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沈文庆

Daming讨论 | 贡献2019年1月12日 (六) 11:25的版本

沈文庆[1] [2] [3]

沈文庆
性别
出生 1945年8月
国籍 中国
籍贯 上海
民族
母校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职业 实验核物理学家



实验核物理学家。1945年8月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长,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放射性核束物理和核天体物理”项目首席科学家。
与合作者在73MeV以下的12C+209Bi发射粒子研究中,证实低能核反应中有大质量转移反应引起的a粒子发射,研究证实轻系统存在深部非弹性散射,并证实了有非完全深部非弹性散射的新反应机制。负责兰州国家重离子加速器实验区建设并组织一批实验。在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获得当时国际上最佳的质量与电荷分布,测到4个新核素。测量了准裂变的物理特性和质量弛豫时间并分析了对合成超重核的影响。和学生一起提出了适用于低能和中能的核反应截面参数化公式发展了用BUU方程计算反应截面的新方法,得出了轻反应系统核态方程和介质中核子—核子作用截面。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目录

教育背景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工作经历

  • 1970年-1991年,中国科学院兰州近代物理所助研、副研、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1979年-1981年,在西德国家重离子研究中心进修。
  • 1984年-1985年,在西德国家重离子研究中心任访问学者。
  • 1991年起,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继续从事实验核物理方面的研究。
  •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2001年起,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
  • 2008年1月28日,任第六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 2012年7月1日-2016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学部, 咨询委员会主任2013-03-01-2018-03-01,全国政协, 常委。

研究方向及领域

主要研究实验核物理,主要从事放射性核束物理、中能和高能重离子核反应的研究。

科研成果

长期从事放射性核束物理、中能和高能重离子核反应的研究,其中放射性核束物理主要研究奇异核结构和性质特点及用奇异核进行的核反应研究,包括新核素的合成,新的衰变性质研究,N/Z自由度在核反应中的作用,诸如中子晕,中子皮和新模式共振的研究;中能重离子核反应主要研究这种反应的集体效应及由此研究核物质相变,物质态方程及介质中核子-核子相互作用截面。

主要奖项及荣誉

  • 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1992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称号。
  • 200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并荣获多项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特等、一等、二等奖等。
  • 2008年,获卢嘉锡优秀导师奖。

学术成就及著作

Origin of Gibrat law in Internet: Asymmetric distribution of the correlation, PHYSICAL REVIEW E, 2014,第11作者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 [1] 科学网新闻
  • [2] 清华大学
  •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