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烈太乡

增加 3,416 位元組, 5 天前
無編輯摘要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烈太乡 </big> '''
|-
| <center><img src= https://res.yaan.gov.cn/glbmxx/upload/20180328134710589.jpg width="300"></center><small>[ http://www.yingjing.gov.cn/gongkai/show/20180328134813-060749-00-000.html 图片来自网络]</small>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
'''烈太乡'''(已撤销),原隶属于 [[ 四川省 ]] 雅安市荥经县,地处荥经县以西,东邻 [[ 大田坝乡 ]] ,南与 [[ 六合乡 ]] 相望,西与 [[ 花滩镇 ]] 相接,北与 [[ 民建彝族乡 ]] 紧靠,乡人民政府距荥经县城3千米,总面积15.55平方千米。
清朝时期,烈太乡境域黑羊坝划归北棚 ;2019年12月,撤销严道镇、大田坝乡、烈太乡,设立严道街道,以原严道镇、原大田坝乡、原烈太乡、原附城乡南罗坝村和原六合乡古城村、上虎村所属行政区域为严道街道的行政区域 。截至2018年末,烈太乡有户籍人口6536人 ;截至2019年,烈太乡下辖5个行政村 ;乡人民政府驻共和村 。
2011年,烈太乡有 [[ 财政 ]] 总收入150万元 ;2018年,烈太乡有工业企业5个,规模以上企业有1个。 <ref>[ http://www.yingjing.gov.cn/gongkai/show/20180328134813-060749-00-000.html 烈太乡纪委各村摸排纪检监察对象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等问题线索(附图)], </ref>
=位置境域=
烈太乡地处荥经县以西,东邻[[大田坝乡]],南与六合乡相望,西与[[花滩镇]]相接,北与民建彝族乡紧靠,乡人民政府距荥经县城3千米 ,总面积15.5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烈太乡地处四川盆地西缘与西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属四川盆地周山区荥经县城西北部,地势西高东低,北陡南平,境内最高点位于塔子山,海拔1078米,最低点位于荥河河心,海拔750米 。
 
=气候=
烈太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6℃,1月平均气温4.5℃,7月平均气温245℃,年平均日照时数9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230毫米 。
 
=水文=
烈太乡境内河流为荥河,从西至东流经境内,贯穿堡子村和东升村,水流量稳定,流经烈太境内5千米,供全境内农田灌溉 。
 
=自然灾害=
烈太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山洪、[[泥石流]]、风灾等,风灾五年三遇,主要发生在7—8月,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2010年7月17日,全乡受灾人口达3600余人,转移人口1500人,倒塌房屋20间,600余户农户家中进水;路基垮塌2000余米,垮塌土石方9000余立方米,冲毁桥梁一座10米,堰渠冲毁6000余米;受灾农作物400多亩,其中绝收农作物800多亩,直接经济损失达800万元 。
 
=自然资源=
2011年,烈太乡境内有3750亩的林地和5923亩的耕地 。
2011年,烈太乡有耕地面积5923亩,林地面积3750亩,茶叶面积1200亩 。
 
=人口=
截至2011年末,烈太乡辖区总人口663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7人,城镇化率2.4%,总人口中,男性3818人,占57.5%;女性2818人,占42.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6115人,占92.1%;[[彝族]]521人,占7.9% 。
截至2017年,烈太乡常住人口5654人 。
截至2018年末,烈太乡有户籍人口6536人 。
 
=经济=
===综述===
2011年,烈太乡有[[财政]]总收入150万元。
2018年,烈太乡有工业企业5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个 。
 
===农业===
2011年,烈太乡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生产粮食2948吨 。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烈太乡有小学1所,在校生223人,专任教师2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
 
===文体事业===
2011年末,烈太乡有乡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5个;各类图书室5个,藏书18万余册。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烈太乡有卫生院1个;病床5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
 
===社会保障===
2011年,烈太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户,人数23人,月人均220元,支出6072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80户,人数392人,月人均70元,支出32.93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6人,支出4.8万元;农村医疗救助60人次,年末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419人。
=参考来源=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
61,88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