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基雅弗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3月2日 (六) 11:23 由 大江大河之美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尼可羅·馬基亞維利(1469~1527),又譯尼科洛·馬基雅維利,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和歷史學家,1469年誕生於意大利佛羅倫薩。其思想常被概括為馬基雅維利主義。 在中世紀後期政治思想家中,他第一個明顯地擺脫了神學和倫理學的束縛,為政治學和法學開闢了走向獨立學科的道路。他主張國家至上,將國家權力作為法的基礎。代表作《君主論》主要論述為君之道、君主應具備哪些條件和本領、應該如何奪取和鞏固政權等。他是名符其實的近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尼可羅·馬基亞維利

外文名稱 意大利語:Niccolò Machiavelli

別名 尼科洛·馬基雅維利

國籍 意大利

出生地 意大利佛羅倫薩

出生日期 1469年5月3日(己丑年)


逝世日期 1527年6月21日(丁亥年)

職業 政治思想家,史學家,劇作家

信仰 天主教

主要成就 政治學、軍事理論、歷史等領域 現實主義 古典共和主義

代表作品 《君主論》《論李維》《論戰爭藝術》《佛羅倫薩史》

性別 男

成長經歷

馬基亞維利出生在佛羅倫薩一個沒落貴族家庭,父親曾是一名律師,但當他出生後,家中除了四壁圖書外已經一無所有,所以他沒有多少受教育的機會,完全依靠自學。

1494年美第奇家族對佛羅倫薩的統治被推翻,成立了共和國。

1498年馬基亞維利出任佛羅倫薩共和國第二國務廳的長官,兼任共和國執

政委員會秘書,負責外交和國防,經常出使各國,會見過許多執掌政權的人物,成為佛羅倫薩首席執政官的心腹,他看到佛羅倫薩的僱傭軍軍紀鬆弛,極力主張建立本國的國民軍。

1505年佛羅倫薩通過建立國民軍的立法,成立國民軍九人指揮委員會,馬基亞維利擔任委員會秘書,並在征服比薩的戰爭中,率領軍隊,親臨前線指揮作戰,1509年比薩投降佛羅倫薩。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教皇的矛盾中,他到處出使遊說,力圖使其和解,避免將佛羅倫薩拖入戰爭,並加強武裝以圖自衛。

但當他1511年前往比薩時,教皇的軍隊攻陷佛羅倫薩,廢黜執政官,美第奇家族重新控制佛羅倫薩。馬基亞維利喪失了一切職務。

洛倫佐·第·皮埃羅·德·美第奇成為佛羅倫薩大公,1513年馬基維亞利被投入監獄,受到嚴刑拷問,但最終被釋放,已經一貧如洗,隱居鄉間,開始進行寫作,據他給朋友的一封信中描述:

"傍晚時分,我回到家中的書桌旁,在門口我脫掉沾滿灰土的農民的衣服,換上我貴族的宮廷服,我又回到古老的宮廷,遇見過去見過的人們,他們熱情地歡迎我,為我提供單人的食物,我和他們交談,詢問他們每次行動的理由,他們寬厚地回答我。在這四個鐘頭內,我沒有感到疲倦,忘掉所有的煩惱,貧窮沒有使我沮喪,死亡也沒能使我恐懼,我和所有這些大人物在一起。因為但丁曾經說過:從學習產生的知識將永存,而其他的事不會有結果。

我記下與他們的談話,編寫一本關於君主的小冊子,我傾注了我的全部想法,同時也考慮到他們的臣民,討論君主究竟是什麼?都有什麼類型的君主?怎樣去理解?怎樣保持君主的位置?為什麼會丟掉王位?對於君主,尤其是新任的君主,如果我有任何新的思路能讓你永遠高興,肯定不會讓你不高興,一定會受到歡迎。"

