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课税 的原始碼
←
课税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课税''',读音为kè shuì,汉语词语,亦称“征税”。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对有 [[纳税义务 ]]的单位和个人征收货币或实物的行为。 <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946856250246930052.html?fr=bks0000&word=%E8%AF%BE%E7%A8%8E 课税的解释]百度知道</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https://img1.baidu.com/it/u=3091672595,2286393551&fm=253&fmt=auto&app=138&f=GIF?w=667&h=500 " width="180"></center><small>[]</small> |} == 解释 == 亦称“征税”。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对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征收货币或实物的行为。 == 出处 == 唐白居易《 [[登阊门闲望 ]]》诗:“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元史·食货志二》:“山东之盐:太宗庚寅年,始立益都课税所。”郭沫若《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公室为挽救自己的式微,便被逼得把传统的公田制打破,而公开承认私有,对于 [[私田 ]]一律课税。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课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