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的原始碼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peg|有框|右|<big>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big>[https://c61.cnki.net/CJFD/big/QHMS.jpg 原图链接][https://mall.cnki.net/magazine/magalist/QHMS.htm 来自 中国知网 的图片]]]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75年,是由[[青海民族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核心学术期刊。曾于1992年、1996年连续两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7年、2009年连续两次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于2003年获得青海省报刊编校质量三等奖,并于2007年、2011年先后两次获得“全国民族系统学报优秀期刊”,2014年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AMI核心扩展版。2018年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扩展版”,2020年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现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等收录,并加入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等[[数据]]库<ref>[https://www.sohu.com/a/320178859_505827 史上最全分布式数据库概述],搜狐,2019-06-12</ref>。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前身《青海民族学院》(季刊·内部发行)创刊于1975年,1975-1978年共发表[[文章]]近300篇。1979年1月,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要,院党委决定将《青海民族学院》更名为《青海民族学院学报》(季刊·内部发行)(以下简称《学报》),设“地方史研究”“民族民间文学研究”“翻译研究”等栏目。1984年,经中国青海省委宣传部批准,开始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20世纪]]90年代,本刊步入成熟发展期。199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单位组织国内知名专家评审鉴定,从全国10000余家中文学术期刊<ref>[https://www.sohu.com/a/330591178_745007 学术期刊的级别、种类、等级,这篇文章全讲清楚了!] ,搜狐,2019-07-31</ref>中筛选出2300家,确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学报》名列其中并在全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中名列第15位;1996年,《学报》再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自创刊以来,《学报》发表的数十篇论文获[[国家]]和省级优秀学术成果奖。1998年,《学报》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扩大了对外影响。于2007年、2011年先后两次获得“全国民族地区优秀学报(期刊)”称号,其中“藏学研究”、“土族研究”被评为优秀栏目。2009年,青海民族学院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经申请,从2010年第1期起,《青海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青海面向全国,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突出青海地方性及民族性特点,注重对人类学、文化学的研究,努力反映我校教学改革及当代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突出社会学与民族学特色,现设有“社会学研究”“民族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经济学]][[研究]]”“人类学研究”“语言与文学研究”“文化与艺术研究”“历史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法学研究”“藏学研究”等栏目,并适时推出贴近学术前沿的焦点、热点问题相关专题特色栏目。 欢迎观点新颖、学风严谨、论证严密、语言流畅的学术论文投寄本刊。 ==投稿指南== ===征稿启事===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青海民族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975年创刊,1984年开始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扩展版期刊、《中文核心要目总览》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扩展版期刊等,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来稿者需要了解以下内容。 一、办刊宗旨: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青海面向全国,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突出青海地方性及民族性特点,注重对人类学、文化学的研究,努力反映我校教学改革及当代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 二、题材范围: 来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藏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民族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经济学研究、人类学研究、民俗学研究、语言与文学研究、文化艺术研究、历史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法学研究等。 三、来稿要求: (一)来稿一般以15000字以内为宜; (二)来稿需提供200-350字的中英文摘要;3-5个关键词; (三)来稿须按顺序注明:作者简介(包括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学历学位、所在单位、[[职称]]、研究方向等),联系方式(包括电话、邮箱、单位邮编、邮寄地址和邮编等); 例:王建国(1949-),傣族,云南昆明人,[[博士]],XX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民族经济。(具体格式参考往期期刊) (四)如为[[项目]]成果须注明:项目名称,来源及编号; 例:本文系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XXXX”(项目编号:XXXX)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五)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请根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2015著录:文中注释作文后注处理,以①②③……排序,与正文一一对应;参考文献采用文后注,以[1][2][3]……统一排序,同一文献在文后只须出现一次并分别标注引用页码; 具体格式为: 专著——[国家]作者[[姓名]].书名[M].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版次:引用页码. 期刊——[国家]作者姓名.标题[J].[[期刊]]名,出版年,版次:引用页码. 博硕论文——[国家]作者姓名.标题[D].学校所在地:[[学校]],年份:引用页码. 报纸——作者[[姓名]].标题[N].报刊名,X(年)-X(月)-X(日). 析出文献——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网络资料:只能采用党和[[国家]]各部委、各地方党委、政府门户网站所发布的信息,标注网络资料发布网址和日期。 参考文献标识:专著[M]、论文集(C)、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专利]](P)、[[标准]](S)、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Z]。 (六)投稿时,投稿以[[论文]]题目命名。 ==视频== ===<center>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青海民族大学举行建校70周年创新发展大会</center> <center>{{#iDisplay:v00322ncsot|560|390|qq}}</center> <center>青海民族大学:立德树人70载 桃李满园遍芳华</center> <center>{{#iDisplay:z00325ag8iw|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 050 連續性出版品;普通期刊 ]]
返回「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