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腊市中学」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腊市中学'''坐落于萍乡市湘东区腊市镇中心地带,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自2000年以来,腊市中学整合成了腊市镇唯…”)
 
行 1: 行 1:
  
  
'''腊市中学'''坐落于萍乡市湘东区腊市镇中心地带,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自2000年以来,腊市中学整合成了腊市镇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该校办学历史悠久,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是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和萍乡市“校本教研”基地学校。腊市中学中考成绩连年居全区前茅,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也喜获丰收,是湘东区初具规模,办学成绩也有较大影响的一所农村中学。
+
'''腊市中学'''坐落于[[ 萍乡市]] 湘东区腊市镇中心地带,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自2000年以来,腊市中学整合成了腊市镇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该校办学历史悠久,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是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和萍乡市“校本教研”基地学校。腊市中学中考[[ 成绩]] 连年居全区前茅,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也喜获丰收,是湘东区初具规模,办学成绩也有较大影响的一所农村中学。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该校位于腊市的心脏地带,有一块孕育着现代文明的净土,那里花香墨馨齐放,鸟语书声共鸣,那就是湘东区农村学校中唯一的一所现代教育技术<ref>[https://www.doc88.com/p-0971418866521.html 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应用 ],道客巴巴,2015-03-20</ref>示范校——腊市中学。腊市中学座落在江西省萍乡市腊市的中心地段的碉堡岭上。青山峻岭翠绿,环境幽雅。自创办腊市中学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和重视下,承蒙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的关爱,学校各届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员工的通力合作,团结奋斗,经历了五十年的春秋风雨洗礼,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为振兴农村教育和发展当地经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
 该校位于腊市的[[ 心脏]] 地带,有一块孕育着现代文明的净土,那里花香墨馨齐放,鸟语书声共鸣,那就是湘东区农村学校中唯一的一所现代教育技术<ref>[https://www.doc88.com/p-0971418866521.html 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应用 ],道客巴巴,2015-03-20</ref>示范校——腊市中学。腊市中学座落在江西省[[ 萍乡市]] 腊市的中心地段的碉堡岭上。青山峻岭翠绿,环境幽雅。自创办腊市中学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和重视下,承蒙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的关爱,学校各届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员工的通力合作,团结奋斗,经历了五十年的春秋风雨洗礼,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为振兴农村教育和发展当地经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发展历史==
 
==发展历史==
  
1956年同,根据上级“把初级中学办到农村去”的这一指示,当年就在市小学附设了初中班,秋季招收了150多名学生,招生范围较广,从萍乡城乡小西门外至边远山区的广寒寨达十个乡镇。
+
1956年同,根据上级“把初级中学办到农村去”的这一指示,当年就在市小学附设了初中班,[[ 秋季]] 招收了150多名学生,招生范围较广,从萍乡城乡小西门外至边远山区的广寒寨达十个乡镇。
  
1956年创办腊市中学在现在的腊市中学的地址上开建校舍。为建   ,师生经常去山里背树,并且师生一起捡石头下屋脚,做砖。为建校舍首届的毕业生中许多同学还在假期中回校参加义务劳动。到1959年腊市中学已初具规模,有两栋二层,两栋一层的教学楼和可容纳近千人的大礼堂。
+
1956年创办腊市中学在现在的腊市中学的地址上开建校舍。为建,师生经常去山里背树,并且师生一起捡石头下屋脚,做砖。为建校舍首届的毕业生中许多同学还在假期中回校参加义务[[ 劳动]] 。到1959年腊市中学已初具规模,有两栋二层,两栋一层的教学楼和可容纳近千人的大礼堂。
  
 文革前,腊市中学是一所在湘东地区农村初级中学中比较有名气的中学,各地都有一些学生前来腊市中学求学,高水平的教师也不断从外地引进,且乐意在这里工作,并深受家长的欢迎和学生的爱戴。因此办学设施不断完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
+
 文革前,腊市中学是一所在湘东地区农村[[ 初级中学]] 中比较有名气的中学,各地都有一些学生前来腊市中学求学,高水平的教师也不断从外地引进,且乐意在这里工作,并深受家长的欢迎和学生的爱戴。因此办学设施不断完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
  
