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6.53.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蓝花棘豆 的原始碼
←
蓝花棘豆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蓝花棘豆</big> ''' |- | [[File:T01aa3313ec8d3f1391.jp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aa3313ec8d3f1391.jpg 原圖鏈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026337&sid=6239336 蓝花棘豆]]]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蓝花棘豆 科:豆科 属:棘豆属 |} '''蓝花棘豆'''(学名:Oxytropis coerulea)[[是一种豆科植物]]。这种植物分布于中国蒙古、河北、山西等省区。此外,苏联等地也有分布。 ==信息== 拉丁学名:Oxytropis coerulea(pall.)DC.[Astragalus coeruleus Pall.]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豆目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主根粗壮而直伸]]。茎缩短,基部分枝呈丛生状。 [[羽状复叶长5-15厘米]];[[托叶披针形]],被绢状毛,于中部与叶柄贴生,彼此分离;叶柄与叶轴疏被贴伏柔毛;小叶25-41,长圆状披针形,长7-15毫米,宽(1.5)2-4毫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上面无毛或几无毛,下面疏被贴伏柔毛。 12-20花组成稀疏总状花序;花葶比叶长1倍,稀近等长,无毛或疏被贴伏白色短柔毛;苞片较花梗长,长2-5毫米;花长8毫米;[[花萼钟状]],长4-5毫米,疏被黑色和白色短柔毛,萼齿三角状披针形,比萼筒短1倍;[[花冠天蓝色或蓝紫色]],旗瓣长8(12)-15毫米,瓣片长椭圆状圆形,先端微凹、圆形、钝或具小尖,瓣柄长约3毫米,翼瓣长7毫米,瓣柄线形,龙骨瓣长约7毫米,喙长2-3毫米;子房几无柄,无毛,含10-12胚珠。 [[荚果长圆状卵形膨胀]],长(8)10-25毫米,宽(3)5-6毫米,喙长7-9毫米,疏被白色和黑色短柔毛,稀无毛,1室;果梗极短。花期6-7月,果期7-8月。<ref>[https://www.dayi.org.cn/cmedical/301686# 蓝花棘豆],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f>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山坡或山地林下。蓝花棘豆具有粗大根系,入土很深,穿透力强,在陡峭干旱的碎石山坡上能很好生长。极耐干旱。耐寒力强,多生长在海拔1200-2500米的山地。在极端最低气温达–38℃地,仍能生长,但不耐高温。由山地移至海拔800米平原地区种植,在年均温9.9℃或极端最高气温,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及乎原区,少有蓝花棘豆生长。在海拔200米以上山地常和[[大针茅]](StiPabgrandis)、[[紫羊茅]](Festucarabra)、[[垂头菜]](Viciaunijaga)、[[苔草]](Carexsp.)、[[细叶鸢尾]](Iriotenuifolia)、[[裂叶蒿]](Artemisialaciniata)等组成群落。蓝花棘豆在群落中生长矮小,每平方米鲜重只有15.5克,占群落总产量的5%,但蓝花棘豆在群落中的株丛数很多多每平方米多数者可达70多丛。在天然草地上,自然结实率高,荚果在花序由下而上顺序成熟,自行开裂散种,繁殖力强。千粒重2.5-2.66克。每年6月中旬现蕾,7月开花,吕月结实。在土层瘠薄,岩石裸露的石砾坡地,蓝花棘豆成优势种,优势度高者可占群落总产量的8.5%以上,亩产青草达200多公斤。一般在石质坡地,生长矮小,高度只有20-30厘米,但在林缘上层深厚处,生长繁茂,高度可达70厘米。 ==分布范围== 产黑龙江、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锡盟和大青山)、河北、山西等省区。模式标本采自俄罗斯外贝加尔湖。俄罗斯(贝加尔湖一带)和蒙古也有分布。 ==价值== [[药用价值]] 蓝花棘豆,中药名。具有利尿逐水之功效。常用于水肿,腹水。<ref>[https://www.dayi.org.cn/cmedical/301686# 蓝花棘豆],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f> '''功能''':利尿逐水。 '''主治''':水肿,腹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相关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河北、山西以根作为黄芪使用。” '''采收加工''':秋季挖根,洗净,晒干。 [[饲用价值]] 蓝花棘豆因地上茎非常矮小,或近似无地上茎叶集中在基部形成叶丛,叶多而密集,一个株丛可着生叶柄几十枚到二百多枚。叶量极其丰富,据果期测定,叶占地上部总量的55%,总花梗占总重的27.2%,花果占总重的17.8%,产草量集中在地表以上10-15厘米之内。在地表上5厘米之内的产草量占地上总产草量的39.4%,地表上10厘米之内就集中了地上部总产量的65%(见图92-2)。蓝花棘豆是放牧型牧草,耐牧,耐践踏,再生力强,在生长季节可以多次利用。蓝花棘豆的适口性好,无论牛、羊和马放牧时,常从草群中挑选其采食,被视为抓膘牧草。其化学成分如表92-1,消化能、代谢能含量及消化率,如表92-2。蓝花棘豆粗大的肉质主根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根量大,亩产风于根可达340多公斤。在土层瘠薄的碎石山坡上培育,是很有前途的牧草,用以改良退化的山坡草地。种子硬实率约占33%,在雨季,无论开沟浅播或撒播后赶羊踩踏,均易出苗,一般种子发芽率约在40%以上。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418 藥學;藥理學;治療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蓝花棘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