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9.232.14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航空结构工程系 的原始碼
←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航空结构工程系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航空结构工程系.jpeg|有框|右|<big>西北工业大学(校园风光)</big>[http://images.29nh.cn/images/small/xyfg/3104/16303.jpg 原图链接][http://29nh.cn/nwpu/xiaoyuanfengguang/ 来自 北海韬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的图片]]]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航空结构工程系'''成立于2003年7月,其前身是由我国老一辈著名力学家、航空航天教育家黄玉珊教授等在1959年创立的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504教研室和在1981年创立的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结构强度[[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第一研究所),源远流长,根基深厚,最早可追溯到原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37年创立)的飞机结构强度专业。航空结构工程系以航空结构强度为立足根本,致力于培养[[固体力学]]和航空结构设计领域高层次研究和技术人才,推动固体材料和结构力学以及多场耦合力学理论发展。我系先后荣获工信部首批航空工程校企协同育人基地、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西北工业大学]]“三育人”先进集体、西北工业大学和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师资队伍== 截止2021年初,航空结构工程系在编教职工53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名,国家级杰出青年人才1名,国家级青年人才5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ref>[https://www.docin.com/p-1845785038.html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豆丁网,2017-02-07</ref>3名。教师队伍中,有双聘院士3名,[[教授]]25人、副教授23人,讲师及实验技术人员、专职科研人员5人,98%以上人员具有[[博士]]学位,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合理。系党支部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首批培育创建单位和首批陕西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西北工业大学和陕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称号。 ==科研概况== 航空结构工程系目前设有固体力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和[[硕士]]点,还自主设立了航空器结构与适航技术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固体力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属于西北工业大学的传统优势特色学科之一。195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首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1996年获国家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获批为固体力学国家重点学科,2006年获批设立“结构力学行为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近五年来,年均科研经费超过4000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实验室建设== 航空结构工程系建有“动力学与强度”国家专业实验室(1988年原国家教委等批复成立)、“[[飞行器]]结构力学与强度技术”重点学科实验室(2007年原[[国防科工委]]批准成立)和陕西省“冲击动力学与工程应用”重点实验室(2017年10月经陕西省科技厅批准设立)。实验室历经原航空部专项资金、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211工程一期/二期/三期”、“985工程一期/二期/三期”、“[[双一流]]<ref>[https://www.sohu.com/a/163765169_334498 我们常听说的双一流,111和2011计划,你知道吗?],搜狐,2017-08-11</ref>”建设高校等项目的大力投资建设,使实验室具备了承担各类结构强度综合性试验的能力。实验室总面积2200m2,设有结构试验大厅、静力试验机室、疲劳试验机室、冲击动力学实验室、结构动力学与控制实验室、MEMS力学性能测试实验室、无损检测实验室,结构材料微细观分析实验室、航空材料与结构强度计算分析中心等专业实验室。配备有性能先进的液压协调加载系统、系列化的万能材料试验机、疲劳试验机、系列化的Hopkinson杆试验系统、冲击气炮、32通道模态测试分析系统,激光扫描测振仪、动态应变仪、M+P阻抗管测试系统、平面声学测试设备、金相显微镜、带加载能力的SEM扫描电镜、超高速摄像机、5吨/2吨振动台、高性能计算服务器及综合环境试验系统等结构(材料)静、动强度测试[[仪器]]与分析计算设备,快速热压烧结炉、电火花线切割机、水切割机床以及控制台、热压管、工业级3D打印机等。实验室总资产合计约5000万元人民币。 ==学科建设== 航空结构工程系负责承担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飞行器结构强度相关领域的[[本科]]生教学及研究生教学与培养工作,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在站博士后等480余名。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航空结构疲劳、断裂及耐久性损伤容限分析;冲击动力学与动态失效分析;气动弹性力学;结构动力学与控制;复合材料结构力学;变体飞行器结构;智能与功能结构;MEMS细观力学行为测试、飞行器结构数值分析与仿真、结构多学科/多尺度耦合分析及优化设计等。建有先进材料与结构研究所;结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所;航空结构完整性研究所;计算力学与工程应用研究所;飞行器[[复合材料]]结构研究所。多年来,学科发展立足于加强基础,重视工程应用,突出航空航天特色,积极投身国家的航空航天建设事业。先后参与国内几乎所有飞机型号研制工作,同时承担有国家973计划、863计划、17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重大专项、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等若干项目的研究。 ==学术交流== 航空结构工程系注重与国内外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拓展[[学术]]影响力,是中国航空学会结构与强度分会、陕西省力学学会的挂靠单位,也是中国力学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的常务理事单位,在行业内拥有较高声誉。近年来依托“结构力学行为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加强国际合作,开展强强联合,每年有数十人次国内外知名学者前来我系讲学、交流和合作研究,同时我系派出多人赴国外进修、培训、出席国际[[会议]]及讲学。航空结构工程系与美、英、法、日、荷、德、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十家知名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有力地提升了我系的国际知名度。 ==视频== ===<center>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航空结构工程系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西北工业大学宣传片</center> <center>{{#iDisplay:m0569b31p2i|560|390|qq}}</center> <center>西北工业大学80周年校庆校友采访</center> <center>{{#iDisplay:e0738edb076|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返回「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航空结构工程系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