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納紗

於 2024年6月26日 (三) 15:02 由 南岳之秋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纳纱</big>''' |- |<center><img src=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fc266…”)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納紗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漢族刺繡傳統針法之一。屬於蘇繡紗繡針法之一。蘇繡稱「戳紗」,北方稱「納紗」。以素紗為繡底,用彩絲繡滿紋樣,四周留有紗地。用色依花樣順序進行,內深外淺或外深內淺均可。適宜繡制實用繡品中的被罩、床毯和欣賞繡品中的人物服飾等。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納紗

起源年代:漢代

外文名:Petit point

分類:蘇繡紗繡針法之一

刺繡步驟

利用紗地按格數眼進行,用長短不一的垂直線條,有規則地參差排列成各種圖案花紋。花紋變化較多,有芭斗紋、桂花紋等。以芭斗紋為例。起針於紋樣邊端第一眼,跨過七個眼落針,第二針與它並列。第三、四針與第一、二針上下參差三個眼。第五、六針與第一、二針同格,以後類推。到紋樣漸狹處,可按紋樣需要將線條縮短,但花紋間的空眼必須對齊。繡時繡線要退松,紗眼要清楚,切忌將紗眼堵塞。

蘇繡

蘇繡是漢族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蘇州地區漢族傳統刺繡工藝的總稱,蘇繡的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現已遍布很多地區。清代是蘇繡的全盛時期,真可謂流派繁衍,名手競秀。蘇繡具有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繡工細緻、針法活潑、色彩清雅的獨特風格,地方特色濃郁。繡技具有「平、齊、和、光、順、勻」的特點。[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