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6.51.18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谭正岩 的原始碼
←
谭正岩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谭正岩 | 圖像 = [[File:谭正岩2.jpg|缩略图|center|[http://news.cri.cn/mmsource/images/2010/11/26/06ce753481d0448a892200f39b364d2c.jpg 原图链接] [http://news.cri.cn/gb/32464/2011/12/16/1325s3482282.htm 來自国际在线]]] | 圖像說明 = 京剧老生 | 出生日期 = 1979年08月26日 | 國籍 = 中國 | 别名 = | 職業 = 国家一级演员 | 知名原因 = 第五届CCTV全国青京赛金奖 | 知名作品 = 《[[定军山]]》</br>《将相和》</br>《[[失空斩]]》</br>《[[四郎探母]]》</br>《战马超》。 }} '''[[谭正岩]]''',男,京剧老生。现为北京京剧院主演,国家一级演员。谭门第七代嫡传人,祖父是著名表演艺术家[[谭元寿]]、父亲是著名京剧演员[[谭孝曾]]。第四届青研班学员。1979年8月26日出生在北京,梨园世家,其祖上是京剧老生谭派创始人。属梨园名门之后人。他兴趣高尚,乐于助人,近年来热衷于慈善事业。是当今京剧界优秀青年人才,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知名度。 2017年11月4日晚19:30,在央视综艺频道首期《[[我要上春晚]]》节目中,演出"创意戏曲秀"《谭》。 == 人物概述 == 谭正岩,男,[[北京京剧院]]一级演员。京剧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学员。文化部青联委员。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 == 梨园世家 == 谭正岩,1979年08月26日出生,出生于北京的梨园世家“[[谭家]]”,祖籍武汉市江夏区。梨园,原是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中国人民在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把几代人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称为“[[梨园世家]]”,戏剧界称为“梨园界”等等。 == 演艺经历 == 1991年至1997年,就读于北京戏曲学校,学习京剧表演;师从[[钱荣顺]]、张庆良、[[李少祥]]、王志连、[[李金声]]、白元鸣、曲咏春等老师,学习文武戏,剧目有《林冲夜奔》《托兆碰碑》《白水滩》《文昭关》《截江夺斗》《失空斩》《八大锤》等剧目。 1997年至2001年,在中国戏曲学院表演本科班学习,先后与[[马玉璋]]、张志祥、[[陈曾坤]]、[[陈国卿]]老师学习文武戏,剧目有《挑滑车》《蜈蚣岭》《战太平》《红鬃烈马》《长坂坡》。2001年进入北京京剧院,工作至今。2004-2007就读于第四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 2017年11月4日晚19:30,在正式登陆央视综艺频道首期《我要上春晚》节目中,京剧谭派第七代传人谭正岩默契搭档《中国有嘻哈》人气选手[[辉子]]带来一场新意十足,花样百出的“创意戏曲秀”《谭》。 2017年,参加综艺节目《创意中国》,并且和两位年轻嘻哈唱手为观众带来一曲令人惊艳的《定军山》。 经典剧目《[[贵妃醉酒]]》与意大利名曲《[[Time to say goodbye]]》也能共同演绎一场欢聚别离。嘉宾[[方军]]甚至被表演传达出的情绪感染到流泪,感叹到“真正的艺术经得起PK,不会被时代淘汰。”