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屈尺月桃

Tlh讨论 | 贡献2024年6月15日 (六) 23:09的版本


屈尺月桃
图片来自福星花园


屈尺月桃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 屈尺月桃

‧英文名称: Rhombic Lip Galangal

‧学名: Alpinia kusshakuensis Hayata

‧科名: 姜科(Zingiberaceae)月桃属(Alpinia)

‧别名: 屈尺月桃,菱唇山姜

‧原产地: 台湾特有种。屈尺月桃为乌来月桃和岛田氏月桃的天然杂交种。

‧分布: 台湾北部及东部 800 公尺以下之低海拔山区。

‧茎: 高 1~2 公尺,植株具块状走茎与假茎;地下茎肥厚蔓生,好像姜。

‧叶: 叶互生于假茎上,长椭圆状披针形,长 40~50 公分,宽 7~12 公分,上表面光滑,中肋下凹,近无叶柄,叶脉平行,仅叶缘被毛;侧脉 20~30 对,叶尖渐尖形,叶基楔形,全缘,缘被毛。

‧花: 假茎顶萌发白色花,花序轴直立,穗状花序,密被黄色毛,花穗长 30 公分左右;花具短梗,小苞片贝壳状,先端粉红色,外密被毛,早落,长约 3 公分,包被 1 朵花;花萼管状,2 裂,花萼管状,3 裂,长约 2.5 公分,裂片椭圆形,唇瓣喉部被粗毛,具红色条纹与斑点,褶曲缘。花期 3~6 月。

‧果实: 蒴果,橙红色,扁球形。结果期 5~8 月。


屈尺月桃-叶表
图片来自A.PAO garden
屈尺月桃-花序被短毛
图片来自福星花园
屈尺月桃-花序
图片来自A.PAO garden


目录

台湾特有的屈尺月桃

屈尺月桃是台湾特有的乌来月桃(Alpinia uraiensis Hayata)与岛田氏月桃(Alpinia shimadae Hayata)的天然杂交种,可以说是台湾最特有的存在。

《台湾维管束简志》中用小花梗与苞片长度还有果实的形状来区分屈尺月桃及乌来月桃。屈尺月桃几乎看不到小花梗,小苞片短于3.5公分,果实扁球形。乌来月桃的小花梗在3至5公釐之间,小苞片长于4公分,果实球形。岛田氏月桃的小苞片不到2公分比屈尺月桃短,而且叶子下表面的中肋有毛,与另外两种只在叶缘还有附近有毛不一样。

属名Alpinia是为了纪念17世纪义大利植物学家普洛斯彼罗·阿尔皮尼(Prosper Alpinu,1853-1916),将其姓氏拉丁文化而来。他是威尼斯共和国的医生和植物学家,曾经担任帕多瓦植物园(Orto botanico di Padova)的主管。普洛斯彼罗·阿尔皮尼在1592年出版的《埃及植物》(De plantis Aegypti liber,1592)一书中记载了许多过去欧洲人不知道的热带植物,其中关于咖啡的描述被认为是欧洲文献中最早的。

种小名kusshakuensis是“屈尺的”的意思。屈尺是新店溪流域的一个地名,位于翡翠水库下游,行政区介于现在新北市的新店与乌来之间,新店溪在这里有接近直角的转弯,有人认为地名因此而来。

台湾北部地区的气候本来就多雨潮湿,位于新店溪周边的屈尺湿气当然更重,以此地为名的屈尺月桃也是喜欢潮湿环境的植物。想要看它,请往本馆植物北部低海拔的小溪边走,大约每年3月底左右就可以看见成串的花朵渐次开放。[1]


用途:

1.观赏用:可栽植为庭园植栽,作为园艺观赏用。

2.茎状的叶鞘,晒干后编制成草席或做绳索。

3.药用:药用:性味:种子:辛、涩、温。效用:种子:燥热袪寒,除痰截疟,健脾暖胃。治心腹冷痛、胸腹胀满、痰湿积滞、呕吐腹泻。


特性:

屈尺月桃为姜科月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 1~2 公尺,地下茎肥厚蔓生,好像姜。叶互生于假茎上,长椭圆状披针形,长 40~50 公分,宽 7~12 公分,上表面光滑,中肋下凹,近无叶柄,叶脉平行,仅叶缘被毛。穗序花序长15公分,密生多花,密被长柔毛;小苞片壳状,长2.5~3公分,小花梗极短或近于无;花萼长2公分,顶端及边缘稍被毛,一侧开裂至中部,背面被粗毛;花冠管长1公分,裂片长3~5公分,后方的一枚倒卵状匙形,宽1.2公分,侧生退化雄蕊长0.4~0.5公分;唇瓣卵状菱形,长4~4.5公分,宽3公分,顶端尾尖,不裂,边缘黄色,中部以上中央红色,边缘具啮蚀状齿,喉部被粗毛;雄蕊长0.4公分,基部与唇瓣及花冠裂片连合,花药线形,长1.5公分,花柱无毛,柱头漏斗状,被粗毛;子房密被长柔毛,长1公分。蒴果,扁球形。花期 3~6 月。结果期 5~8 月。[2]


主要特征

分布于台湾北部及东部 800 公尺以下之低海拔山区。屈尺月桃为姜科月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 1~2 公尺,地下茎肥厚蔓生,像姜。叶互生于假茎上,长椭圆状披针形,长 40~50 公分,宽 7~12 公分,上表面光滑,中肋下凹,近无叶柄,叶脉平行,仅叶缘被毛。穗序花序长15公分,密生多花,密被长柔毛;小苞片壳状,长2.5~3公分,小花梗极短或近于无;花萼长2公分,顶端及边缘稍被毛,一侧开裂至中部,背面被粗毛;花冠管长1公分,裂片长3~5公分,后方的一枚倒卵状匙形,宽1.2公分,侧生退化雄蕊长0.4~0.5公分;唇瓣卵状菱形,长4~4.5公分,宽3公分,顶端尾尖,不裂,边缘黄色,中部以上中央红色,边缘具啮蚀状齿,喉部被粗毛。


近似物种

相近月桃属近15种,常见月桃的特征:

月桃:叶下表面与中肋交界处被毛,花序密被毛。叶面光滑,侧脉不明显。开花或有果实月桃花序梗下垂。月桃果有棱,成熟近浅咖啡色。

乌来月桃:叶面有著非常明显凸起的侧脉(像是被车子碾过)。花序直立,果实皮生硬刺毛,近球形,成熟时变橘红色。

斑叶月桃:园艺栽培种。可能为乌来月桃与月桃杂交。

屈尺月桃:乌来月桃和岛田氏月桃的天然杂交种。小花梗近无,小苞片短于3.5cm,果扁球形。[3]


视频

EmbedVideo is missing a required parameter.


EmbedVideo is missing a required parameter.


EmbedVideo is missing a required parameter.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屈尺月桃,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
  2. 屈尺月桃,认识植物
  3. 屈尺月桃,A.PAO gar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