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东村镇(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

增加 8,063 位元組, 1 天前
無編輯摘要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东村镇 </big> '''
|-
| <center><img src= https://img0.baidu.com/it/u=1556819665,2242950084&fm=253&fmt=auto&app=138&f=JPEG?w=500&h=375 width="300"></center><small>[ http://www.kmfm.gov.cn/c/2020-11-10/4667307.shtml 图片来自网络]</small>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
'''东村镇''',隶属于 [[ 云南省 ]] 昆明市富民县,地处富民县东北部,东与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 柯渡镇 ]] 接壤,南与 [[ 款庄镇 ]] 相邻,西与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 崇德镇 ]] 隔河相望,北靠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 鸡街镇 ]]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 翠华镇 ]] 接壤, 区域总面积123.01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东村镇户籍人口为14925人。
明洪武年间(1368至1398年),属武定府禄劝县管辖;2011年1月14日,由东村乡改为东村镇。 截至2020年6月,东村镇辖7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东村老街100号。
截至2019年末,东村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 [[ 市3 市]]3 个。 <ref>[ http://www.kmfm.gov.cn/c/2020-11-10/4667307.shtml 东村镇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省、市评估考核迎检工作推进会(附图)], </ref>
=位置境域=
东村镇地处富民县东北部,东与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柯渡镇接壤,南与[[款庄镇]]相邻,西与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崇德镇]]隔河相望,北靠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鸡街镇、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翠华镇]]接壤,区域总面积123.0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东村镇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坝子、山地为主,起伏高差大;主要山脉有大黑山西、老干山、马鬃岭山,境内最高峰位于大黑山,海拔2623米;最低点位于沙坪小河口,海拔1455米。
 
=气候=
东村镇属[[亚热带]]和暖温带混合型季风气候,其特点是中部和南部气候温和;风向多为南风,呈立体型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季节干湿分明,光热丰富,气候温长,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6.5℃;年平均日照时数242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751.8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9月,8月最多。
 
=水文=
东村镇境内河道属金沙江水系;主要河流有一级支流普渡河,总长17.5千米;二级支流木板河,总长20.4千米,三级支流龙泉河,总长5.6千米。东村镇河流总长43.5千米,流域面积179.2平方千米,河网密度0.3千米/平方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普渡河,从款庄下大田至沙坪流经境内杜郎村的西缘、沙坪村,长17.9千米。
 
=自然灾害=
东村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山洪、风灾等。冰雹灾害年均发生2次,主要发生在6—8月,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11年7月25日祖库村和中民村,造成120户农户1200亩烤烟受灾,直接经济损失620万元。
 
=自然资源=
东村镇境内地下矿藏有钛、硅、[[石灰岩]]、彩玉石等。2011年,东村镇有耕地1.18万亩;林地11.5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东村镇总人口有1457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40人,城镇化率4.3%;另有流动人口128人。总人口中,男性7358人,占50.5%;女性7219人,占49.5%;14岁以下2755人,占18.9%;15—64岁10027人,占68.8%;65岁以上1795人,占12.3%;以[[汉族]]为主,达11896人,占85%;有彝、苗、[[哈尼族]]、[[回族]]、傈僳5个少数民族,共2151人,占15%。2011年,东村镇人口出生率12.8‰,人口死亡率8.3‰,人口自然增长率4.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7人。
截至2017年末,东村镇常住人口为14047人。
截至2018年末,东村镇户籍人口为14905人。
截至2019年末,东村镇户籍人口为1492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东村镇财政总收入1497万元,比2010年增长2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17万元,比2010年增长15.5%;[[农民]]人均纯收入6692元。
 
===农业===
2011年,东村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18亿元,比2010年增长8.1%。东村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2011年,东村镇生产粮食6958.7吨,其中玉米4099吨,水稻2552.2吨,小麦306吨。东村镇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花生]]等。2011年,东村镇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000亩,产量157.7吨,其中油菜种植面积645亩,产量116吨;花生种植面积12.5亩,产量19吨;烤烟种植面积2451亩,产量328吨;蔬菜种植面积4600亩,产量2869.5吨,主要品种有茭瓜韭菜、大白菜、土豆等,其中大白菜4470亩,产量2719吨,土豆种植面积460亩,产量516吨。东村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东村镇生猪饲养量4.5万头,年末存栏1.98万头;羊饲养量4500只,年末存栏3200只;牛饲养量3400头,年末存栏2700头;家禽饲养18.8万羽,上市家禽6.8万羽。2011年,东村镇生产肉类2472.1吨,其中猪肉2369.4吨,牛肉64.6吨,羊肉38.1吨,禽蛋798吨;畜牧业总产值0.6亿元。截至2011年末,东村镇水果种植面积4500亩,产量1983吨,主要品种有桃、梨、桔、[[板栗]]。东村镇渔业以渔塘养殖为主。2011年,东村镇鱼塘养殖面积2.5公顷,产量14吨;渔业总产值42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东村镇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710人,专任教师30人;小学2所,在校生1100人,专任教师7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68人,专任教师4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7.1%,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东村镇主要学校有东村中学。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东村镇有各类科技人才14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53人,经营管理人才22人,技能人才30人,农村实用人才42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东村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7个,建筑面积150平方米,藏书12760册;事业单位从业人员3人。截至2011年末,东村镇有体育场地3处,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0人;0.01%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0%。截至2011年末,东村镇有线电视用户数为1800户,转播电视节目52套,均为模拟信号,有线电视覆盖率为60%,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表8760小时;普及“村村通”和“户户通”工程,广播电视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未,东村镇有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7个;设病床20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2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4张,[[固定资产]]总值25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3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人、执业(助理)医师0.4人、注册护士0.2人。2011年,东村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5万人次。2011年,东村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0/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4.8%;孕产妇死亡率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83‰、6.57‰、0‰。
 
===社会保障===
2011年,东村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37户,人数69人,支出17.9万元,比2010年下降4.6%,月人均216.5元,比2010年下降7.3%;城市医疗救助20人次,支出10.17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7人次,共支出185元,比2010年增长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08户,人数645人,支出69.66万元,比2010年增长7.9%,月人均90元,比2010年增长50%;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1人,支出2.9万元,比2010年增长16%;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7人,支出6.48万元,比2010年增长5.8%;农村医疗救助19人,支出9.8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42人次,支出2.52万元,比2010年增长1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56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7.5万元;社会福利费4.48万元,比2010年减少11.6%;社会服务单位1个,床位18张。2011年,东村镇新增就业人员25人,有13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全年共帮助1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截至2011年末,东村镇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427人,其中参保职工236人,参保离退休人员36人;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139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151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70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78人,参加失业保险191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6人,参加工伤保险1233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191人,参加生育保险191人,全年共有18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参加新农合13162人、参加新农保5898人。
=参考来源=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
61,9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