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228.16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覃子豪 的原始碼
←
覃子豪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覃子豪 | 图像 = [[File:覃子豪.jpg|缩略图|center|[http://img.zwbk.org/baike/spic/2014/12/03/20141203113031990_7735.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so.com/v?q=%E8%A6%83%E5%AD%90%E8%B1%AA&src=srp&correct=%E8%A6%83%E5%AD%90%E8%B1%AA&cmsid=b1a9a6bc2c47504be167975d4f2ccec5&cmran=0&cmras=0&cn=0&gn=0&kn=0#multiple=0&gsrc=1&dataindex=7&id=fda13f4d570d81c5fba45b8677186a4d&currsn=0&jdx=7&fsn=60 图片来源]]] | 出生日期 = 1912年10月 | 逝世日期 = 1963年10月10日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诗人、诗歌评论家 }} '''覃子豪'''(1912年10月 — 1963年10月10日),学名覃基,[[四川广汉]]人。现代诗人、诗歌评论家。1932年到[[北平]]就读于中法大学。1935年东渡日本入东京中央大学,两年后回国,曾在[[浙江永嘉]]县县政府、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任职,在[[浙江]]、[[福建]]编辑或主编过报纸副刊。1947年到台湾,曾主编《自立晚报》的《新诗周刊》。1954年参加创办蓝星诗社,任社长,主编《蓝星诗周刊》、《蓝星诗季刊》等。他还担任台湾中华文艺函授学校诗歌班班主任,培养了不少青年诗人。他与纪弦就新诗创作问题展开论战,批判[[台湾]]新诗西化的主张,主张中国新诗应坚持民族主义精神。 == 人物简介 == 覃子豪,原名覃基,1912年生于[[四川广汉]]。覃子豪有"海洋诗人"和"诗的播种者"的美誉,与钟鼎文、纪弦并称[[台湾]]现代"诗坛三老",被东南亚新诗派诗人奉为 宗师。 1931年在[[北平]]中法大学读书时开始发表诗作,曾与同学合出过诗集《剪影集》。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留学时,参与过"左联"东京分部主办的《诗歌》编务。早期诗作编成第一本诗集《生命的弦》,有渴望光明的爱国激情。<ref>[http://ch.eywedu.com/Writer/9850_83237.htm 覃子豪[台] 生平简介主要作品 ] </ref> 抗战时在国民党军队从事新闻工作。1943年辞去军职,一度经商。后在[[福建漳州]]创办《太平洋晚报》和南风文艺社,又任《闽南新报》主笔。这时出版过诗集《永安劫后》,描述敌机轰炸后永安人民的不屈意志,受到好评。 1947年到[[台湾]],先后任职于省物资局、粮食局。1954年与钟鼎文等创立蓝星诗社,编辑《新诗周刊》、《蓝星诗刊》等,在[[台湾]]诗坛有很大影响。1956年主持文艺函授学校诗歌班,在《中华文艺》月刊连续刊载诗习作批改文章,后结集为《诗的解剖》,对培养后进,发展[[台湾]]新诗创作有显著推动作用。 50年代后期曾与纪弦为首的现代派展开论战,反对全部横的移植的主张,他认为"诗的意义就在于注视人生本身及人生事象,表现出一种崭新的人生境界"。 1963年患胆道癌逝世后,朋友们编印了《覃子豪全集》三卷。 [[File:覃子豪2.jpg|缩略图|覃子豪诗选]] == 生平介绍 == 覃子豪,1912年出生于[[四川广汉]]。1929年入县立初中读书,喜爱诗画,为师长器重。1931年进入[[成都成城]]公学,次年赴[[北平]]就读中法大学,深受19世纪浪漫派诗人的影响,推崇象征主义诗风。1935年进入日本中央大学,积极参加进步学生的文艺活动,开始进入诗坛,曾倡导"新诗歌运动"。此时期的诗作表现了执著青年对于生命的追寻,诗风明朗,富强烈现实感。 1937年日军侵华战争爆发,覃子豪回国投身抗日工作,辗转[[浙江金华]]、[[江西上饶]]等地,主编《八六简报》、《诗时代》。永安遭轰炸后,诗人以神来之笔,一周写诗45首,控诉日军罪行,有诗集《自由的旗》、《永安劫后》、译诗集《裴多菲诗》、散文集《东京回忆散记》行世。 抗战中,他归国参加抗日文化活动,创作诗歌,主编文学副刊。1947年为谋生计漂流台湾,创办了第一家以抒情为正宗的《新诗周刊》。 