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金台镇 的原始碼
←
金台镇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金台镇.jpg|thumb|right|金台镇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8/8008dba8a93e49459388a889e7c4a850.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192693366_802828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 '''金台镇'''位于南充以北,距城区14公里,面积四十平方公里,从市区驱车20分钟可到达。海拔高度319米。地理位置据县志载:金台,旧名韩家场,明代建场,明末兵毁。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在金台山重建,更名为金台场。清宣统二年(1910)以场设镇,民国29年改镇为乡。1993年撤乡建镇。金台一坝地下水丰富,凿井丈许,则有涌泉。堪称井乡。<ref>[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068313_1 金台镇] </ref> [[File:金台镇1.jpg|thumb|right|金台镇1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05/ba28f6170ed64f459b67193f5bef8708.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273451906_371713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 ==建制沿革== 地理位置,据县志载:金台,旧名韩家场, 明代建场,明末兵毁。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在金台山重建,更名为金台场。 清宣统二年(1910)以场设镇, 民国29年改镇为乡。 1993年撤乡建镇。金台一坝地下水丰富,凿井丈许,则有涌泉。堪称井乡。 2019年8月3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南充市调整顺庆区和仪陇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大林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金台镇管辖,金台镇人民政府驻金光街19号。 '''行政区划''' 金台镇下辖18村: 董家院村、肖家庙村、万佛桥村、包包田村、梨子园村、打石厂村、金寺院村、土垭村、蒙承宫村<ref>[http://tianqi.moji.com/liveview/picture/72228258 建制沿革] </ref> [[File:金台镇2.png|thumb|right|金台镇2 [http://sc3n.com/data/upload/ueditor/20191202/5de4acfd69b71.png 原图链接] [http://sc3n.com/News/detail/id/8494 图片来源于四川三农新闻网] ]] ==地理环境== 海拔460余米的金台山巍然挺立于金台镇场口。金台山,原为九龙山,属南充龙泉山脉,其山峰峦叠嶂而连绵不断,有九座山头,主峰危峰兀立延伸于云台山,山脊随山势走向延伸于数千米之外而近似龙身。人们从山前直上数百级崎岖石梯,才能到达山顶,山上林壑优美,蔚然深秀,峭壁危峰,站在山的顶峰可眺望三十里远的清泉寺寺峰及庙宇。 '''相关古墓''' 金台山延伸与之相连龙尾峰(云台山)山脚处有古墓穴共两座,由岩壁内凿造而成。崖墓形制差异不大,均有墓门、墓道、墓室,墓室内有棺台,墓壁有龛。顶为平顶及穹窿顶等。墓室一般长3米,宽2.4米,顶高1.8米左右。墓室相连。这处崖墓群,因年长月久,现已严重破损,墓内已无随葬品及尸骨遗骸。 '''参天古树''' 清朝末年间,从金台场场头至场尾一里路的距离,林木葱茏,绿树成荫,乡民尤以场上有老黄葛树八棵的谈资而骄。在解放前场上树木惨遭砍伐,而后竟存两棵黄葛树未遭砍伐。笔者少年时曾问及祖父这两棵树的树龄,祖父告知,在他年幼时这些黄葛树都已长成十围之木,树高数十米,枝繁叶茂,树的根茎很深,其中一棵树的根茎已盘根蹿绕到几十米外的会馆田了。(笔者祖父出生于1918年)至今竟存活的两棵黄葛树其具体树龄也无从考证。 '''寺庙林立''' 成为顺庆北路山区一处香火旺盛的古庙宇群集之地,共有八座寺庙全分布在金台境内([[万寿宫]]、[[禹王宫]]、[[蒙承宫]]、[[金寺院]]、[[龙神院]]、[[董家院]]、肖家庙、张爷庙)。金台八座庙宇数万寿宫和禹王宫最为宏伟,殿宇森严,气象万千,禹王宫前四根9米高的整根青石雕刻的盘龙柱,雄武威风。两座宫殿占地22456平方米。 万寿宫及禹王宫建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寺庙建筑以木石结构相结合,以木结构为主,青石柱壁为辅。 两座宫殿前后共18个院落,各个院落都有殿、堂、房、舍、廊等。其外形朴实,寺庙的柱于、斗拱、门窗、墙壁等均为土红色。 庙内镌铸木雕,形象丰满,面容劲猛,姿态各异的罗汉演武像栩栩如生,石刻笔法跳跃,点画峻厚,骨力遒劲,笔锋犀利,以隶为主,而又富于变化,有的急如猛浪狂奔,有的缓似流水潺潺。 1930年,两座宫殿改为金台学堂,其它寺庙均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起毁损,僧人还俗。在“文化大革命”中寺庙内浮雕、罗汉演武像、碑记、楹联、诗屏、匾额、椋木、四柱等遭到更为严重的破坏,没有一尊具备完整的形象,庙宇拆毁过半。“文革”后禹王宫演武场改为戏遛坝子,罗汉演武台改为川戏台,其它寺庙后来成为生产队保管室,以及村集体用房,而后又陆续拆除改建。万寿宫于1986年拆除后原址新建金台小学主教学楼,1997年为扩建校园,禹王宫即在1997年完全拆除,至此金台所有寺庙彻底消失。