<ref>[http://ent.dzwww.com/tt/201712/t20171218_16793048.htm “京剧老生”谭正岩惊艳亮嗓《创意中国》], 大众网, 2017-12-18</ref> 一场将京剧经典曲目《贵妃醉酒》同意大利名曲《Time to say goodbye》相融合的表演《当东方遇到西方》,让全场观众切身体会了“音乐不分国界”的真谛,更感受到中国传统京剧的动人力量。 == 主要作品 == 《[[定军山]]》、《[[将相和]]》、《失空斩》、《四郎探母》、《[[战马超]]》 == 获奖情况 == 在2005年CCTV京剧青年演员[[电视大赛]]中,获得老生组[[金奖]]。 == 活动年表 == '''2001年'''春节戏曲晚会电视小戏《义拍定军山》(李玉声、[[赵保乐]]、李胜源、[[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 '''2004年春节戏曲晚会'''京剧《定军山》([[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 2005年10月7日,第五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老生组) 2005年12月10日,农历乙酉年十一月初十日,晚:纪念[[方荣翔]]诞辰80周年京剧演唱会举办 2005年12月30日,农历乙酉年十一月三十日,19时45分:怀仁堂2006年新年京剧晚会举行 2006年1月28日,农历乙酉年十二月廿九日:2006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2006年3月4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初五日,19时30分:梨园之春——优秀青年京剧演员慈善演唱会举办 '''系列节目''' '''2006年7月10日''',农历丙戌年六月十五日,晚:'''《2006'''毕业歌》系列节目 长安大戏院重张十周年 '''2006年9月27日''',农历丙戌年八月初六日,'''19时30分''':长安大戏院重张十周年演出第一场 长安大戏院重张十周年演出第一场,由北京京剧院演出。 演出剧目 《龙凤呈祥》(奚中路饰赵云,谭孝增、谭元寿、谭正岩分饰刘备,杜镇杰饰乔玄,黄德华饰乔福,李鸣岩饰吴国太,邓沐玮饰孙权,[[梅葆玖]]、史依泓、李洁分饰孙尚香,张学津饰鲁肃,[[叶少兰]]、金喜全分饰周瑜,杨赤饰张飞) '''2006年10月1日''',农历丙戌年八月初十日,'''19时30分''':长安大戏院重张十周年演出第五场 长安大戏院重张十周年演出第五场,为生行折子戏专场。 演出剧目 《定军山》(谭正岩) [[File:谭正岩.jpg|缩略图|右|center|[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10/11/26/21efc4f4f5a54837883e9b653a1efeae.jpg 原图链接] [http://news.cri.cn/gb/32464/2011/12/16/1325s3482282.htm 來自国际在线]]] 《搜孤救孤》([[王佩瑜]]) 《让徐州》(严阵) 《借东风》(朱强) 《斩子·见娘》([[倪茂才]]) 《徐策跑城》(裴永杰) 《空城计》(张建国) 《文昭关》(张克、李军、杨少彭) '''谭富英诞辰百年''' '''2006年10月20日''',农历丙戌年八月廿九日:纪念[[谭富英]]诞辰百年系列演出第一场 纪念谭富英诞辰百年系列演出第一场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行。 演出剧目 《定军山·阳平关》(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王平、杜镇杰、徐尚宾分饰黄忠,尚长荣饰曹操) 2006年10月22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初一日:纪念谭富 英诞辰百年系列演出第三场 纪念谭富英诞辰百年系列演出第三场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行。 