在此期間,他完成了兩部名著《君主論》和《論蒂托·李維<羅馬史>的前十

書》。

後,主教朱理·美第奇統治佛羅倫薩,立志改革政治,徵詢馬基亞維利意見。

1520年,他寫成《戰爭之藝術》(The Art of War)。

1523年朱理當選教皇,為克雷芒七世,重新起用馬基亞維利,讓他編寫《佛羅倫薩史》,他將新書獻給教皇,被賞賜120金幣,他在《佛羅倫薩史》中描述當時的佛羅倫薩人:"他們在穿着和日常生活上,比他們的先輩更自由,在其他方面花費更多,花費在休閒、遊戲和女人上的時間和金錢更多,他們的主要目的是有更好的穿着,有更精明的談吐,誰能以最精明的方式傷害他人,誰就是最能幹的人。"並起用他為城防委員會秘書,參加教皇的軍隊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作戰。

1527年,美第奇家族倒台,佛羅倫薩恢復共和制,馬基亞維利想繼續為共和國效力,但因為他曾效力於美第奇家族,不被共和國起用,鬱悒成疾,這位近代政治思想主要奠基人即去世,享年58歲。

生涯介紹

生事譜

1469年5月3日生於佛羅倫薩一沒落貴族家庭。

1494年參加反美第奇家族的起義。

1498年起任佛羅倫薩共和國掌管軍事外交的十人委員會秘書,負責起草政府文件和佛羅倫薩防務,並出使意大利各國和法、德等國。

1512年美第奇家族在西班牙支持下推翻佛羅倫薩共和國,重新執政。馬基雅維利被投入監獄。雖然不久被釋放,但他一貧如洗,開始寫作。為了得到美第奇家族的賞識,他寫出對世界政治史影響至深的著作《君主論》。

1513年美第奇家族復辟,遭逮捕和監禁。恢復自由後,長期隱居莊園,

著書立說。不久,他的兩部著作《君主論》和《論蒂托·李維的最初10年》問世。此後開始創作喜劇《曼德拉草根》。

1520年完成《論戰爭藝術》 。

1525年,他把8卷《佛羅倫薩史》獻給教皇。他在這部著作中獨闢蹊徑,打破人文主義歷史編纂學的傳統。同年,創作出另一部喜劇《克麗齊婭》。

1526年4月,當選為城防委員會秘書。次年教皇組織科尼亞克同盟反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馬基雅維利參加教皇的軍隊作戰。

1527年美第奇家族被逐後,回到佛羅倫薩,希冀重新得到任用,但新政權因其與美第奇家族有過交往,拒絕其要求,從此離開政治舞台,抑鬱而終。

1527年6月22日因腹腔疾病去世。(一學者認為馬基雅維利患有胃潰瘍或慢性闌尾炎,因20日服藥過量,導致病情加重腹痛死亡)

時代背景

馬基雅維利在1469年5月3日出生於佛羅倫薩,1527年6月22日去世,

) 享年五十八歲。

他的故鄉佛羅倫薩以及意大利的其他一些城市在14、15世紀已早成為資本主義生產最初萌芽之地,在文藝復興時期,他的文化藝術的繁榮昌盛吸引了整個歐洲,但是意大利的政治體制仍然沒有脫離封建分裂狀態:米蘭公國、威尼斯共和國、佛羅倫薩共和國、拿波里王國和教皇轄地等五個主要國家,還有許多小的封建領地,為着疆土擴張問題利用僱傭軍長期互相征伐,直到1454年締結洛迪條約為止。

馬基雅維利就在意大利一個比較安寧時期出生、成長,直到他開始參加政治活動,他的前半生處在佛羅倫薩的黃金時代,文藝復興的全盛時期,後半生則處在法國和西班牙等國在意大利角逐的戰爭時期(從科西莫·德·美第奇於1434年當權,到他的曾孫皮埃羅·德·美第奇於1494年逃亡,其間六十年是佛羅倫薩的黃金時代。(參閱:H.赫德和D.P.韋利編《意大利簡史》,第84-85頁,1963年,劍橋版)。 =主要成就= 1、戲劇成就 馬基雅維利一生完成多種理論與文學著作,並在戲劇領域取得突出的成績。

