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徐孟東

於 2019年12月2日 (一) 18:16 由 Ymin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徐孟东''' | 外文名 = Yammie Nam | 图像 = File:徐孟东1.jpg|缩略图|center|[http://y3.ifengimg.com/…”)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徐孟東 ,男,1953年10月生,中共黨員,浙江人, 博導作曲家,音樂理論家,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博士;上海領軍人才,享受政府特貼;現任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兼音教委副主任,全國復調音樂學會會長,上海市文聯委員,上海音協副主席兼創作委員會主任。原任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常務副院長等職,並曾參與籌建浙江音樂學院組織、領導工作。 現任上海音樂學院常務副院長、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創作發表有管弦樂、室內樂、音樂戲劇作品30多部。

徐孟東
徐孟東
原文名 Yammie Nam
出生 1953年10月生
  中國浙江
國籍 中國
別名 藍精靈
職業 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知名作品 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
大時代
萬家傳說
家有嬌妻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徐孟東

職業 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成就 全國音樂作品評獎一等文華大獎等

研究方向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目錄 1人物介紹 2主要作品 3主要論著 4主要成就 摺疊編輯本段人物介紹 徐孟東,作曲家,音樂理論家,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博士;上海領軍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世紀80、90年代兩度在上海音樂學院追隨陳銘志、楊立青、金復載、林華學習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以優異成績畢業獲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現任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兼音教委副主任,全國復調音樂學會會長,上海市文聯委員,上海音協副主席兼創作委員會主任等。曾長期擔任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常務副院長等職,並曾參與浙江音樂學院籌建工作的組織與領導。

創作發表有30餘部交響樂、室內樂和音樂戲劇作品,多部作品在國內外重要音樂節演出,並曾獲得各種重大比賽獎項;撰寫、出版、發表論著40餘部、篇,共計近百萬字;教學方面也獲得顯著成就,多位學生在國內外重大作品賽事中獲獎數十項,本人曾獲國家和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獎。

應中國國家文化部、中國音協之聘多次擔任全國音樂作品(包括交響樂、歌劇、舞劇、民樂、舞蹈音樂等)比賽,金鐘獎、文華獎比賽評委;還曾任國內外其它各類音樂節音樂比賽評委;並多次受邀擔任國家社科基金(藝術類)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評委。曾應邀出訪20多個國家和台、港地區進行文化藝術交流。


摺疊編輯本段主要作品 管弦樂作品

《交響幻想曲》(為中提琴與管弦樂隊),北京現代音樂節委約作品,上海市重大文藝創作項目,2014年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總譜;

《交響變奏曲·絲路流韻》(為古典吉他與管弦樂隊),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委約作品,2017年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總譜;

《遠籟》(為大提琴與交響樂隊),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委約作品,2011年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總譜;

《廣板》(為管弦樂隊),為上海市重大文藝創作項目《白娘子》(多媒體京劇交響音樂劇場)選曲,2012年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總譜;

《序曲》(為大型民族管弦樂隊),中央民族樂團委約作品;

《交響舞詩》(為管弦樂隊)。

室內樂作品

《驚夢》(為16位演奏家和3種人生吟誦),2004年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總譜,2014年人民音樂出版社將其列入"中國音樂百年典藏"系列予以再版;

《菩提IV》(為簫與室內樂隊),日本愛知世博會委約作品,2006年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總譜;

《相生·弦管之樂》(為長笛、單簧管、小提琴與大提琴),當代音樂周委約作品;

《絲竹之樂》(為曲笛與弦樂四重奏),上海音樂學院委約作品;

《海子的歌》(女聲八部合唱),當代音樂周委約作品;

《第一弦樂四重奏》;

《鼓吹》(為大管與鋼琴),發表於《音樂創作》;

《序曲與賦格--姜白石主題》(為雙簧管與鋼琴),發表於《音樂創作》季刊,並收入著名雙簧管演奏家孫銘紅個人演奏專輯;

《念奴嬌·赤壁懷古》(為鋼琴與人聲),發表於《音樂創作》季刊;

鋼琴曲《菩提I》,北京現代音樂節委約作品;

鋼琴曲《秦韻》,發表於《音樂創作》季刊。

音樂戲劇與影視作品

《白娘子》(多媒體京劇交響音樂劇場),上海市重大文藝創作項目,曾於上海世博會期間在主會場演出中心演出,獲廣泛好評和重大影響。

《媳婦當家》(電影音樂,浙江電影製片廠拍攝)。

摺疊編輯本段主要論著 專著《20世紀帕薩卡里亞研究》,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年出版;

文集《理論與實踐的對位》,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2年出版;

論文《倒影對位研究》,發表於全國第三屆音樂藝術院校復調音樂學術研討會並刊發於《音樂藝術》季刊;

《逆行對位與逆行模仿及相關問題研究》,發表於全國第二屆音樂藝術院校復調音樂學術研討會並刊發於《音樂藝術》季刊;

《中國復調音樂形態的發展與變異》,發表於《音樂藝術》季刊;

《物我無間 道藝為一--楊立青幾部作品研究》,發表於《中國音樂學》季刊,並由2002新版《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大詞典》列入相關詞條參考文獻;

《多元複合的現代帕薩卡里亞管弦樂織體形態》,發表於《中央音樂學院學報》季刊;

《尋找傳統與創新的匯合點--金復載幾部作品研究》,發表於《音樂學習與研究》季刊;

《勃拉姆斯〈單簧管五重奏〉第一樂章分析》,發表於《黃鐘》季刊。

摺疊編輯本段主要成就 大型室內樂作品《驚夢》獲第十四屆全國音樂作品評獎一等獎(文華大獎);

多媒體京劇交響音樂劇場《白娘子》獲第四屆全國文化藝術創新獎;

室內樂《念奴嬌·赤壁懷古》獲第十一屆全國音樂作品評獎三等獎。

與林華、陳銘志、葉國暉合作完成的《復調教學研究》獲全國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由於在音樂創作、教學、研究領域的突出成就,曾獲得文化部區永熙音樂教育獎、上海市優秀文藝人才特別獎(最高獎)、上海市文藝創作精品獎優品獎等;還曾七次獲得十項賀綠汀基金獎。

您可能感興趣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