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费县第一中学

增加 56 位元組, 1 個月前
無編輯摘要
'''费县第一中学'''费县一中创建于1952年,是 [[ 临沂市 ]] 首批重点中学、山东省规范化学校<ref>[https://www.docin.com/p-1353356498.html 规范化学校范本],豆丁网,2015-11-11 </ref>、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高中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 [[ 艺术教育]]<ref>[https://www.docin.com/p-969004535.html 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作用],豆丁网,2014-11-24</ref>示范学校、山东省学校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全国文化名校。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学校地处县经济开发区,东靠肖山,南傍凤山,西邻327国道,北连 [[ 青岛理工大学 ]] 临沂校区,学校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53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2.8亿元,集现代化、生态化、 [[ 园林 ]] 化于一体。学校拥有办公楼、教学楼、教工宿舍楼、图书楼、食堂和学生公寓楼16座。
===硬件设施===
自99年始,学校为加大基本建设改造力度,确立了“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大变面貌的奋斗目标”,新建了学生公寓楼、教工宿舍楼各两座,完成了校大门改建、中心广场和大型主体雕塑建设,大大优化了育人环境,提高了 [[ 校园文化 ]] 品位。学校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电教室皆按一类教学标准配置,每个教室皆配有“三机一幕”,开通了校园有线广播和远程教育网,实施电化教学。音、体、美教学设施齐全,器材充裕。优越的办学条件,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师资力量===
费县第一中学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和以人为本、以法治教、以德立校、以质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理念。实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四育人” [[ 工程 ]] ,在教学管理、师资培训、教研科研、特长生培养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管理模式。学校在集体备课和青年教师培养方面的经验,受到市县教育局的好评,并在许多学校推广。学校名师荟萃,有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185人;全国优秀教师7人,省级优秀教师18人;省级以上骨干教师20人,市级骨干教师100余人,有力地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其中考入北京大学、 [[ 清华大学 ]] 、复旦大学、浙江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厦门大学、山东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10000余人,毕业生中有680余人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办学成果==
===学校发展===
2003年费县县委、县政府实施名校带动和名校扩张战略,创建费县第一中学新校区。新校区位于费县城东鲁南科技生态园区,占地539亩,控制面积1500亩,总体规划由 [[ 同济大学 ]] 设计,学校建设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现代化、生态园林化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新校区于2004年暑假开始招生,现有高中部三个年级以及初中部三个年级共94个教学班,在校生5000余人。(现已全部迁往新校区,原校区交由费县二中使用)新校区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大力实施机制创新,实行统一管理与分部管理相结合的年级管理体制,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 [[ 教育教学 ]] 成绩显著。在全县组织的历次调研考试中,高一、高二均以比较明显的优势名列全县第一,为新校区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2007年,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2009年10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来学校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学校认真落实温总理讲话精神, 坚持以人为本,以德育人,深化高效课堂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 [[ 质量 ]] , 正在努力打造教育品牌,为创建齐鲁名校而努力。
===育人工程===
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办学方向,以改革为动力,以科研为先导,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支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形成了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在教学管理、师资培训、教研科研、特长生培养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模式。其中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 复旦大学 ]] [[ 浙江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1800余人,毕业生中有1000余人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有近200人在欧美和日本等国留学。2007年高考再传捷报,本科突破1000人大关,刘振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2014年高考再传捷报,本科突破1000人大关。费县一中以悠久的 [[ 历史 ]] 、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突出的办学成绩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李洪杰校长的经典名言:最基本的往往是最重要的。
723,0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