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2.121.5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辅音音素文字 的原始碼
←
辅音音素文字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辅音音素文字.jpeg|有框|右|<big></big>[https://pic2.zhimg.com/80/v2-cc083126bad16251c2cdba4b7865b921_720w.jpg 原图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346955318 来自 知乎 的图片]]] '''辅音音素文字'''是一种文字的书写系统,其特点是每个符号都代表辅音,须补上适当的[[元音]]才能读出。通俗说法常把辅音音素文字称为(辅音)字母,例如腓尼基字母、[[阿拉伯字母]]。辅音音素文字的元音通常不标出而暗含于音韵中,即便有也是选择性地标记,并非主流的书写形式,如希伯来文的nikkud和阿拉伯文的harakāt。希伯来文在后期发展成为使用元音标记,使它从辅音音素文字过渡成为准全音素文字,不过元音的标记并不是强制性的。<ref>[https://www.docin.com/p-1836249062.html (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表)辅音音素文字:辅音音素文字 ],豆丁网,2017-01-18</ref> ==语源== 辅音音素文字(Abjad)这个字源自古代排序的前四个阿拉伯字母(对应拉丁字母ABCD),因为古代阿拉伯字母是典型的辅音音素文字,正如全音素文字的英文字“Alphabet”是由首两个希腊字母的全名(α(alpha)和 β(beta))组成,因为希腊字母是最早的全音素文字。 ==起源== 辅音音素文字属闪族文字。这类文字被认为源自原始西乃山字母(约1500 BC),而它又被认为源自埃及圣书体。值得注意的是,而辅音音素文字又比埃及圣书体更加简易朴素。 首类获得广泛使用的辅音音素文字是[[腓尼基]]字母。与其他同时期的文字(如楔形文、埃及圣书体)不同,它只由24个符号组成。其易用性使得航海商人在任何地方都能使用这些符号。腓尼基人后来改用新的书写系统,包括希腊字母和亚兰字母。希腊字母的出现促使了后来西方文字(如西里尔字母和拉丁字母)的发展和演变,而亚兰字母则成为现今多数亚洲的辅音音素文字和元音附标文字的祖先。亚兰字母传播至亚洲,远至印度发展成婆罗米文(约300 BC),而婆罗米文是多数印度和东南亚的元音附标文字的祖先。 在中东,亚兰字母使希伯莱文和纳巴泰文兴起,它们都保留了很多前者的文字形式。而叙利亚文是亚拉姆文的[[草书]]变异体。阿拉伯字母源于纳巴泰字母还是[[叙利亚]]字母还未有定论。 ==与数字的关系== 现代辅音音素文字亦曾经用于“Isopsephy”(赋予单词中每个字母一个数值,并相加而得到一个数字),在发展出进位式数字系统以前,这曾经是正规的数字书写系统(阿拉伯数字系统确立之前)。在某些语言中,这种文字和数字的关系也影响了诗和神秘性的使用,例如由旧约[[圣经]]衍生出的卡巴拉,希腊字母也分别跟某些数字相对应。 ==不完全的辅音音素文字== “完全”的辅音音素文字是指文字完全没有元音标示。然而,大部分现代的辅音音素文字,如阿拉伯文、希伯莱文、亚拉姆文、阿维斯陀语,都“不完全”,它们可能有一些母音符号,或者有选择性的附加式元音标记,或二者皆有。完全辅音音素文字的例子如古腓尼基语。 在公元前9世纪,[[希腊]]人适应了用腓尼基字母标记自己的语言,但希腊语的标示若少了元音将会极不明确,所以他们修改了腓尼基文。希腊人不需要喉音字,如:א(aleph)、ה(he) 、ח(het)、ע(ayin)、ו(waw)、י (yod),所以这些符号被分配了元音的音值(辅音字母当元音字母用)。于是希腊字母成了世界上第一种真正的“音素型”字母。 元音附标文字沿另一条路发展。基础辅音符号含有内在的“a”元音,钩或短线就加在基础辅音符号的不同部位以修改元音。南阿拉伯字母就用这样的方式发展成吉兹字母(约500 BC - AD 400)。类似地,在西元前三世纪左右,亚兰字母发展成了婆罗米文。 ==辅音音素文字的原理== 使用辅音音素文字的语言,词根多半有三个以上的辅音,元音则用于屈折变化或衍生形态,因此不标元音的写法能够适应这些语言的语法结构。 例如,阿拉伯语的词根“ذبح”(to sacrifice),可以衍生出“ذَبَح”(he sacrificed)、“ذَبَحْتَ”(you(masculine singular)sacrificed)、“ذَبَّح”(he slaughtered)、“يُذَبَّح”(he will slaughter)、“مَذْبَح”(slaughterhouse)。 ==语言学研究历史== “辅音音素文字”这个术语首先由[[美国]]语言学家彼得·T·丹尼尔斯(Peter T. Daniels)提出,用以描述西闪语族文字的所属类别,取代了原先的常用术语“辅音性字母(consonantal alphabet)”、“音节文字(syllabary)”、“辅音文字(consonantary)”。此外有些语言学家认为西闪语族文字是一种字母,有些认为它是另一种书写系统,有些则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音节文字。 彼得·丹尼尔斯提出的上述两个术语着眼于文字的外部特征,而忽视了它们和整个闪语文历史成员的关系。多数人更喜欢把西闪语族文字看作“不成双”(元辅音不能放在一起)的音节文字,即强调辅音暗藏元音的文字。 ==视频== ===<center> 辅音音素文字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傅友英语音素表》——辅音分类:清辅音、浊辅音</center> <center>{{#iDisplay:n0974yyutgr|560|390|qq}}</center> <center>13国际音标辅音音素总结</center> <center>{{#iDisplay:r079736rnu0|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返回「
辅音音素文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