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無編輯摘要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新华村 </big> '''
|-
| <center><img src= width="300"></center><small>[ 图片来自网络]</small>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
'''新华村'''隶属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 [[ 草海镇 ]] ,一个集田园风光、民居、民俗和民族手工艺品生产加工为一体的白族村寨;新华村依山旁水,登上凤凰山,可饱览鹤庆坝的绵绣田园风光。村寨中的黑龙潭清澈见底,水中密布着星星点点、洁白如玉的海菜花,小水鸭游弋其间。风平浪静时,四周景物和蓝天白云倒映潭中。潭水经过东面出口流入漾弓江,出水口处还保留着过去的水磨、水车。村东南一公里处是一片2000多亩的草海,水域宽阔,水草丰盛,盛产莲藕、菱角、海菜花或鱼虾。每年夏季,荷花怒放,呈现一派难见的高原水乡景色。一年一度的荷花节,吸引着周围成千上万的群众。在连续3天的节日里,许多木舟穿梭荡漾在河流、草海间,人们尽情地饱览水乡风光,对唱白族民歌,热闹非凡。冬季,草海是野鸭和许多水鸟的栖息地。随着季节的转变新华村展现出不同的美景,犹如一卷画幅,让人们感受到高原水乡独特的风韵。 <ref>[ (附图)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8050568/533aYdO6cr3_z3kATPyJzvXxYCiSP97_uL2AA7pzzqIP0XOpUYD2QJAxrtAw6LlkGkT44ddRMYRHzqeZC0hA7ehzcO4wRKpBlXT5VCzR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草海镇新华村委会 ], </ref>
=历史背景=
新华村[[历史悠久]],历史上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这里至今还保存着类似"古长城"的石城墙的和石寨古遣址,其历史之谜尚待揭开。村民除具有鹤庆白族的民俗民风外,还有近千年的民族工艺品的生产历史,所制作的民族工艺品,不论其工艺还是规模而言,在省内都是独一无二的。
=地域荣誉=
2015年10月,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列为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
2021年8月25日,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旅游文化=
新华村是依原[[生态自然]]村落建成的文化旅游区,行政区总面积53.2平方公里,辖区有1166户,5739人,海拔在2000―2300米之间,位于鹤庆县城西北部,距丽江39公里,距丽江机场12公里,白族占总人98.5%,是一个典型的白族寨子。2001年,新华村因其悠久的手工艺文化、独特的民风民俗及优美的田园风光被国家文化部、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分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民俗文化村”,2006年,新华村又荣获“云南十大名镇”的称号。新华村的“小炉匠”自唐代南诏国时期就开始加工金银铜等金属手工艺品,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新华村兼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周围山水交相辉映,地下水储量丰富,行政区境内的万亩草海湿地和清澈甘醇的农家泉眼。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丰富清澈的水域,既不乏江南水乡的柔美,更具有高原独特的水乡情结。2009年12月28日,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银都水乡”新华村为国家4A级旅游行政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3年底,全村有1183户通自来水,有0户饮用井水, 有1183户通电,有917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028户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964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902户。 该进村道路为属于柏油、水泥路面 ;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7.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7.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积为2965.5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965.5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7亩。 该村到2013年底,有457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8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965.90亩(其中:田2422.50亩,地543.40亩),人均耕地0.56亩,主要种植[[水稻]]、包谷、蚕豆、大麦等作物;拥有林地1057.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58.8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1亩,主要种植梨、苹果等经济林果; 其他面积128.34亩。
 
=农村经济=
该村201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012.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07.00万元,畜牧业收入1005.00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236头,肉牛0头,肉羊0头); 林业收入3.72万元, 第二、三产业收入6546.00万元, 工资性收入6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966.00元,农民收入以手工艺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68.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60人 ,在省内务工100人,到省外务工260人。
=参考来源=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
61,68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