?

专心在家育儿的主妇里沙子正为了小恶魔期的女儿头痛不已,虽然丈夫下班后会稍微帮忙,但育儿的疲倦和旁人的意见让里沙子日渐失去信心。

正当里沙子焦头烂额之时,没想到竟被选为候补的国民参审员,即使是候补,也得每天出席。无法拒绝国民义务的里沙子,只好每天将女儿送去婆家,再至法庭聆讯。

这次的案件,是一位年龄和里沙子相近的年轻妈妈,“蓄意”将女儿溺毙的虐童案。听著被告丈夫安藤的证词,即使大部分的参审员都认为安藤是个好好先生,但里沙子却有种说不出的疑惑。而接下来夫妻双方家长的证词,更让里沙子宛如看见自己的人生……

明明应该只是报纸上的虐儿新闻,为什么仿佛是自己的故事?

直指家族光明与黑暗面,深层刻划母性与困境的优秀杰作![1]

目录

作者简介

角田光代(1967年3月8日-)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是一位日本作家、小说家及翻译家。[2]

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3]

1988年、以彩河杏的笔名发表处女作〈お子様ランチ・ロックソース〉,并获得Cobalt小说大奖。她在当时只创作青年文学。

1992-1993年间,以〈夕阳下的上帝〉、〈粉红巴士〉、〈另一扇门〉三度入围芥川奖。曾与芥川赏作家伊藤高见结婚、但是后来离婚。

2009年10月、她与摇滚乐团GOING UNDER GROUND成员河野丈洋再婚。

她的作品《第八日的蝉》、《纸之月》曾被改编为电视剧或电影。

2018年,出版坡道上的家(坂の途中の家,春天出版国际,杨明绮译)

获奖

坪田让治文学奖

直木奖

川端康成文学奖

中央公论文艺奖

伊藤整文学奖

故事内容

杀死孩子的“好妈妈”

里莎子原本是个平凡的日本家庭主妇,但当她被选为参审员,要去参与审判一件母亲(安藤水穗)杀死孩子的案件,她的生活就被搅得天翻地覆。在聆听证词时,她发现她和被告有著许多共同点,仿佛看见自己的人生……

聆听证词就是一场各说各话的罗生门。对安藤水穗的婆婆来说,她儿子安藤寿士是个好儿子、好老公,一切都是媳妇的问题。

但对安藤水穗的朋友来说,这对夫妻虽然表面有说有笑,但却在言谈中以只有他们知道的方式攻击彼此。而当水穗的母亲来到证人席,她说出的又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4]

整本书中,都是透过里莎子的眼睛在看水穗,透过旁观者的眼光去凝视残酷。

里莎子作为一个旁观者,并不是冷静的,她的瞳孔中照出了自己内心的写实。

她的好多焦虑是很多人的焦虑

里莎子她明明看起来是个好母亲啊,虽然会犯错、会对孩子大小声、会不理会孩子的哭声自己去喝啤酒、会在孩子赖著不走时把她丢在街上自己在旁边偷看、会匆忙下车不小心把孩子忘在电车上、会担心孩子的安危健康但其实是担心别人怎么看自己……

她的好多错误是很多人的错误,她的好多焦虑是很多人的焦虑,她听过的、让她有压力的话语很多人也听过,比如“母乳能促进孩子的脑部发育”。虽然她很拚命,还去上课,想著要怎么增加母乳,但是奶水就是出不来。她为此很恐慌,想著“如果孩子因为我的缘故而变成了笨蛋那怎么办?”她妒恨其他“明明什么也没做,奶水就很多”的母亲,还因此疏远她们。她很有罪恶感,觉得自己是不是没有母性本能才没有奶。最后,因为太焦虑不安、孤立无援又被落井下石(丈夫对她说:“你是不是偷吃巧克力才没有奶水?”),里莎子在婴儿挣扎大哭向后仰时松手,想著:“那么爱往后仰你就往后仰吧!”婴儿摔落地上,头上肿了个大包。

