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第四小学」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第四小学'''注重构建和谐平安校园,遵循“一切为了孩子”的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关注留…”)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pic.quanjing.com/wr/sp/QJ6704169660.jpg@!350h width="310"></center>
 +
<small>[https://www.quanjing.com/category/104143_24.html 来自 全景网 的图片]</small>
 +
|}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第四小学'''注重构建[[和谐]]平安校园,遵循“一切为了[[孩子]]”的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关注留守[[儿童]],关爱每一位学生,着力营造清新文明的校园文化<ref>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第四小学'''注重构建[[和谐]]平安校园,遵循“一切为了[[孩子]]”的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关注留守[[儿童]],关爱每一位学生,着力营造清新文明的校园文化<ref>

於 2024年5月27日 (一) 16:35 的最新修訂

來自 全景網 的圖片

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第四小學注重構建和諧平安校園,遵循「一切為了孩子」的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關注留守兒童,關愛每一位學生,着力營造清新文明的校園文化[1]氛圍,着力打造「正品行、健身心、求真知」的品牌學校。在不斷深化課程改革的征途上,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上,還打造形成了以「愛國主義讀書活動」為主線的育人特色[2]

校園資訊

秉承仁愛教育 弘揚文明新風 ——記「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紫雲自治縣第四小學

2020年11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公布了「全國文明城市」「全國文明村鎮」「全國文明單位」和「全國文明家庭」「全國文明校園」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名單。紫雲自治縣第四小學獲評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

近日,記者來到紫雲第四小學,雖然學校已經放假,但有的老師仍然在崗位上堅守,他們一邊忙着制定新學期教案,一邊和孩子的家長進行電話訪問。

校長趙開艷告訴記者,紫雲第四小學是一所城鄉結合部寄宿制小學,孩子們讀書時以校為家,放假了老師們會打電話向家長了解孩子的假期生活學習情況。

位於紫雲五峰街道紅岩村紅岩二組的紫雲第四小學,學校前身為松山鎮紅岩小學,新校園於2015年9月投入使用。學校占地面積47473.94平方米,現有學生1134人,22個教學班,其中留守兒童180餘名,140餘人住校,專任教師46人。

在學校走廊上,記者看到愛心長廊、習慣長廊、智慧長廊上張貼着「建設文明校園,綻放文明之花」「我們在愛中成長,愛也在我們中成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標語。走進教室,每個班級的文化牆百花齊放,其中有一面牆上貼着許多小標箋,標箋上是學生自己寫的五個優點。

學校致力於以「主題教育工程」「星語心愿工程」「模範引領工程」「五顆星光工程」四大工程為抓手,讓主題教育形成常態化,值班老師給寄宿生講故事誦美文,發揮德育模範引領作用,從「德智體美勞」發現學生優點,激發學生學習成長動力和自信心。

學校充分挖掘校園人文資源,以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推動文明校園建設。利用教室走廊、牆壁、校園文化牆等載體,強化育人功能,定期更換宣傳展板、內容涉及安全教育、法治教育、禁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等,讓學生在校園裡時刻受文化的浸潤與薰陶。

學校堅持尊重個性差異,注重特長培養。學校先後成立了足球、籃球、經典誦讀、書法、手工、合唱、繪畫、航模8個校級活動社團,15個年級社團,確保每一個孩子的興趣愛好都能夠得到很好的落實,讓每名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並且培養了孩子們的團隊精神、溝通協作能力。

學校里有許多留守兒童和貧困兒童,趙開艷經常與這些兒童交心談心,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和力所能及的物質幫助,每學期組織全體教師開展豐富多彩的關愛留守兒童和孤苦貧困兒童活動,給他們購買衣服、學習用品等,打開了他們心扉,做他們生活上的知情人、學習上的引路人、成長上的保護人。

五年級學生李飛艷、六年級學生李紅麗兩姐妹長期沒有父母的關愛,上學經常遲到、曠課,見人不打招呼,不和同學交流,性格十分內向,學習成績跟不上。老師來到兩姐妹的家中家訪,動員兩姐妹到學校住宿,在課餘時間,經常和她們聊天,在生活上給予很多幫助。姐妹倆活潑起來,學習成績有了進步,每天上學開開心心。「創建文明校園以來,學校變美了,我也在一天天變化着,班主任老師像媽媽一樣關愛我們,我和小夥伴們在快樂中成長。」李紅麗說道。

學校對留守兒童有專門的老師進行生活學習指導,指導老師會不定期與孩子們談心,問問有無需要與遠方的爸媽視頻聊天,還會組織孩子們做遊戲,通過遊戲疏導心理壓力,緩解對父母的思念。

近三年來,學校取得了諸多榮譽:「貴州省A級食堂」「貴州省優秀少先隊集體」「安順市師德師風先進集體」「安順市文明校園」「安順市校園足球三級聯賽體育道德風尚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