1969年改为春季招生,腊市中学又开始创办高中班,1973年经市教育网点的调整,腊市中学纳入全市十所完全中学之一,更名为“江西省萍乡市腊市中学”。该年下期在湘东区范围内招收400名高中生,为腊市中学高中部招生之蛭,师资更为强大,水平较高,1982年高中停办。
+
1969年改为[[ 春季]] 招生,腊市中学又开始创办高中班,1973年经市教育网点的调整,腊市中学纳入全市十所完全中学之一,更名为“江西省萍乡市腊市中学”。该年下期在湘东区范围内招收400名高中生,为腊市中学高中部招生之蛭,师资更为强大,水平较高,1982年高中停办。
  
 九十年代,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腊市中学的前进步伐迈得更快,无论是硬件的建设,还是教育教学质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管理更是日臻完善。
+
 九十年代,随着[[ 改革]] 的不断深化,腊市中学的前进步伐迈得更快,无论是硬件的建设,还是教育教学质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管理更是日臻完善。
  
2000年下学期,针对部分学生上学路程远的特点,学校采取了“寄宿走读双轨制”的办法吸引了全镇生源,满足了社会需要;2001年下学期针对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实施了“分层递进”教学办法,适应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充分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因材施教<ref>[https://www.docin.com/p-701988152.html 浅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豆丁网,2013-09-18</ref>得到学长支持、社会认可,为学校实现新世纪再度飞跃创造了良好的基础。眼下,这所1700多师生的镇办初中一派红红火火,再现勃勃生机。
+
2000年下学期,针对部分学生上学路程远的特点,学校采取了“寄宿走读双轨制”的办法吸引了全镇生源,满足了社会需要;2001年下学期针对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实施了“分层递进”[[ 教学]] 办法,适应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充分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因材施教<ref>[https://www.docin.com/p-701988152.html 浅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豆丁网,2013-09-18</ref>得到学长支持、[[ 社会]] 认可,为学校实现新世纪再度飞跃创造了良好的基础。眼下,这所1700多师生的镇办初中一派红红火火,再现勃勃生机。
  
 
==校园概况==
 
==校园概况==
  
 如今腊市中学拥有一个260多座的多媒体教室,120台计算机的微机室,120座的语音室,符合省I类标准的实验室,藏书达5万余册的图书室,现代化的课件制作室及先进的校广播网等教学设施应有俱有。进得腊市中学校门,一条笔直的校园主干道向前延伸,两旁花红翠绿,如诗如画,万绿丛中,闪现的是灰白的新教学大楼,深红的理化实验楼,一个有400米环形跑道的现代化运动场即将投入使用。近十多年来,腊市中学的校容校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办时的校舍已全部更新,教师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工作,学生在装配一新的微机室、语音室或多媒体教室上课各班都配备了投影仪进行电化教学。建起了标准化的篮球场和体育馆。学校精心地整理了校园环境,校园绿化初具规模,新老教学楼装修一新,教育教学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几年来的中考上重点中学线人数均居全区第一。
+
 如今腊市中学拥有一个260多座的[[ 多媒体教室]] ,120台计算机的微机室,120座的语音室,符合省I类标准的实验室,藏书达5万余册的图书室,现代化的课件制作室及先进的校广播网等教学设施应有俱有。进得腊市中学校门,一条笔直的校园主干道向前延伸,两旁花红翠绿,如诗如画,万绿丛中,闪现的是灰白的新教学大楼,深红的理化实验楼,一个有400米环形跑道的现代化运动场即将投入使用。近十多年来,腊市中学的校容校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办时的校舍已全部更新,教师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工作,学生在装配一新的微机室、语音室或多媒体教室上课各班都配备了投影仪进行电化教学。建起了标准化的篮球场和体育馆。学校精心地整理了校园环境,校园绿化初具规模,新老教学楼装修一新,[[ 教育教学]] 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几年来的中考上重点中学线人数均居全区第一。
  