里莎子进行自我的审判

里莎子不断诉说她的没自信、害怕冲突、在意别人眼光、自私、恐惧、不安、担忧……进行自我审判(是的,故事的主角其实是里莎子,这场审判与其说是水穗的,不如说是里沙子的,正如她自己所说)。[5]

这场审判发生在她心中,大家偷看、偷听到了她的心内话。其中最有共鸣的,就是她的没自信、害怕冲突以及害怕别人的眼光。在现代社会,这些特质都是被划为负面的。于是,有这些特质的人更难去诉说他们的困扰,当他们被压抑、被欺负、被逼迫,大家不指责压迫人的人,反而指责受害者太弱了不反抗所以才会被压迫。

这本书把母亲内心的黑暗和社会对母亲的压迫剥开,不只是刀刀见骨,根本是剔骨刮肉。但其实,书中还是有写到一些育儿的幸福快乐的,这幸福快乐就像是在绝望大海浪中沉浮时,偶尔吸到的一点空气。虽然本书呈现的画面比较灰暗阴沉,但在一片 - 爱天下无难事、妈妈要快乐孩子才会快乐、妈妈要懂得爱自己的阳光灿烂中。

角田光代笔下当代女性的困境与救赎

角田光代笑著澄清了,当初她想写这本书并不是说要为女性发声,而是想写出交流的不易,和电视剧的效果不太一样的。

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说,说者和听者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效果,语言的不同,又会引起人际关系的变化。

里莎子无法对任何人说清楚身为年轻妈妈内心真实的困惑,细致到奶水不够多(因为其他妈妈都表示自己的奶水非常充足),女儿一点也不可爱(总是在众人面前让她难堪),丈夫太忙了(她无法向最亲近的人求助,也不敢向丈夫以外的人倾诉烦恼),她感到非常孤独。[6]

里莎子所遭遇的交流困境,根源还是来自于童年。小说里写,里莎子决定嫁给丈夫,很大一部分原因居然来自于“要是和这个人在一起,或许能建立一个正常,美好的家庭”的猜想,这种猜想的立足点是非常孱弱的,仅仅是她被婆婆夸奖儿子的一种氛围给说服了。生活显然不会那样简单。里莎子很快就发现了甜美的想像并不牢靠。更重要的是,她对所谓“家庭幸福”的辨识力和建构力非常模糊。她变得越来越能体会“不幸”,甚至与“不幸”产生出依恋。但这种反思并没有使小说主人公一步一步更走近心灵意义上的幸福。到底什么是幸福?[7]

原著拍成电视剧

柴崎幸饰里莎子和大部分同龄的女人一样,是一位非常平凡的家庭主妇,她的生活几乎被丈夫阳一郎(田边诚一饰)和女儿文香(松本笑花饰)填满了。最近,文香似乎到了叛逆期,总是会无缘预估的发脾气,这让里莎子感到非常的头疼,虽然她的母性的本能抑制著情绪,但还是有偶尔失控的时候。

  某日,里莎子接到了通知,她被选为了国民参议院候补,需要每日出席庭审,虽然里莎子不情不愿,但国民的义务无法推脱。被告人是一位名叫安藤水穗(伊藤步饰)的女子,她被控告杀死了自己的孩子。“究竟是怎样的女人会对自己的亲生骨肉痛下杀手”,怀揣著这样的疑问,同样身为母亲的里莎子开始一步一步的探寻水穗的内心。[8]

《坡道上的家》再度引发日剧迷的热议。不光是赞叹他们媲美电影般绝美的摄影风格,更佩服他们挑选题材的独到眼光。描写现代家庭里面不为人知的黑暗面,那些角色所遭遇的困境,似乎都是无解的难题。还有孤立无援的母亲们,在育儿这条路上所经历的挣扎和烦恼,同样身为人母的我自然也产生共鸣。[9]

这次由柴崎幸主演的《坡道上的家》,只要看过的观众无不被这个故事给震撼到。 [10]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