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45.18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重生之路 的原始碼
←
重生之路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kfzimg.com/sw/kfz-cos/kfzimg/16469149/cc9cb2d70e902f94_n.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ook.kongfz.com/12406/5544837521/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small> |} == 内容简介 ==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与逆转,也许并不是一场终将失败的战斗。 在我们熟悉的认知里,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慢性病,且不可治愈,不论是患者还是照护者,都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在本书中,全球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研究专家戴尔·E.布来得森教授总结其30多年研究经验,认为用单一药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希望较为渺茫,并指出未来更具希望的方向是个性化治疗。 书中7位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讲述了自己的记忆、时间、生活是如何像掉进黑洞般慢慢消失,又是如何从绝望中寻找到希望,实现认知功能衰退的逆转。他们中有哈佛大学的高材生,有企业家,有神经科退休医生,有护理学教授,详细揭示了遵循的检测方法和个性化治疗方案,以及如何在运动、饮食、大脑训练、医学检测、基因检测等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自我管理与干预。 如果你也正在预防、目睹或经历着自己或所爱之人逐渐遗忘整个世界,这本集结患者振奋人心的真实经历和该领域专家观点的先锋之作,能为你带来更多诊疗和治疗上的新思路与希望,帮助你自己或所爱之人找回那丢失的记忆、时间与生活。 == 作者简介 == 【美】[[戴尔•E.布来得森]](Dale E. Bredesen) 国际公认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研究权威专家,巴克老龄化问题研究所创始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拥有30多项个人专利。 曾在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坦利·普鲁西纳教授的实验室研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担任神经病学首席住院医师。 1998年,创办巴克老龄化问题研究所,这是美国早期专门研究衰老和慢性疾病关系的独立研究机构。2013年,回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心主任。 他和他的团队研究阿尔茨海默病问题30多年,发表了200多篇研究论文,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 书评 == 前几日,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让阿尔茨海默这个词再次提上热搜。一提到这个词,人们往往会随之想到“老年痴呆”,认为这是一个老年人才会出现的疾病。其实不然,经科学研究发现这个病“潜伏”的时间可能会比大众想象中的还要早,约在三四十岁左右。而在这本《重生之路: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与逆转》之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七例患者在患病之后治疗而得到改善的事例,事实也在向我们证明书封上那句话或许没有错:也许,这并不是一场终将失败的战斗。 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引用专业文献里的定义,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型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和脑血管性痴呆(VD)两种。阿尔茨海默病痴呆和脑血管性痴呆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记忆力减退、人格障碍及行为障碍,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甚至出现严重的人格改变等。这一系列的改变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 同时,随着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日渐提高,该病患病率也在升高,据不完全统计,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仅次于癌症之后的导致老年人死亡的“杀手”。患上阿尔茨海默病,不仅仅只是对患者产生困扰,对他们的家人也是如此。在这本书中出现的七名患者有人提出过要自我了断,不想给家人带来任何的负担;也有人不愿意就此忘记自己深爱的孩子和家人们;更有人在治疗中途想过要放弃,因为治疗往往伴随着高额的消费,最后也是在家人的支持下坚持了下来,最后也活得很潇洒,至少晚年是挺安详的。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是真的无药可救吗?或许在目前来说,确实是如此。但我们对它的研究从未放弃过,也是有了不小的进展。例如最近有一项研究表明,感染新冠肺炎之后,染上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将会大大增加。新冠病毒感染细胞之后会诱导产生细胞衰老相关分泌表型,而衰老却又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个危险因素,而这两者之间更加确切的关系还在研究之中,这或将成为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的新思路。 言归正传,既然目前尚未有可以治疗的药物,那么是否能够预防或逆转呢? 治未病,获新生 说到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再将布莱得森博士在文中给患者提供的ReCODE治疗方案来看,笔者第一时间反应想到的一个词便是中医的治病理念之一:治未病。这个词源于《黄帝内经》中的:“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而这个治未病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其中,最难的也是第一个,未病先防。 布莱得森博士的ReCODE治疗方案,笔者大致总结了一下,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那便是改掉所有的坏习惯,养成健康的良好作息饮食习惯。其实笔者觉得这个方案应该是可以针对大部分由于没有恰当作息的患者,对于一些遗传性的阿尔茨海默患者仅能提供缓和的疗效,或许做不到逆转甚至是预防,毕竟对于遗传病,同样也是如同深沟一般难以探寻。即便是如此,这里也依旧有着一个很大的缺陷,这个治疗方案对于家庭经济条件尚且许可的患者能够长期坚持下来,但对于家庭经济负担较大的患者而言,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何出此言呢?先脱开睡眠质量这个不谈,做到早睡早起,并且保证至少七小时睡眠是强制执行二十来天以后就能坚持下来的习惯,但饮食或许就略显艰难。在饮食上,首先得摆脱麸质食物,即含有小麦等的食物,无麸质食物在碳水化合物和淀粉含量上相对较少,可以有效抑制高血压等病。但长期下来,只吃无麸质食物会引发一个问题,那就是营养不均衡,在文中也提到了,需要辅以膳食补充剂且是要符合要求的,价格不菲。因此笔者在前文也说了,这个方案不适合所有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那么,对于“贫民”级别患者真的就无可奈何了吗?只能听天由命了吗?不知大伙是否还记得“治未病”这三个字。预防的方式不止一种,或许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比如每天都按时睡觉,不熬夜,不通宵;每周至少有3-5天去做半小时左右的运动;不经常吃油腻、油炸类的食物,偶尔过过瘾倒还好,长期吃那就不行;在饮食上可以适当注意一下膳食搭配等。在21世纪的网络时代,想必各位的养生方法比笔者多得多,光看是无用的,只有行动起来才是根本。 笔者认为这本书不论是对患者或患者家人本身有着重要意义,也对科研人员有着一定的帮助,更是对于形如我们的普通读者有着莫大的帮助。希望在未来的某日,阿尔茨海默病能够得到突破性的进展吧。 <ref>[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897325/ 豆瓣网]</ref>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重生之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