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 的原始碼
←
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jpeg|有框|右|<big>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中學)</big>[https://www.schooland.hk/img/ssp/cymcass.jpg 原图链接][https://www.schooland.hk/ss/cymcass 来自 schooland 的图片]]] '''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Chinese YMCA of Hong Kong)为[[香港]]注册慈善团体,根据香港法例《[[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条例]]》成立及运作。<ref>[https://www.christiantimes.cn/news/1797/%E6%B8%AF%E5%B7%9D%E4%B8%A4%E5%9C%B0%E5%9F%BA%E7%9D%A3%E6%95%99%E9%9D%92%E5%B9%B4%E4%BC%9A%E5%90%AF%E5%8A%A8%E2%80%9C%E5%9B%9B%E5%B7%9D%E6%B5%81%E5%8A%A8%E6%95%99%E5%AE%A4%E2%80%9D 港川两地基督教青年会启动“四川流动教室” ],基督时报,2011-01-05</ref> ==历史== 基督教青年会源于英国[[伦敦]],于1844年由佐治卫良(George Williams)创立。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于1901年创办,是中、西青年会合一的年代,当时统称为“香港基督教青年会”,行政上分为“华人部”及“西人部”,初期租用德辅道中27号作为集会场地,开办“汉文日馆”,即今青年会中学的前身,于1913年在上环必列者士街皇仁书院附近建成学生宿舍,5年后在对面建成本港首间有室内运动场、泳池、餐厅及宿舍之青年会中央会所。其后于1929年在[[九龙]]兴建九龙支会。 1952年及1957年教育馆及学生公社分别落成。1956年创办李郑屋及石硖尾天台中心,成为当时备受称道之“天台服务”,直到1988年才结束服务。1960年适逢六十周年,筹划四大建设,同年购置市区会所,1961年完成中学校舍,1966年楼高20层之窝打老道会所大厦落成,成为本会之总部,其中包括国际宾馆、各项程序中心及体育馆等。 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于七十年代亦从事难民服务,计有“银禧难民营”及“亚皆老街第四难民营”。1970年接收了“基督教儿童福利会”之乌溪沙儿童新村,后更开办了“黄宜洲青年营”,扩展青少年户外活动。 青年会必街会所、青年会康怡会所、青年会柴湾会所、青年会小西湾会所、青年会九龙会所、青年会佐敦会所、青年会观塘会所、青年会蓝田会所、青年会石硖尾会所、青年会新界会所、青年会荃湾会所、青年会显径会所、青年会天水围天泽会所、青年会天水围天晴会所、青年会屯门会所、青年会彩晖会所(已于2007年关闭) ==青年营== 乌溪沙青年新村 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狮子会-青年会将军澳青年营 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联青社-青年会黄宜洲青年营 ==宾馆及酒店== 湾景国际宾馆 城景国际酒店 ==教育服务== 青年会专业书院 青年会书院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中学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小学 ==视频== ===<center> 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全省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代表会议召开</center> <center>{{#iDisplay:t3038auwa7y|560|390|qq}}</center> <center>西方需要接受基督教受到中国大环境塑造的一些现象</center> <center>{{#iDisplay:v32157h3be4|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240 基督教總論]]
返回「
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