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57.20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黄道窑 的原始碼
←
黄道窑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黄道窑</big>'''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78f8de98817e7574.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4256525&sid=4459055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黄道窑 面积;2.1万平方米 地点;郏县城北10公里的黄道村东 年代;唐至元代的古瓷窑址 |} '''黄道窑'''位于郏县城北10公里的黄道村东马蹄河畔,面积2.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40米。1962年和1985年,冯先铭先生等两次来到该窑址调查。<ref>[http://www.zhongguociwang.com/show.aspx?cid=186&id=10966 河南郏县黄道窑] , 瓷网.中国, 2015年1月21日 </ref> ==窑址简介== 该窑址是一处唐至元代的古瓷窑址,品种有碗、碟、盆、缸、罐等,釉色有白、黑、黄、青、月白、天蓝、紫红等色,施釉较厚,造型别致。在白地黑花碗、罐上,书写有"风花雪月"、"[[春夏秋冬]]"等草体字样,有的还用花草图案装饰美化器表。 ==艺术特点== 唐钧,是黄道窑的代表性[[产品]],俗称"唐花瓷"、"唐花釉",在唐代被人称为"花翁"。 黄道窑生产的花瓷罐,是在黑釉、黄褐釉及茶叶末釉上饰以天蓝或月白色斑点,显得格外醒目,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窑[[工艺]]开辟了先河。 唐代遗物除花瓷和黄釉外,稍晚一些有白釉绿彩器,白釉略微泛黄,绿彩呈碧绿色。宋代北方流行的五角或六角形露胎盘,郏县黄道窑也有烧制,是为叠烧而形成的一种装饰方法。 元代烧制磁州窑[[风格]]的白地黑花和钧釉器物。白地黑花四系瓶,与禹州扒村窑的一样,上半部施白釉,以褐彩书"春夏秋冬"四字,下半部施褐釉。 唐代钧瓷的特征大致可用"厚重"来概括,它以黑釉上泼斑爆斑为[[代表]]的。它以黑白为主色调,其间黑中泛蓝,蓝中隐白,蓝白相间,且釉体斑纹随着烧成温度高低有流动感,显针尖状、丝缕状、流星状、雨点状等,变幻莫测,有着特殊的丰富的审美体验。这一美学成就与宋代钧瓷红紫相间的窑变[[斑彩]]十分相似,其根本工艺技法与宋代钧窑是一脉相承。故纳入了钧瓷的体系,称其为"启蒙期",唐代黄道窑钧瓷的造型极为丰富,如碗、盘、壶、缸、瓶、炉、人物、动物摆件等。这表明唐钧既有使用类[[器皿]],也向装饰、审美方面发展。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c086457247e|480|270|qq}} <center>郏县举行黄道窑瓷器精品展 </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返回「
黄道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