演出剧目 《四郎探母》(谭正岩、王平、杜镇杰、张克、李崇善分饰杨延辉,王蓉蓉、尚伟分饰铁镜公主,马小曼饰萧太后,赵葆秀饰佘太君,李宏图饰杨宗保,卢 松饰杨延昭) 河北大戏院 '''2007年1月25日''',农历丙戌年十二月初七日,'''19时40分''':河北大戏院2007年1月25日演出 '''2007年1月25日''',河北大戏院演出京剧,由北京京剧院与河北省京剧院联合上演《四郎探母》。演员有迟小秋、刘山丽、杨少彭、谭正岩、王小蝉、赵建中等。 “京昆系列演出季” '''2007年3月28日''',农历丁亥年二月初十日,19时30分:2007年“百花芬芳——京昆系列演出季”第十场 '''2007'''年“百花芬芳——京昆系列演出季”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行。北京京剧院演出。 演出剧目 《赵氏孤儿》(高彤,张笠媛,李小培,谭正岩,李扬,穆宇,王玉玺,丁桂玲) '''2007年3月30日''',农历丁亥年二月十二日,19时30分:2007年“百花芬芳——京昆系列演出季”第十二场 演出剧目 《四郎探母》(谭正岩,张笠媛,刘山丽,沈文莉,王玉玺,穆宇) “传统京剧演唱会” '''2007年8月26日''',农历丁亥年七月十四日:“生旦净丑——传统京剧经典名段演唱会”举行 北京京剧院在天津河西区举行“生旦净丑——传统京剧经典名段演唱会”,演出按四大行当分类表演,谭正岩、陈静、李小培等参加演出。 '''2011年2月15日''' 应邀参加由大庆广电总局、精神文明办、大庆京剧协会等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举办的“梨园情、大庆美”2011年元宵京剧晚会。演出曲目: 《捉放曹宿店》《四郎探母坐宫》《空城计》,并和大庆青年京剧迷亲切握手并签名留念。演出极为轰动并广受好评,为大庆人民称道。 2011年6月5日,由谭门祖孙三代联手复排的现代京剧《[[沙家浜]]》将在梅兰芳剧院上演。83岁高龄的谭元寿老先生将亲任复排指导,62岁的谭孝曾、32岁的谭正岩父子联合饰演“[[郭建光]]”,重现谭老先生四十年前的风采。京剧名家[[王蓉蓉]]将助阵,出演阿庆嫂。<ref>[http://ent.163.com/11/0427/20/72M1MBO100032DGD.html 谭门三代复排《沙家浜》 王蓉蓉演阿庆嫂], 网易娱乐, 2011-04-27</ref> 2011年12月23日、24日,谭正岩将在北京长安大戏院连演两个晚场,12月23日是全部《四郎探母》。12月24日,谭正岩文武双出专场。演员一般都是先演文戏,后演武戏,因为武戏要耗费很大的体力,先演武戏对后面演文戏时的发挥有很大影响,功力不够,唱高腔时底气会不足。但此次谭正岩偏要挑战这一“禁忌”,先《[[战马超]]》,前长靠,后短打,与张飞杀个昏天黑地;再《[[将相和]]》,正岩饰演的蔺相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廉颇感动得背上荆条来请罪。 2013年北京电视台春晚将融入浓浓的京剧元素:谭正岩及其父[[谭孝曾]]、祖父[[谭元寿]]同台献艺,将为广大戏迷带来最经典的谭派代表剧目。<ref>[http://ent.163.com/13/0131/15/8MIDPLDD000333J5.html 谭正岩祖孙三代亮相BTV蛇年春晚], 网易娱乐, 2013-01-31</ref> 2013年1月30日,经过一个下午的彩排,晚会于当晚进行录制。此次是谭家祖孙三代首次亮相北京台春晚,在众多京剧青年演员中拥有极高人气的谭正岩带来了著名京剧曲目《定军山》,其父[[谭孝曾]]表演了《将相和》,而祖父[[谭元寿]]的压轴出场则将整场晚会推向高潮。 京剧谭派艺术是中国最早创立的京剧流派,谭派唱腔以委婉古朴而著称。谭派现在是七代嫡传。谭派祖孙三代同时亮相春晚舞台,并和主持人[[栗坤]]一起向大家拜年,无疑是2013年BTV春晚的最大亮点。 2013年2月5日下午,在欢乐过小年的喜庆气氛中,“谭鑫培大戏楼新春演出季”精彩揭幕。在中国最大古戏楼——[[谭鑫培]]大戏楼里的舞台上,江夏籍著名歌星[[任贤齐]]、谭门京剧第七代传人谭正岩同台献唱,国粹京剧与流行音乐同台竞辉,为武汉市民奉上了特别的小年饭。