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李流芳

於 2019年11月1日 (五) 11:19 由 SGH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詩人、書畫家。擅畫山水,學吳鎮黃公望,峻爽流暢,為「畫中九友」之一。亦工書法。與唐時升、婁堅、程嘉燧合稱「嘉定四先生」。

李流芳
李流芳
原文名 Liufang Li
出生 1575年
安徽
逝世 1629年
國籍 中國
職業 詩人、書畫家
知名作品 《檀園集》

目錄

個人生平

萬曆三年(1575)李流芳出生於嘉定南翔一戶官宦人家。

李流芳青少年時,潛身東林庵中,認真讀書,企求科舉入仕。

萬曆三十四年(1606),32歲中舉,後又兩度赴京參加殿試皆不第。時朝廷為太監魏忠賢及其黨

羽把持,仕途凶吉難料。他感到氣餒,回到家鄉,自建「檀園」,絕意仕途。

他經常遊覽杭州西湖,一邊游湖一邊作畫,並提筆寫下一系列題跋,一派高人逸士之風度。為

人耿直,詩風清新自然,文品為士林翹楚。魏忠賢[1]建生祠不往拜,與人云:「拜,一時事,不拜,千古事。」

崇禎二年 (1629)閏四月三日李流芳卒於檀園,享年五十五歲。

書法大家

李流芳書法源於蘇軾,擅長行書和草書,為一代著名的書法家。書法風格渾厚而大氣、自然而嚴謹,與繪畫一樣,在書法上受董其昌的影響,力求生秀古淡。 他在《跋摹書帖》中對書法藝術有一段極為精到的論述。他認為:學習書法,要臨帖但不要成為字匠,不求形似而應汲取傳統的精髓;要師古但又要創新,應自具風貌。他又非常重視文學趣味和學識修養對筆墨書畫的影響,他的書畫充滿了悠悠的文人氣息。

他以蘇軾為模範,取蘇字扁平的形體,而去其豐腴及天真爛漫,改為細勁堅挺的筆道,於是筋骨雋峭,風神一變,正如行家所評:能得蘇字精髓,又具自家面目。

李氏行書,在點畫筆意處匠心獨具,心意迭出,是明代學蘇中的佼佼者。在入古出新方面,他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對後人有一定的影響。平素題畫之作,多用行書,筆致含蓄,行筆流暢,與畫相得益彰。

李氏草書參用杯素法,但絕不放縱。而只是增加點劃之間顧盼、迴環、牽聯。結體取橫向,縱向均加大向上的傾斜幅度,從而加強整體篇章的動感。據說他晚年曾草書唐宋先賢詩達數十巨冊,既研詩律,又練書法,可知其習書之勤勞,鍊字之功力。

李流芳傳世墨寶比較多,有扇面、手札、立軸和題畫,絕大多數收藏於江、浙、滬和蘇州市等博物館。其作品被輯入《中國書法名作大觀》和《國寶大典》等典籍。

畫苑健將

畫家李流芳,工山水,兼善花卉。其畫主要師承五代董源、巨然以及元代四大家黃公望、王蒙、吳鎮和倪雲林。

李流芳在繪畫上既崇尚宋元各家,又能注重師法自然,強調寫生,於畫中自創新意。《吳中十景圖》冊是他寫生作品中的代表作。他以藝術家的視角攝取吳中十處風景名勝入畫,摹寫真實生動,主景次景剪裁得宜,他的傳神之筆塑造的藝術形象展示了吳中勝景特有的風采,令人神往。

李流芳除山水外,李流芳又善作水墨寫意花卉。他的花卉,筆勢飛舞,潑墨淋漓,別有一種逸趣。

李流芳其繪畫作品為國內外許多博物館珍藏,併入選《國寶大典》和《海外珍藏中國名畫》等繪畫經典。

人物鐵事

一次,李流芳到杭州西湖邊遊玩。見西湖里長滿了嫩綠的蓴菜,鬱鬱蔥蔥,人們傾城出動,從早到晚採摘蓴菜,然後千擔萬擔地運往蕭山,在湘湖中浸泡、清洗後再出售。據說,西湖的蓴菜要經過湘湖水浸洗,味美無比。他們一行人從未見過蓴菜,更未見過如此熱鬧、浩大的場面,非常驚奇,便買下許多蓴菜,回家烹調,並賦詩。

當蓴菜羹端上桌時,人們都驚嘆它的色澤,不忍下箸擾亂其形色。過了許久,終於抵擋不住誘惑,品嘗起來。最後,李流芳表達了眾人的心聲,認為蓴菜可以與當時著名的黃芽菜、燕筍等媲美。李流芳的《蓴羹歌》描述了江浙人採食西湖蓴菜的場面和習俗,稱讚了蓴羹色香味形的美妙,對後世人了解時代蓴菜的食用情況有較為重要的作用。

詩作品

【蓴羹歌】

怪我生長居江東,不識江東蓴菜美。今年四月來西湖,西湖蓴生滿湖水。

朝朝暮暮來采蓴,西湖城中無一人。西湖蓴菜蕭山賣,千擔萬擔湘湖濱。

吾友數人偏好事,時呼輕舠致此味。柔花嫩葉出水新,小摘輕淹雜生氣。

微施薑桂猶清真,未下鹽豉已高貴。吾家平頭解烹煮,間出新意殊可喜。

一朝能作千里羹,頓使吾徒搖食指。琉璃碗成碧玉光,五味紛錯生馨香。

出盤四座已嘆息,舉箸不敢爭先嘗。淺斟細酌意未足,指點杯盤戀余馥。

但知脆滑利齒牙,不覺清虛累口腹。血肉腥臊草木苦,此味超然離品目。

京師黃芽軟似酥,家園燕筍白於玉。差堪與汝為執友,菁根杞苗皆臣僕。

君不見,區區芋魁亦遭遇,西湖蓴生人不顧!季鷹之後有吾徒,此物千年免沉涸。

君為我飲我作歌,得此十斗不足多。世人耳食不貴近,更須遠挹湖湘波! [3]

【白門七夕】

舊日維舟處,懸情獨柳條。秋風又京國,客思正江潮。

李流芳代表畫作

李流芳代表畫作(4張)

長路有時到,歡期難再邀。徘徊望牛女,愁絕向中宵。

【黃河夜泊】

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場。奔流聒地響,平野到天荒。

吳會書難達,燕台路正長。男兒少為客,不辨是他鄉。

【過皋亭龍居灣宿永慶禪院同一濂澄心恆可諸上人步月】

每多方外游,見僧即如故。燈明一龕下,夜長愜深晤。

不知山月上,千林已流素。出門尋舊溪,愛踏松影路。

氣和空宇澄,寒魄如春露。幽泉洗我心,微鍾杳然度。

參考文獻

  1. 魏忠賢 百家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