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沙朗白族乡

增加 4,185 位元組, 5 天前
無編輯摘要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沙朗白族乡 </big> '''
|-
| <center><img src= 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ss2.meipian.me%2Fusers%2F7147311%2F3a9aa4d8ab8240cc9b390ef33c369dfd.jpg%3Fmeipian-watermark%2Fbucket%2Fivwen%2Fkey%2FdXNlcnMvNzE0NzMxMS8zYTlhYTRkOGFiODI0MGNjOWIzOTBlZjMzYzM2OWRmZC5qcGc%3D%2Fnickname%2F6IqS5p6c%2Fuserid%2FNzE0NzMxMQ%3D%3D%2Fsign%2F68c73f146dba93d94f4456afb0ecc402&refer=http%3A%2F%2Fss2.meipian.me&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721895960&t=2dcf09782f021e8cdd9e5ab72a4951db width="300"></center><small>[ https://www.meipian.cn/1thuppij 图片来自网络]</small>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
'''沙朗白族乡'''位于 [[ 云南省 ]] 昆明市西北部,东接盘龙区及红云街道办事处,南接 [[ 普吉街道 ]] 办事处,西接团结乡,北邻 [[ 厂口乡 ]] 。沙朗为彝语,意为沙多的坝子。明代至清代属沙浪里。清末为沙浪堡、头村堡辖地。沙朗白族乡隶属 [[ 云南省 ]] 昆明市五华区,位于昆明市西北部,距离昆明市中心16公里。全乡总面积138.99平方公里,东接盘龙区,南接普吉街道办事处,西接团结镇、北接富民县。全乡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势东高西低。据有关资料显示,沙朗白族乡下辖6个村民委员会,62个村民小组。村级定员38人,小组组长62人,副组长52人,村小组支部书记54人。据有关资料显示,全乡常用耕地面积10091.24亩,其中水田面积5659.91亩,旱地面积4431.33亩;水田主要分布在水利条件好,地势相对平缓的小盆地内,旱地分布较广,80%的旱地分布在平缓的山坡上。全乡林地面积有16553.25亩, [[ 森林 ]] 覆盖率达79.4%;境内海拔在1680—2460米之间,平均海拔1900米,相对高差为780米,属低纬度高原气候特征,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在13.5℃-15℃之间,降雨量900mm—1100mm。土壤有红壤、水稻土、紫色土、粘土等土壤类型,性状多呈弱酸性。年平均日照数约为2150小时,霜期约为145天,有利于烤烟、 [[ 蔬菜 ]] 、水稻、 [[ 小麦 ]] 、玉米等农作物生长。全乡有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6座,大小坝塘57个,总库容为1080万立方米。 <ref>[ https://www.meipian.cn/1thuppij 漫步在云南昆明沙朗白族乡的这片红土地(附图)], </ref>
=地形地貌=
沙朗白族乡最高海拔2460米,最低海拔1780米,沙朗乡平均海拔1860米,有沙朗、桃园2 个小坝子,西北为龙庆河谷地,其余为山地。地势东高西低,中间呈山夹盆地状,是典型的山区民族乡。沙朗河、西北沙河纵贯两个坝子,沙朗河在天生桥溶洞与支流汇合经龙庆谷地注入螳螂川。
=气候=
沙朗乡年平均气温13.5℃-15℃,年降雨量900mm-1100mm,属低纬度高原气候特征。全乡森林面积11035.5公顷,山清水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天然溶洞和地下温泉。乡内水资源丰富,三多水库、沙朗河和红坡水库是昆明市“2258”引水工程的水源点。
 
=人口民族=
全乡总人口18168人,白族8087人,占总人口数的45%,是昆明市的白族民族乡。
 
=基层组织=
沙朗白族乡设党委1个,6个村党总支,1个直属党支部,乡党委设7名委员,党委书记付玮;设乡人大主席团1个,人大主席团成员7名,人大主席团常务主席刘国杰;沙朗白族乡人民政府乡长杨忠,设3名副乡长,其中1名常务副乡长,武装部长1名。乡政府下设“两个办公室”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与社会事务办公室;“四个中心”即: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文化广播服务中心、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全乡辖6个村委会,群团组织:设团委1个,团总支6个,有32个团支部;设联合工会1个,乡机关工会1个,企业工会42家;设乡妇联1个下设6个村妇女委员会;设乡残联1个,残联主席1名,副主席2名,各乡成立残疾人专门协会;设乡科协1个,下设6个村科协分会。
 
 
=经济概况=
沙朗白族乡2008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24079.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53.1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962.70万元,占总收入的8.15%;畜牧业收入2188.75万元,占总收入的9.09%(出栏肉猪58652头,肉牛330头,肉羊1486头);林业收入42.12万元,占总收入的0.17%;第二、三产业收入16546.24万元,占总收入的68.71%;工资性收入1861.42万元,占总收入的7.73%。[[农民]]人均纯收3953.1元,农民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全乡外出务工收入1242万元,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277人(占劳动力的11.2%),在省内务工949人,到省外务工330人。
 
=人口卫生=
沙朗乡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在全乡范围内大力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广泛动员全乡人民群众积极投入爱国卫生运动,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建旅游小镇,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和村民的卫生习惯;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政策,大力宣传“独生子女光荣”政策,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
截至2008年末,全乡共有农户4204户,总人口18712人。其中农业人口18023人,劳动力11395人。白族6763人,汉族9689人,其他民族144人。
据有关资料显示,全乡有卫生院一所,村卫生所六所,村民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全乡共有乡村医生12人,卫生院医护人员8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4422人,参合率84%;享受低保486人。全乡共建有公厕11个;垃圾集中堆放场地(坑)683个。
=参考来源=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
61,98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