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9.86.17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莲华镇 的原始碼
←
莲华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1823x.jpg|thumb|right|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409/e3dde4424d2e47e5b08f73bc2430eae8.JPG 原图链接]]] [[莲华镇]]位于[[汕头市]][[澄海区]]东北部,北倚[[莲花山]],南临韩江北溪,东连[[东里镇]],西接[[潮州铁铺]],是潮州、澄海、饶平的“黄金三角点”。总面积19.91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全镇总人口2.87万人(2018年)。 莲华镇是潮汕著名的侨乡之一,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区镇,潮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美术写生基地,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特色旅游镇”。 莲华镇委、镇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全局,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夯实发展、和谐二项基础,着力谋划新的发展空间,以求真务实的姿态全力打造“平安莲华绿色莲华活力莲华”。经过多年开发建设,辖区内交通、通讯、水、电、金融服务系统配套齐全,投资环境日臻完善,特色农业、旅游业逐步兴起,工业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各项社会事业蒸蒸日上,是投资、旅游度假的理想去处。<ref>[https://www.sohu.com/a/386517006_120574100 【拆违】澄海莲华镇拆除140多宗违建物面积近1万平方米 ] </ref> 中文名: 莲华镇 外文名: Lianhua Town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中国华南 地理位置: 澄海区东北部 面 积: 19.91 km² 电话区号: 0754 邮政区码: 515000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2.87万人(2018年) 车牌代码: 粤D ==建置沿革== 今莲华镇是由原来的十五乡沿革而来。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 年),该地域共有十五个自然村结成“会乡”,因而得名“十五乡”。 1940 年,十五乡地域称隆都下堡区。 1943 年,分为“隆城乡”和“从新乡”。 1945 年,“隆城乡”和“从新乡”合并为“隆新乡”。 1946 年,复称为“十五乡”。历史上,十五乡属饶平县管辖,1949 年起, 划归澄海县, 为隆都区所辖。 1951 年,十五乡划属澄海县苏北区。 1954 年,十五乡的各自然村合并为五大乡(隆溪、碧东梅、隆北、上中、隆西乡)。 1955 年,五大乡再合并为两个大乡(上隆、下隆乡)。1956 年,农村实行合作化,各自然乡先后建为初级社和高级社。 1957 年,合并成立十五乡人民政府,以后与东里、盐鸿两乡合并为苏北乡人民政府。 1958 年,苏北乡人民政府改建为苏北人民公社,十五乡归属其管理。 1961 年,十五乡从苏北人民公社划出成立十五乡人民公社。 1983 年 1 月,十五乡人民公社改建为十五乡区人民公所,辖有隆南、隆北、隆华、东光、溪西、南塘、南美、下长宁、碧东梅等 9 个乡。 1986年,十五乡人民公社改建为十五乡镇人民政府,辖1个居委会和18个村委会,即隆南居委会,以及隆北、隆华、东光、溪西、梅陇、碧砂、东浦、西浦、新楼(含新楼、上长宁两个自然村)、下长宁、上墩、后浦、南塘、雅道、林畔、三洲、南美、下寨村委会。 1995年,十五乡镇人民政府改称为莲华镇人民政府,镇人民政府辖有隆南、隆北、隆华、东光、溪西、梅陇、碧砂、东浦、西浦、新楼、下长宁、上墩、后浦、南塘、雅道、林畔、三洲、南美、下寨等 19 个行政村,驻地设在隆南村。 ==自然地理== ===地理地域=== 省道335线贯穿全境,是“抗战”时期革命老区镇,该镇地处亚热带,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21.2℃,年平均降雨量1510.3毫米,全镇地势为北高西平,南低东更低,大部分属浅山丘陵和平原地区,平均海拔为4.2米,其中平原海拔(在6米以下)的面积占总面积的84.5%,丘陵和山坡地在海拔6米以上的面积占总面积的7.6%,水域面积占7.9%。镇西北部有王公山(主峰高213米)、大尖山(主峰高204米)、石龙山(主峰高189米)、飞凤山(主峰高245米)等。全镇总面积19.9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591亩。230公顷的海滩涂水域、400公顷的山坡地和大量的工业用地尚待深度开发。 ===自然资源=== 境内矿产、林业资源丰富,植被面积大,同时,历来是纯农地区,受工业污染程度较少,环境清新,空气质量良好。