<ref>[http://hb.sina.com.cn/view/yc/2013-02-05/100251526.html 国内最大古戏楼昨日江夏开张 任贤齐谭正岩揭幕], 新浪湖北网, 2013-2-5</ref> 开幕式最大亮点在于谭门后代谭正岩与流行歌手任贤齐现场对垒,比拼魅力,谭正岩首先带来一曲《沙家浜》唱段《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这也是谭正岩的爷爷谭元寿当年在《沙家浜》中饰演郭建光的经典唱段。谭正岩的演唱字正腔圆,韵味醇厚。刚一亮嗓,全场叫好声就此起彼伏,还有不少观众跟随他一起哼唱。一曲唱罢,应观众们的要求,谭正岩又演唱了《定军山》选段。 小齐演唱了《心太软》、《伤心太平洋》、《春天花会开》等成名曲。开幕式现场顿时变身歌迷会,观众们纷纷站起来,随着小齐的歌声挥手,跟唱。随后,任贤齐又演唱了《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兄弟》等耳熟能详的歌曲。在现场,小齐也呼吁大家更多地关注传统戏曲,并变身代言人,邀请大家都多来江夏看戏。 == 人物专访 == [[File:谭正岩3.jpg|缩略图|左|center|[http://i0.sinaimg.cn/ent/j/p/2011-12-25/U5910P28T3D3516685F326DT20111225005444.JPG 原图链接] [http://ent.sina.com.cn/j/p/2011-12-25/00543516685.shtml 來自新浪娱乐]]] '''烦恼:平生常被名门累''' 京剧界素有“无生不谭”的说法,“谭门七代”的传奇,从清咸丰三年西风古道上,有着“谭叫天”之称的戏班班主[[谭志道]],到曾为光绪皇帝被囚禁而“戏谏”慈禧,磕头磕出鲜血,大名鼎鼎的“伶界大王”[[谭鑫培]],到[[谭小培]],又到[[谭富英]]、[[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正岩是谭门一脉相承的传人,生于梨园世家的正岩,仿佛含着金匙而生,京剧是正岩的荣耀,也是正岩心头的块垒,是正岩的压力。他曾几次在媒体采访时几欲落泪。 <ref>[http://yule.sohu.com/20111219/n329526403.shtml 专访京剧谭门第七代谭正岩:平生常被名门累], 搜狐娱乐, 2011-12-19</ref> 由于是谭门第七代传人,观众们对他的期望很高,这使他的压力很大,他加倍地努力,却依然不能够尽善尽美,他因此偷偷写过两次辞职信,甚至有过遁入空门之念。在这次专场演出的新闻发布会上,[[梅葆玖]]、[[马小曼]]、燕守平、黄德华、董圆圆等名家不禁动容。马小曼说:“正岩是一个善良仁厚的孩子,他资助‘太阳村’那里需要帮助的孩子们,经常捐款和看望他们。首先要做一个善良正直的好人,然后才是一位优秀的京剧演员。” '''爱好:那些精致的淘气''' 认识谭正岩已经多年了。正岩是谭门第七代传人,人称“谭大少”,“小谭”,网上有网友玩笑地叫他“谭小七”,“也有人叫我‘老谭’……”正岩补充,说话的时候顽皮的样子像个孩子。三十而立的正岩喜欢足球,参加了好几支足球队,“我参加了4支足球队,”正岩说着掰着手指数着,“明星‘梦舟’足球队,东四环的‘小五基’足球队,中国电影明星足球队,还有我居住的社区足球队。” “如果不做京剧演员,你会选择什么职业?”原以为,正岩会说“做电影演员”,而正岩不假思索地说他喜欢相声。“我在一些影视剧里客串过一些小角色,关注影视的观众远比关注京剧的人多,影视剧里需要京剧元素,我就客串一把,大家知道我是谭门第七代,对京剧也许会有一点好奇,有想了解京剧的兴趣和愿望,我这算是‘曲线救国’吧。”正岩说,“这几年新年的时候都会推出贺岁版反串戏《戏迷家庭》,很热闹,去年是我和方旭演的……”去年正岩在《戏迷家庭》中反串花旦,扮演《拾玉镯》里的“孙玉姣”,把女儿家娇羞情态演绎得活灵活现,唱神曲《忐忑》,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在前年的《戏迷家庭》中,他和方旭说双簧,扎着“冲天鬏”的小辫儿,扑了一鼻子白粉。