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1.175.16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高恒天 的原始碼
←
高恒天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高恒天</big>''' |- |<center><img src=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21890/20220507193652-111765913_png_85_140_23085.jpg/300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gou.com/v62837702.htm?fromTitle=%E9%AB%98%E6%81%92%E5%A4%A9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高恒天''',男,1963年生,[[陕西省]][[兴平市]]人。[[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哲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NDQ4MjA2MQ==&mid=2247496815&idx=6&sn=8205c9b5802990885f2cba976cef9506&chksm=ec608d8ddb17049be3fc5e821d68c8851237a44154ebd9944b0c1fed8e1d290336080f608884&scene=27 名师讲坛丨中国古代社会关系的五种维度 ],腾讯, 2022-06-24</ref>。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出生地点----陕西省兴平市 出生日期----1963年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西北大学]]哲学系 ==人物经历== 1986年本科生毕业于西北大学哲学系,199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南大学]]政治系,2003年博士 研究生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2004-2006年工作于[[湖南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 ==主讲课程==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公共课)。 2."文化哲学"(专业课)。 3."伦理学原著选读"(专业课)。 4."伦理学原理"(专业课)。 ==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目前,在伦理学研究方面,尝试从伦理思想研究到伦理的社会历史本体研究的研究范式转换。 ==主要贡献==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国家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03AZX006)之子项目--"秦汉道德生活史"(主持人)。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5&037693)--孔子与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主持人)。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XJL012--边缘地与经济协调发展(第二参与人)。 4.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05C003Z--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第二参与人)。 5.2007长沙市重大委托项目--长沙市公民道德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第一参与人)。 6.2007国家重点课题(07AZX007)--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研究(第二参与人)。 7.2008教育部重大课题(08JZD008)--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研究(第一参与人)8.2009年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马克思与孔子二人思想比较研究(09YBA166)。 主持人 9.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构建与践行研究(09&ZD003)(第一参与人)。 近五年来发表的主要论著 1.《道德与人的幸福》(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2.《德性的公正与规范的公正及其关系》(《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3.《秦汉时期道德生活的变动格局》(《道德与文明》2006第4期)。 4.《秦汉时期之南越道德生活》(《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5.《道德生活的特点与类型》(《学术论坛》2006第5期)。 6.《秦汉时期之东夷道德生活》(《东疆学刊》2007年第2期)。 7.《秦汉时代之匈奴道德生活》(《伦理学研究》2007年第2期)。 8.《中国传统伦理关系的特点》(《伦理学研究》2008年第1期)。 9.《孔子与中国道德人格转型》(《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2期)。 10.《秦汉时代西域诸民族道德生活》(《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3期)。 11.《孔子"士不怀居"观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意义》(《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2.《秦汉时代鲜卑族的道德生活及影响》(《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 [[Category:哲学家]]
返回「
高恒天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