1954年,他与余光中等人成立了著名的"蓝星诗社"并任社长,先后主编《新诗周刊》、《蓝星诗刊》等,在台湾颇有影响。"蓝星"是一具有沙龙精神的现代派诗社,无固定理论和绝对信条,最具特色的是"自由创作"路线,提倡充分发挥个人才华、个性,形成独有之创作风格。覃主张"民族的气质、性格、精神等等在作品中无形的表露",诗歌应该通过反映现实和人生来观照读者。 1957年覃发表重要诗论《新诗向何处去》,对以西化为核心的"六大信条"进行了尖锐批驳,表达了中国民族主义诗人的心声,引起台湾所有热爱中国文化的人们强烈共鸣。与此同时,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传统的严谨与浪漫的抒情相结合,创作出一些上乘诗作。 如《过黑发桥》中写道: [[File:覃子豪1.jpg|缩略图|左|1933年北平中法大学留影(右二覃子豪)]] "港在山外/春天系在黑发的林里/当蝙蝠目盲的时刻/黎明的海就飘动着/载满爱情的船舶";《画廊》是其创作发展上具有转折意义,思想艺术成就最高的一本诗集。诗人从生活表层的人生批评,深入到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如《肖像》:"这肖像是一个诠释/诠释一个憔悴的生命/紫铜色的头颅是火烧过的岩石/他来自肉体的炼狱/他的灵魂在呐喊/我听见了声音"。 可惜,诗集出版的第二年(1963年),正处于艺术发展阶段的诗人却因肝癌病逝。 "蓝星"在[[台湾]]诗社中占有重要地位,共出版诗集、散文集、评论集达53种,编发各种诗刊327期,为中国诗歌宝库增添了丰富作品。这与覃子豪的辛勤努力密不可分,他被誉为上世纪东南亚最著名的"海洋诗人",台湾"诗的播种者"及"蓝星象征。 == 大事年表 == 1912年出生于[[广汉]]县城西街。在[[广汉]]中学读书时,便喜爱诗歌。 1932年考入[[北京]]中法大学孔德学院,与同学朱颜等成立诗社,研读法国浪漫诗人雨果等的作品,合出诗集《剪影集》。 1934年,覃参加中共党员夏奇峰、蒋代兹组织的读书会,开始阅读高尔基等的作品。 [[File:覃子豪诗选.jpg|缩略图|覃子豪全集]] 1935年到日本中央大学读书,参加中国诗歌作者协会。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返国,投入抗日宣传活动。先后主编《扫荡简报》、《前线日报》副刊、《新时代》周刊,创办《东方周报》、《太平洋日报》等,并创作出版《自由的旗》、《永安劫后》等诗集,宣传抗日。抗战胜利后,覃在上海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并与上海民主运动负责人蔡力行共同创办《现代新闻》周刊。 1947年,覃子豪去台湾。先后担任[[台湾]]省物资调节委员会专员、粮食局督导员、文坛函授学校教授、文艺创作委副主任,并当选为青年写作协会理事兼该会诗歌研究委员会主任。 1951年主编《新诗周刊》。后与钟鼎文等创建蓝星诗社,编印《蓝星》诗刊。先后创作、翻译出版《海洋诗抄》、《瓶之存在》、《论现代诗》、《法兰西诗集》等诗集、诗论。其诗作对台湾和东南亚现代诗有过极大影响,被誉为台湾"诗坛三老"之一,与纪弦、钟鼎文齐名。 1963年10月10日,覃子豪病逝,台湾文艺界为他出版《覃子豪全集》。 == 主要作品<ref>[http://www.ziyexing.com/files-2/tanzhihao/tanzhihao.htm 近现代诗词精选·覃子豪诗选集 ],子夜星网站, </ref> == 《自由的旗》(1939); 《海洋诗抄》(诗集)(1953),台·新诗周刊社; 《向日葵》(诗集)(1954),台·蓝星诗社; 《诗的解剖》(诗论)(1958),台·蓝星诗社; 《论现代诗》(诗论)(1958),台·蓝星诗社; 《画廊》(诗集)(1962),台·蓝星诗社; 《覃子豪全集》(1-3辑)(1965-1974)全集出版委员会。 另有诗集《生命的弦》、《永安劫后》,诗论集《诗的创作与欣赏》、《诗创作论》、《诗论集》、《诗的表现方法》等,确切出版时间不详。 == 历史评价 == [[File:覃子豪3.jpg|缩略图|四川广汉房湖公园里的覃子豪纪念馆]] 1963年诗人病逝,台湾诗坛大为伤恸,举行公祭,场面动情。覃 子豪身后并不寂寞,海外文化界经常出版纪念专辑,怀念这位天才诗人。 [[四川广汉]]房湖公园内有覃子豪纪念馆。覃子豪纪念馆是一座仿古楼阁建筑,水榭上有对联"平生宦境同江水,一代诗名继海峰"。这是台湾学者谢树楠对诗人的高度评价,著名画家晏济元书写。"当时望乡千茎白,至今照岛一星蓝",则是诗人流沙河对覃子豪创立"蓝星诗社"播种新诗的推崇。 ==参考资料== [[Category:文學家]] [[Category:詩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覃子豪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