<ref>[https://www.sohu.com/a/442898897_120054246 地理环境] </ref> [[File:金台镇3.jpg|thumb|right|金台镇3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084490972/0/0 原图链接] [https://kuaibao.qq.com/s/20191229A05ER700 图片来源于看点快报网] ]] ==北区山乡英== 县志载,在“顺泸起义"时,刘伯承亲临指挥,在顺庆激战一天后,终因寡不敌众,"顺泸起义"失败,义军随即撤离顺庆城区。1926年12月15日,起义军败退至顺庆北路山区金台场。总指挥部设立在金台场下场口一稻田处召开作战会议,后人即把此田拟名为“会馆田”,至今会馆田四周还残存有指挥部防御工事青石板墙。(会馆田现处金台镇小学旁)义军当时即居住在万寿宫,禹王宫休整。前方观察哨所及制高点设立在张爷庙内,此处地势可观察金台整个地域。 据南充县志“抗战英名目录”记载,在抗日及抗美援朝等战争中,金台涌现的六位烈士,在战争中他们勇猛顽强,多次勇挫敌军,他们分别是罗天武、赵凤文、蒙伯林、董仁宝、彭高远、冯昌良、六名烈士都壮烈牺牲于抗战。 古老的金台镇,南充的北大门,这一方英雄的乡土,人文荟萃的地方,是不能被世人遗忘的。<ref>[https://yk.tuniu.com/trips/12584833 北区山乡英] </ref> [[File:金台镇4.jpg|thumb|right|金台镇4 [http://n.sinaimg.cn/sc/transform/20160224/i_fv-fxprucv9825769.jpg 原图链接] [http://sc.sina.com.cn/news/m/2016-02-25/detail-ifxpvysx1628264.shtml 图片来源于新浪四川网] ]] ==历史景观== '''穿斗青瓦里金台不只是个传说''' 汽车驶出南充城区一路向北,过潆溪镇,大约10分钟后就到了顺庆区金台镇。这个古镇有着400多年的历史,至今还流传着许多传奇。 [[File:金台镇5.jpg|thumb|right|金台镇5 [http://s14.sinaimg.cn/mw690/001Vvwlizy75vMM24tT7d&690 原图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4171200102wkf7.html?tj=2 图片来源于新浪博客网] ]] '''挖出一个黄金铸造的砚台''' 在镇上的一个茶馆里,听几位八旬老人讲,金台镇原名韩家场,建于明代,场址在今天场镇以东1公里的董家院村。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曾经带兵转战于此,韩家场也因此在明末的战火中被毁。 到清初“湖广填四川”时,大量移民迁入,需要重建韩家场。地方官考虑到原来的韩家场建于高岗之上,取水不便,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选中距韩家场1公里的平坝处重建。这里地下水丰富,凿井丈许,则有泉涌。其中有处泉水呈黑色,常年喷涌,遇大旱也不枯竭。就是在这股黑色泉水之下,重建时挖出一个黄金铸造的砚台,于是将韩家场更名为金台场。清宣统二年(1910年)以场设镇,所以有了“金台镇”。 金台有没有金砚台如今已无从考证,但当地曾经产黄金却是事实。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在位于场镇附近的罗盘山、摇金山,看到了许多人工挖掘的洞子,村民叫做“金洞子”。这些洞大多深不见底,洞内有洞,四通八达。 18个院落的家庙气势宏大,在金台场镇口,海拔460余米的金台山巍然挺立。据当地老人介绍,金台山的九座山头上原来都分别建有庙宇、道观,镇内有万寿宫、禹王宫等八座家庙。 其中最让老人们怀念的是修建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的万寿宫和禹王宫。两座庙宇占地2万多平方米,房屋院落毗邻,形成一处庞大的古建筑群。木结构的建筑,青石柱壁,土红色的斗拱门窗,看起来森严雄伟。“前后共18个院落,各个院落都有殿、堂、房、舍、廊等。”老人们说。 “当时庙宇内有很多木雕,”金台小学退休教师李国林说,以山水树木、戏剧故事为主要内容,三国故事最多。也许是当地人喜欢三国大将,像万寿宫内供奉着三国时蜀国大将关羽,张爷庙内则供奉着张飞。 金台境内的数十座寺庙均于上世纪50年代初毁损。1997年,禹王宫拆除。李国林告诉记者,拆除时人们在梁木上发现一块匾额,上面详细记述了万寿宫和禹王宫的修建始末。根据匾额上镌刻的“饶、黄、余、赖”、“赣州会所”等内容来看,万寿宫和禹王宫应为当时“饶、黄、余、赖”四大姓氏修建的家庙,而这四大姓氏很可能就是“湖广填四川”时从江西等地迁徙至金台的。 [[File:金台镇7.jpg|thumb|right|金台镇7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05/06806c7f836645509759b2e318637658.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273451906_371713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 '''穿斗青瓦房连成古街''' 场镇上,至今还保留着一条宽不足5米、长达千余米的古街。 古街两边多是明清时期的青瓦房,为穿斗结构。梁木铆钉相连,柱柃相互贯通,屋脊连成一体,房屋交错,庭院深深。墙壁多为木板拼接而成,偶用黄泥、竹篾敷就。 在鳞次栉比的明清民居中间,夹杂着学校、政府、银行等高楼大厦,以及砖混结构的小洋楼。尚存的一些老屋,也被主人改换门庭,安装上了卷帘门或玻璃。街面也改用混凝土浇筑而成。街上非常冷清,一些老人还固守在老街上,做着小生意。 “古场镇原来很繁华。”李国林说,遇到赶场天,搬罾、大林等乡镇的农民都会来赶集,街上人头攒动,车水马龙。古街上20多家茶馆家家座无虚席,说书的、打金钱板的、耍小魔术的、卖唱的,热闹非凡。 “新街修起后,做生意的、买东西的都跑到新街上去了,老街就逐渐变得‘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看着落日,李国林淡淡地说。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金台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