相声新秀李菁、何云伟都是经常和正岩一起吃饭聊天的好朋友,用正岩的话说“他们教我说相声,我给他们说京剧。” 前不久,在湖北江夏刚刚落成剪彩的谭鑫培公园,谭爸爸[[谭孝曾]]介绍一块石碑的时候一时想不起题写者的名姓,正岩一本正经地说“唐伯虎给我爷爷题的”,大家忍俊不禁。 还有一次中央电视台《空中剧院》栏目采访他,正岩面对镜头:“谢谢电视台给我们青年演员展示的机会,虽然唱得不怎么样吧,先混个脸儿熟……” 今年夏天,谭门专场演出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岩向在场嘉宾展示了他送给爷爷谭元寿的礼物,这是正岩画的一幅油画,画面上是当年爷爷[[谭元寿]]演出《沙家浜》的扮相。这幅油画,他精心画了1个多月。 '''亲情:最是天下父母心''' 2011年8月1日,是这个盛夏最炎热的一天,北京京剧院的排练厅里,正岩挥汗如雨地排练整部《鼎盛春秋》,其中有一场武功繁难的武戏,教授正岩武戏的是武生名家[[杨少春]],年逾古稀的杨少春手把手地教授正岩一招一式,正岩亲热地喊他“猴子爷爷”。梨园行里,多是亲上加亲,说起来,“猴子爷爷”的母亲是[[谭富英]]先生的妹妹,正岩的爸爸应称呼“猴子爷爷”为“大表叔”。正岩三四岁的时候在剧场看的第一场戏就是杨少春的《闹天宫》,武艺高强的美猴王让正岩崇拜不已,从此,就有了“猴子爷爷”这个称呼。 当天在排练场,正岩戴着墨镜,正岩的父母也在排练场指导他排练。看到记者,正岩告诉记者他的眼睛上起了脓包,排练着急啊,摘下墨镜,果然红肿严重。“据说有个偏方治眼睛起脓包,在中指上系根红线。”正岩听罢从宝剑上抽了根穗子,正要往手指上系,谭妈妈忙说“可不能系黑色的,万一越系越肿可怎么办……”在爸爸妈妈眼里,正岩永远是个孩子,爸爸妈妈也不止一次地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为他的“终身大事”操心。“这次你采访就别写这个了啊,我爸妈在媒体面前提了好几次了……”正岩嗔怪地说。 正岩1米86的身高,立在舞台上十分显眼,这么高的个子,不仅在唱文戏的时候,几乎找不到身高般配的搭档,也是不适合武打表演的,尤其是“短打”,需要的是灵巧敏捷,舞台上的短打武生大多个子不高,翻跃跌扑,闪展腾挪的时候轻松自如。说到《战马超》,正岩说,“《战马超》可不是我什么时候想演,拿起来就能演的。至少要练一个月才能登台。”提起正岩练功,爸爸谭孝曾和妈妈阎桂祥都说,“这孩子总是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自己辛苦地练功。”爷爷谭元寿说:“我这个孙子很可爱,他练功很刻苦,我很心疼。” '''神一样的存在——专访《亮相》谭正岩''' 两百多年的京剧历史,绕不开一个姓氏——谭。很多人说“一部谭家史,半部京剧史”这话毫不为过。第一代当家谭至道,把汉调老旦表演艺术从湖北带到北京,曾与京剧鼻祖[[程长庚]]合演 《朱砂痣》,时称“双绝”;其后“伶界大王”[[谭鑫培]],所创谭派艺术影响至今可谓“无生不宗谭”,亲手培育出[[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三位京剧大师,更主演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开中国电影艺术先河;四代传人[[谭富英]],位列“四大须生”,在登峰造极的老谭派基础上创立新谭派,将谭家带入到新的高峰;[[谭元寿]]先生继承家学,现代京剧《[[沙家浜]]》中郭建光的角色几乎是家喻户晓,更在85岁高龄出演谭家经典《定军山》……每一代均有中流柱石的谭门,成就了京剧的神话,而今天,担负起谭门和京剧的荣光,让这个神话延续下去的人,他叫谭正岩。 <ref>[http://ent.huanqiu.com/yuleyaowen/2019-01/14141920.html 神一样的存在——专访《亮相》谭正岩], 环球网娱乐, 2019-01-23</ref> 作为“中国京剧第一世家”的七代嫡传,谭正岩有着与生俱来的神圣光环,也有着不足为外人道的无奈、压抑和束缚。“三更入梦,四更自醒。二十年勤学苦练,只争朝夕,字正腔圆,以情带声,二百年京剧世家不忘初心。”这一段自述经历的念白就是他最真实的写照。 