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陈达(音乐家)

Putigaya讨论 | 贡献2018年12月13日 (四) 23:31的版本 (補充內容)

陈达(1906年~1981年)出生于台湾屏东恒春。有原住民血统,福佬民歌手、说唱艺人;演唱平埔族歌谣、恒春民谣,又因擅长编词,有长篇叙事题材和短篇即兴演唱创作,被誉为“未经人工改造的游唱诗人”、“台湾民间音乐宝石”。 [1]


陈达与恒春半岛演唱者的模式一样,由生活中取材,自编自弹自唱。因对恒春民谣相当著迷,常废寝忘食。1918年,因家境困难,跟随姐夫在台东制糖工厂农场工作。期间仍不忘弹月琴唱恒春民谣自娱。四年后回到恒春,将生活困境与满腹委屈唱出来,引起村民热烈共鸣。

1967年,史惟亮、许常惠到全省各地采集民歌。在恒春发现陈达的唱腔、调性独具一格,此后便积极保存陈达的演唱,并于1971年邀请他到台北录制出版唱片《民族乐手—陈达和他的歌》,其中最有名的歌曲,就是《思想起》。1973年,在台湾基督教福利会安排下,陈达到台北游览,当晚在台北市长的欢迎聚会中,行政院长蒋经国亦出席,陈达以恒春民谣歌颂及感谢政府,获得蒋经国的深刻印象并留影合照。1976年,史惟亮与许常惠安排陈达参加第一届民间艺人音乐会,其后安排他在电视上及台北餐厅演唱。由于他的歌声苍凉,歌词相当有诗境,加上搭配月琴清唱的情感十分丰沛,大受欢迎,电视与报章媒体纷纷报导。1978年,应云门舞集邀请,为林怀民描述开拓台湾的新舞剧《薪传》伴唱,以思想起的曲调唱出唐山过台湾的故事,留下他个人最精采丰富的长篇叙事诗;1979年,录制第二张唱片《陈达与恒春调说唱》。

目录

参考来源

  1. {{http://musiciantw.ncfta.gov.tw/m/musician/M039/summary/ 陈达 福佬民歌手、说唱艺人传统音乐/福佬音乐、传统音乐/曲艺/说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