旅游资源丰富,初步形成了四大特色旅游境区:以莲花山温泉度假村为主的集度假、娱乐、运动休闲旅游区;以新楼古寨、百草园为主的集传统旅游、农业观光旅游、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旅游区;以西浦美术写生基地为主的集教育、实习、写生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区;以莲花古寺为主的集宗教和文化旅游区。 ==经济== 2016年,工农业总产值6.674亿元,比增5.03%;固定资产投资1.322亿元,比增19.91%;公共预算收入389.19万元,比增28.66%;农村人均纯收入7550.35元,比增8.20%。 ===农业=== 特色农业初具规模。莲华镇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沃土平坦,资源物产颇丰,是久负盛名的“水果之乡”,拥有山地400公顷,盛产荔枝、林檎、杨梅、青梅等优稀高值水果,其中的碧砂乌苏杨梅名闻遐迩。海滩涂水域230公顷,是发展水产养殖的优良场所。 近年来,该镇以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心,对镇内的农业资源进行科学规划调整。已初步形成了以碧砂、东浦为中心的山脚优稀水果区;以中片等地势较低各村为主的高值蔬菜区;以隆城片为主的优质粮区;此外,镇委镇政府正在规划两个高新农业园区---食用菌产业园区和花卉园区,农业生产逐步走向区域化、规模化发展路子。全镇以杨梅、荔枝、杨桃为主的水果种植面积达到4500亩,蔬菜年种植面积5000亩,其中荷兰豆、刀豆等冬种农作物年种植面积3000亩以上,以华优99、茉莉丝苗、丰优998等优质杂交水稻种植率在近年保持在100%的高水平。全镇食用菌培植面积150亩,产值2000 多万元。远东国兰种植园年生产国兰50万苗,产值约1400万元。特色农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工业=== 工业经济健康发展。 该镇传统工业得以巩固发展,包装制品、泡沫制品、木制品、工艺品、复合肥等拳头产品远销国内外,享有较高信誉。近年来,该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了大友玩具、东蓬塑胶、广龙塑胶、润特玩具等一批较有实力的企业到该镇落户,为该镇工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大友玩具已建成投产;广龙塑胶和润特玩具两个项目的用地及审批前期手续已基本完成,东蓬塑胶和绿源复合肥有限公司扩建项目已经投建,绿源复合肥有限公司是广东省高新科技企业、粤东地区首个拥有省著名商标的农业企业。2007 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3 亿元,比增12% ,工业经济得到了持续稳步的发展。 ===旅游=== 旅游产业迅速飞跃。 莲华镇旅游资源丰富,名胜景点荟萃。境内有始建于元代的莲花古寺,还有“五丛古榕”、“莲花天池”、“仙脚迹”、“仙翁圆梦处”等带有神奇传说的景点,给莲华增添了几分神秘魅力。近年,为充分发挥镇区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镇委、镇政府大力抓好境内莲花山一带旅游业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由莲花山温泉度假村、德华民俗文化公园、西浦大自然休闲农庄、莲花古寺等景点组成的集生态、休闲、娱乐、民俗于一体的特色农业旅游圈,每年吸引了大批的旅游观光者,旅游收入逐年增多,旅游业已逐渐成为莲华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打响莲华品牌、推介莲华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2007年,莲华镇被评为省级特色旅游镇,西浦村被评为省级特色旅游村。 ==社会事业==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莲华镇委、镇政府积极开展公民素质教育、大型文化活动和环境整治活动,取得良好成绩。教育、民政、殡改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计生工作连续四年被评为汕头市先进单位,并连续两年成为省“两无(镇无多孩出生、村无计划外生育)”单位,碧砂村、东浦村、西浦村被评为生态示范村。 莲华镇委、镇政府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打造平安莲华,绿色莲华,活力莲华”为总目标。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伴随汕头市汕头特区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生态型海滨城市”步伐的加快,莲华镇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视频== 澄海区莲华镇敬老院、社区康乐园中心向爱心 {{#ev:youku| XNTEwMDQ1NzM4OA | alignment=center }}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莲华镇
」頁面