 腊市中学五十年的沧桑历史成绩斐然,在这片美丽的校园里,腊市中学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他们都在各条线上实现自我,超越自,勇创佳绩。
+
 腊市中学五十年的沧桑[[ 历史]] 成绩斐然,在这片美丽的校园里,腊市中学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他们都在各条线上实现自我,超越自,勇创佳绩。
  
 
==辉煌成绩==
 
==辉煌成绩==
  
 而今在以王晓英同志为校长的教务会,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学质量稳步上升。2001- 2003年中考各项指标名列湘东区第一名、2004年上重点线人数达125人,邬娇同学以608分名列全区第二,再创中考辉煌。2001年届毕业学子高考捷报频传,上本科线人数达45人,彭亮以662分录取于武汉大学,彭钢录取于哈尔滨工业大学。2000—2003年有10位教师获湘东区教学比武第一名,6篇论文获全国优秀论文奖、一篇论文在《英语周报》上发表。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辉煌,有6人次在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先后摘取了湘东区中学生体操比赛,英语听力竞赛,理化操作赛桂冠。学校先后多次被评为市、区级先进管理单位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世纪风采单位”的荣誉称号,王校长还被评为“杰出贡献奖,”十二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个人,先后获“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萍乡市‘三个代表’实践先进单位”、“萍乡市文明单位”、“湘东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腊市中学已建成一支“师德高,观念新,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全体师生员工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励精图治,积极进取,团结务实,锐意创新,为开创腊市中学新局面而扎实工作,我们相信,腊市中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
 而今在以王晓英同志为校长的教务会,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学[[ 质量]] 稳步上升。2001- 2003年中考各项指标名列湘东区第一名、2004年上重点线人数达125人,邬娇同学以608分名列全区第二,再创中考辉煌。2001年届毕业学子高考捷报频传,上本科线人数达45人,彭亮以662分录取于武汉大学,彭钢录取于哈尔滨工业大学。2000—2003年有10位教师获湘东区教学比武第一名,6篇论文获全国优秀论文奖、一篇论文在《英语周报》上发表。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辉煌,有6人次在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先后摘取了湘东区中学生体操比赛,英语听力竞赛,理化操作赛桂冠。学校先后多次被评为市、区级先进管理单位在[[ 人民大会堂]] 被授予“世纪风采单位”的荣誉称号,王校长还被评为“杰出贡献奖,”十二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个人,先后获“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萍乡市‘三个代表’实践先进单位”、“萍乡市文明单位”、“[[ 湘东区]] 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腊市中学已建成一支“师德高,观念新,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全体师生员工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励精图治,积极进取,团结务实,锐意创新,为开创腊市中学新局面而扎实工作,我们相信,腊市中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於 2024年5月24日 (五) 15:17 的修訂


臘市中學坐落於萍鄉市湘東區臘市鎮中心地帶,環境優美,人文氣息濃厚。自2000年以來,臘市中學整合成了臘市鎮唯一的一所初級中學。該校辦學歷史悠久,為國家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是江西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校和萍鄉市「校本教研」基地學校。臘市中學中考成績連年居全區前茅,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也喜獲豐收,是湘東區初具規模,辦學成績也有較大影響的一所農村中學。

地理位置

該校位於臘市的心臟地帶,有一塊孕育着現代文明的淨土,那裡花香墨馨齊放,鳥語書聲共鳴,那就是湘東區農村學校中唯一的一所現代教育技術[1]示範校——臘市中學。臘市中學座落在江西省萍鄉市臘市的中心地段的碉堡嶺上。青山峻岭翠綠,環境幽雅。自創辦臘市中學以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領導和重視下,承蒙社會各界人士和家長的關愛,學校各屆領導班子和全體師生員工的通力合作,團結奮鬥,經歷了五十年的春秋風雨洗禮,辦學條件和辦學質量得到了較大的發展,為振興農村教育和發展當地經濟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發展歷史

1956年同,根據上級「把初級中學辦到農村去」的這一指示,當年就在市小學附設了初中班,秋季招收了150多名學生,招生範圍較廣,從萍鄉城鄉小西門外至邊遠山區的廣寒寨達十個鄉鎮。