《曼陀羅》

1504年,他寫出劇本《假面》,已失傳。《曼陀羅》是他最重要的劇作,也是第一部意大利語喜劇。劇本描寫迂腐的學者尼齊亞膝下無子,聽信青年卡利馬科的主意,要妻子盧克萊齊婭服用曼德拉草根,結果中了圈套,卡利馬科乘機和盧克萊齊婭相好,享受幸福。

《曼陀羅》里大約首先就就擺出了有關道德、忠貞與信仰的矛盾。體面的卡利馬科為了追求美女就不顧道德的約束濫用計謀,美麗的盧克蕾加可以在忠貞表層下面保留一個情人,而劇中的另外一個修道士則為了若干金幣的布施參與到卡利馬科的陰謀當中。劇中各種各樣的信條都被打破,更多的是韋小寶式詼諧但又直接的行動。當然,《曼陀羅》並沒有反對這些有違道德、忠貞與信仰的事情,反而去詆毀那個僅有的合法的老爺尼洽,把他刻畫成那個"全佛羅倫薩最愚蠢的人"。或許這恰恰是馬基雅維利對於卡利馬科的陰謀的認同,舊的思想的束縛應該被打破,或者保留其不再有着強烈的影響力框架,讓人們這個框架中靈活的掌握的自己的行動。

《曼陀羅》中的佛羅倫薩,正處於一個正在進行着潛移默化的變革的時期,卡利馬科和他的同謀者構成了這個社會中正在逐漸的掌權的那個階層,他們所做的,正是在重新劃定道德、貞潔與追求的範疇。《曼陀羅》應是一種馬基雅維利對當時社會的寫照,人們逐漸從單一的道德、風俗和信仰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由自己主動的去追求。而原有道德、風俗和信仰本身所構建的價值體系也在瓦解,違反它們,或許也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情。

作者歌頌人的智慧、愛情,提倡享樂主義,譴責私利毀滅人的活力,抨擊教會的虛偽、墮落。馬基雅維利繼承和發展了古羅馬的喜劇傳統,他的作品展示了意大利的現實生活,抨擊了社會惡習和封建道德觀念,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道德喜劇的傑出作家。他的劇作具有鮮明的特色,通過構思巧妙、曲折誇張的情節刻畫富於性格特徵的人物,台詞幽默、風趣。

2、政治成就 馬基雅維利是中世紀晚期意大利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表,主張結束意大利在政治

上的分裂狀態,建立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

他拋棄了中世紀經院哲學和教條式的推理方法,不再從《聖經》和上帝出發,而是從人性出發,以歷史事實和個人經驗為依據來研究社會政治問題。他把政治學當作一門實踐學科,將政治和倫理區分開,把國家看作純粹的權力組織。他的國家學說以性惡論為基礎,認為人是自私的,追求權力、名譽、財富是人的本性,因此人與人之間經常發生激烈鬥爭,為防止人類無休止的爭鬥,國家應運而生,頒布刑律,約束邪惡,建立秩序。國家是人性邪惡的產物。他讚美共和政體,認為共和政體有助於促進社會福利,發展個人才能,培養公民美德。但他認為,當時處於人性墮落、國家分裂、社會動亂狀況的意大利,實現國家統一社會安寧的唯一出路只能是建立強有力的君主專制制度。

他向君主獻策,闡述了一套統治權術思想:

1、軍隊和法律是權力的基礎。在和平時期軍隊起到維護社會治安,象徵國家的軍事力量的作用;在戰爭時期,軍隊就成為了君主抵抗外來侵略,保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力量。

2、君主應當大權獨攬,注重實力,精通軍事。

3、君主不應受任何道德準則的束縛,只需考慮效果是否有利,不必考慮手段是否有害,既可外示仁慈、內懷奸詐,亦可效法狐狸與獅子,詭詐殘忍均可兼施。

4、君主可以和貴族為敵,但不能與人民為敵。

5、君主應當不圖虛名,注重實際。殘酷與仁慈、吝嗇與慷慨,都要從實際出發。明智之君寧蒙吝嗇之譏而不求慷慨之譽。他所主張的政治權術思想被後人稱為馬基雅維利主義。

最著名語言"為了達到一個最高尚的目的,可以使用最卑鄙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