天生肩负的荣耀和使命让谭正岩对京剧有着无法割裂的情感,虽然崇尚京剧的原汁原味,但年轻的头脑和眼光让他更多的思考未来京剧应该何去何从。在他眼里,京剧的式微是现实,但绝不是未来,所以这些年来他一直尝试传承创新,赋予京剧这门古老的艺术新的时尚气息与生命力,让京剧这门百年艺术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直到和“亮相”相遇,他们之间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奇妙化学反应,谭正岩如同遇到子期的伯牙,每一次的创新尝试都为之全力以赴。 “一直以来我都在摸索,想找到一种能够更新颖的推广京剧的方式,亮相文化的[[马瑛瑛]]也是这样,有这种想法,我看过她以前的一些作品,跟我的理念能碰到一块去,所以我就选择了加盟亮相。” 在刚刚首演的《[[亮相]]》这部原创京剧舞台剧中,谭正岩扮演武圣关公,作为京剧中最独特的角色,关公有着超乎寻常的神性色彩,因此扮演关公有着非常多的规矩禁忌,除了对演员艺术造诣的严格要求外,还有更多身份地位的考量。如今年青一代京剧演员中,除谭正岩外能撑得起这个角色的人寥寥无几。整个参与创作的过程中,谭正岩从京剧艺术的专业角度出发,一丝一毫地雕琢《关公开台》,从关公的动作神韵,到舞台的站位布局,为此当然少不了争执。 “我觉得一个好戏都是会有碰撞,会有不同的意见,我们也因为创作的时候会发生一些争执,但是都是为了戏越来越好。”谭正岩身上那种对京剧的敬畏和对艺术的传承热爱,在他的执拗里展现的淋漓尽致,也正是因为这份执拗和他一直强调的四梁八柱、所有演员拧成一股绳的一棵菜精神,才让《关公开台》这个充满仪式感的开场得到了高度完成,也让《亮相》整部剧展现的圆圆满满。 聊到《亮相》这部倾注了许多心血的作品,谭正岩感触颇深:“这部剧挺感人的,因为它真实的反映了现在京剧遇到的一些问题。”无论是京剧人的生存状态,还是京剧本身目前存在的客观问题,都是继承发扬京剧的这个过程中必须直面的。在谭正岩看来,京剧的创新弘扬,不只是简单的编几出新戏那么简单,要想让京剧重新焕发生机,就必须用新的思维和视角正视京剧,认清制约京剧发展的现实所在,否则再多的名角儿,再大的排场,也只是表面的绚烂,没办法走进观众的心里。对京剧进行现代视角下的重新解读,反映更多社会状况,引发年轻观众的情感共鸣,这正是谭正岩和亮相文化共同在做的事情。 “我们一直都在摸索,之前尝试过京剧和美声,京剧和电音,包括京剧和时装等等其他的,我觉得都是可以的。就像《亮相》这部剧,我们把目光放在了戏迷之外的更多年轻人,希望通过这样一些新的手段尝试,让他们被动的来接触到京剧或者传统艺术。只有接触到,才能说他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未来这样的推广模式不会局限于戏曲平台,我们会通过更多时尚的方式、手段来扩大京剧的影响力,我们来想办法扩大京剧的市场。” 出生在神话一般的梨园世家,谭正岩坚持原汁原味传承京剧艺术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思考和行动为国粹贡献自己的力量。目前已经签约亮相文化的他,将会用“时尚京剧”的更多尝试,来续写属于自己、属于谭门、属于京剧艺术的下一段神话! == 视频 == ===== 京剧《定军山》片断 谭孝曾谭正岩 ===== <center>{{#iDisplay:z0671q9yb47|640|360|qq}}</center> ===== 尚长荣,谭正岩《华容道》 ===== <center>{{#iDisplay:p0564ibhv47|640|360|qq}}</center> ===== 京剧名家名段《捉放曹》赏析 演唱:谭正岩 ===== <center>{{#iDisplay:b06250jdr4p|640|360|qq}}</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戏剧演员]] [[Category:中国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谭正岩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