1956年創辦臘市中學在現在的臘市中學的地址上開建校舍。為建,師生經常去山裡背樹,並且師生一起撿石頭下屋腳,做磚。為建校舍首屆的畢業生中許多同學還在假期中回校參加義務勞動。到1959年臘市中學已初具規模,有兩棟二層,兩棟一層的教學樓和可容納近千人的大禮堂。

文革前,臘市中學是一所在湘東地區農村初級中學中比較有名氣的中學,各地都有一些學生前來臘市中學求學,高水平的教師也不斷從外地引進,且樂意在這裡工作,並深受家長的歡迎和學生的愛戴。因此辦學設施不斷完善,學生數量逐年增加。

1969年改為春季招生,臘市中學又開始創辦高中班,1973年經市教育網點的調整,臘市中學納入全市十所完全中學之一,更名為「江西省萍鄉市臘市中學」。該年下期在湘東區範圍內招收400名高中生,為臘市中學高中部招生之蛭,師資更為強大,水平較高,1982年高中停辦。

九十年代,隨着改革的不斷深化,臘市中學的前進步伐邁得更快,無論是硬件的建設,還是教育教學質量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管理更是日臻完善。

2000年下學期,針對部分學生上學路程遠的特點,學校採取了「寄宿走讀雙軌制」的辦法吸引了全鎮生源,滿足了社會需要;2001年下學期針對學生學習實際情況,實施了「分層遞進」教學辦法,適應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充分調動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因材施教[2]得到學長支持、社會認可,為學校實現新世紀再度飛躍創造了良好的基礎。眼下,這所1700多師生的鎮辦初中一派紅紅火火,再現勃勃生機。

校園概況

如今臘市中學擁有一個260多座的多媒體教室,120台計算機的微機室,120座的語音室,符合省I類標準的實驗室,藏書達5萬餘冊的圖書室,現代化的課件製作室及先進的校廣播網等教學設施應有俱有。進得臘市中學校門,一條筆直的校園主幹道向前延伸,兩旁花紅翠綠,如詩如畫,萬綠叢中,閃現的是灰白的新教學大樓,深紅的理化實驗樓,一個有400米環形跑道的現代化運動場即將投入使用。近十多年來,臘市中學的校容校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創辦時的校舍已全部更新,教師在寬敞明亮的辦公室工作,學生在裝配一新的微機室、語音室或多媒體教室上課各班都配備了投影儀進行電化教學。建起了標準化的籃球場和體育館。學校精心地整理了校園環境,校園綠化初具規模,新老教學樓裝修一新,教育教學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幾年來的中考上重點中學線人數均居全區第一。

臘市中學五十年的滄桑歷史成績斐然,在這片美麗的校園裡,臘市中學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大批的優秀人才,他們都在各條線上實現自我,超越自,勇創佳績。

輝煌成績

而今在以王曉英同志為校長的教務會,學校面貌煥然一新,教學質量穩步上升。2001- 2003年中考各項指標名列湘東區第一名、2004年上重點線人數達125人,鄔嬌同學以608分名列全區第二,再創中考輝煌。2001年屆畢業學子高考捷報頻傳,上本科線人數達45人,彭亮以662分錄取於武漢大學,彭鋼錄取於哈爾濱工業大學。2000—2003年有10位教師獲湘東區教學比武第一名,6篇論文獲全國優秀論文獎、一篇論文在《英語周報》上發表。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成績輝煌,有6人次在全國數學、物理、化學競賽中獲國家級獎,先後摘取了湘東區中學生體操比賽,英語聽力競賽,理化操作賽桂冠。學校先後多次被評為市、區級先進管理單位在人民大會堂被授予「世紀風采單位」的榮譽稱號,王校長還被評為「傑出貢獻獎,」十二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基礎教育先進個人,先後獲「江西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校」、「萍鄉市『三個代表』實踐先進單位」、「萍鄉市文明單位」、「湘東區教育教學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臘市中學已建成一支「師德高,觀念新,業務精,能力強」的教師隊伍。全體師生員工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鬥志,勵精圖治,積極進取,團結務實,銳意創新,為開創臘市中學新局面而紮實工作,我們相信,臘市中學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